一天下午,张女士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准备接8岁的女儿回家。自从女儿上学以来,张女士几乎风雨无阻,每天接送自己的孩子。但是,那天下午,张女士在学校门口等了半天,还是不见女儿出来。她拦住了女儿的一位同学,却听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她被一个爷爷接走了。”张女士以为是自己的父亲接走了孩子,但是又没有听他事先提起过,于是连忙骑车回家,到家一看,女儿还没回来。她慌了神,连忙打电话给父亲,但电话那头也传出了一个惊讶的声音,“我没有去接外孙女啊!”
“孩子失踪了!”这个消息让张女士一家乱成了一锅粥。但没隔多长时间,孩子却突然一个人出现在了小区里。已经六神无主的张女士见到突然冒出来的女儿,又是欢喜又是吃惊,她以为女儿是独自一人出去玩了,便把她抱在怀里,想打她几下屁股,教训一下。却听到女儿指着小区外面说:“爷爷送我回来的。”张女士追出去查看,却没有看见人影,也就没再追究。
她发现女儿的裤子上有一些泥土,也没太在意,用手拍了拍,便张罗着去做晚饭了。很快,张女士发现绕在脚边的女儿有些异样,她的神色有点惊慌,而且腿怎么也站不直,还时不时地挠裤子。于是张女士把女儿的裤子褪下来,发现裤子上血迹斑斑。张女士不知道女儿哪里得了病,赶紧把她送到医院,但医生告诉她,小女孩刚刚受到了性侵犯。张女士一听,差点晕过去,急忙追问女儿,女儿哭着说:“是那个爷爷把我的裤子脱下来的。”听了女儿的哭诉,张女士立即打110报警。
警方接警后立即赶来调查情况。据受害的小女孩说,这位“爷爷”的年纪大约50多岁,自己从来没见过,他知道自己的名字,说是她的妈妈让他来接她的。
根据孩子提供的线索,警方判断犯罪嫌疑人得手后还会到附近的小学门口转悠,于是民警一边梳理线索,一边派人在学校门口蹲点守候,终于抓住了50多岁的陈某。
据陈某交待,他在下手前先进行观察,找到目标后,先不跟受害人直接接触,而是从受害人身边的同学那里套出受害人的情况,然后再见机下手。
在对张女士的女儿下手前一个星期,陈某几乎每天都要在放学前混在接孩子的家长队伍中进行观察。他发现张张的妈妈来接她的时词总是不固定,有时候,小女孩会站在门口等她妈妈。于是决定就朝这个小女孩下手。当天下午,当张张和同学们一起背着书包出现在校门口的时候,陈某拦住了张张的一位同学,把她拉到一边,指着旁边的张张轻声问道:“她叫什么名字啊?”小女孩毫无戒心,回答说:“她叫张张,是我的同班同学。”
接着,陈某来到张张跟前,把她身上的书包拿了下来,说:“张张,今天你妈妈没空来接你,叫我来送你回家。”张张一听这个爷爷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便毫无戒心地坐上了他的自行车,还朝小朋友挥手再见。
路上,张张发现“爷爷”没有朝自己家的方向走,于是提醒“爷爷”走错路了。但陈某撒谎说:“时间还早,爷爷带你去玩。”张张一听,便不再说什么了。
陈某把张张带到一个早就选中的废弃工地后,强奸了这个小女孩,事后,吓唬张张说:“你如果说给妈妈听,我就说给你的同学听,让同学都笑话你。”张张被这么一吓,不敢出声。随后根据张张的指点,陈某把她送到了小区,之后陈某一溜烟跑掉了。
利用相似的方法,陈某在张张之前已经侵犯了近20名幼女,这些孩子一般都在10岁以内,这些孩子对陈某的行为还是懵懂的,反抗的孩子则遭受陈某的殴打或言语恐吓,恶行之后,陈某还威胁孩子们不让把事情说出去。所以,陈某的恶行一直没有被发现。如果张女士也没有发现女儿有异样,罪犯还可能持续下去并逍遥法外。
陈某也有不得手的时候,曾经有一次,有一个小女孩拼命喊叫,引起了路人的注意,陈某便假装是孩子的家长,一边打孩子的屁股,一边说:“让你不听话,该打!该打!”
幼儿园以及低年级的安全问题是学生家长和幼儿园管理者担心的问题。拐卖、绑架儿童的事件时有发生。虽然学校和家长都对此做了严密的应对,但学校并非铁板一块,特别是接送孩子这一环节非常容易出问题。骗子常用的手法,一是冒充孩子家长接孩子回家,二是假称带孩子玩耍或买好吃的骗走孩子。
这类骗局多数都是有预谋的。骗子会事先在幼儿园附近观察,仔细记录家长接送孩子的规律,然后找准目标,趁家长进进出出,老师和门卫忙碌时,冒充某个孩子的家长或者委托人前来接孩子,乘机骗走孩子。
也有一些骗子事前并不踩点,而是直接闯进管理不严的幼儿园,凭借自己的一双“贼眼”临时选择目标。那些看起来比较乖的孩子通常会被选中,案例中的小周雅就是一例。
骗子的目标还有一类孩子,即乘校车回家的孩子。校车通常会把孩子放在小区门口等固定的场所,然而由孩子家长接送。如果这一环节衔接不好,也会让骗子钻空子。
虽然孩子们的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告诫孩子要提防陌生人,然而,现在社会比较复杂,骗子很狡猾,哪怕是大人都很难去区分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况且是年幼的孩子。可见,儿童防骗教育任重道远。
在这类案件中,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最值得担心的,然而对年幼的孩子提出过高的防范要求是不现实的,因此,家长和学校必须担负更多的责任。
首先,家长要督促幼儿园建立安全的接送制度,家长要与幼儿园约法三章:未经父母同意,不允许其他人接小孩。而且要监督这一条约的执行。由于年幼的孩子分辨能力较差,凭他们自己防范骗子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把好接送这道关。
现在有些幼儿园为儿童的家长办理了身份验证卡,同时建立数据库,保存家长的照片。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必须刷卡验证身份。在刷卡同时需要抓拍图片,和数据库中家长的原始照片对比。这些措施为孩子们的安全提供了保障。P41-43
前言
上篇 儿童防骗——人命共天
第1章 孩子为什么被骗
一、被骗的孩子去了哪里
二、孩子的软肋
第2章 对低龄儿童家长设的局
骗局1 提防陌生人的热情“搂抱”
骗局2 强抢婴儿,让家长手足无措
骗局3 家长监护错位,坏人钻了空子
第3章 防不胜防的“杀熟"
骗局4 别让保姆“拐”走了幸福
骗局5 提防家里的工作人员、合作伙伴
骗局6 提防行为不检点的亲朋好友
骗局7 提防来自亲戚、熟人的性侵害
骗局8 提防行为不良的同龄玩伴
骗局9 别让自己的同学卖了
骗局10 提防来自不良老师的侵害
骗局11 提防处于青春期的异性朋友
骗局12 警惕暗含藏机的网友
骗局13 提防陌生的“老乡”、“同族”
第4章 独自行动的危险
骗局14 学校门前“假熟人”的诱拐
骗局15 提防陌生人的盛情邀请
骗局16 出外玩耍,提防假冒特殊身份的骗子
骗局17 提防迷路时的“热心人”
骗局18 提防带你走的陌生同龄玩伴
骗局19 给离家出走少年设的“局”
第5章 小鬼当家的危险
骗局20 谨防陌生的敲门人和陌生电话
骗局21 圈钱的声讯电话、签名设计网站
第6章 提防披着漂亮外衣的恶人
骗局22 提防心存不轨的无良医生
骗局23 警惕“借”手机的陌生人
骗局24 提防允诺给你幸福生活的境外蛇头
第7章 避险、逃生策略
一、面对危机,家长应该怎么办
二、身处险境,孩子应该怎么办
下篇 老年人骗局——破财招灾
第1章 老年人的“死穴"
一、骗子为什么选中了老年人.
二、骗子行骗的步骤以及防骗原则
第2章 给独居老人下的套
骗局1 惊闻子女出车祸,原来是骗子设局
骗局升级版 孩子“同事”来报信,老人急得几乎瘫倒
骗局2 为骗遗产,真儿媳雇假儿子
骗局3 假冒知名企业员工,老骗局专骗老年人
骗局升级版 假意修油烟机,实偷电话簿
骗局4 陌生人敲门求助,谨防引狼入室
骗局5 大钞买空瓶,实为假钞换真币
骗局6 骗子送米上楼,老人财米两空
骗局升级版 谎称老妈买米,老少两头骗
骗局7 老人再婚要谨慎,知根知底再结婚
骗局升级版1 商场购物,骗子携购物款逃脱
骗局升级版2 警惕外地应征者
骗局升级版3 假冒高端身份,狂骗老年征婚者钱财
骗局8“反洗钱中心”电话诈骗盯上老人
第3章 保健迷雾
骗局9 由媒体助阵的保健品骗局
骗局10 提防遍地开花的“免费义诊”、“免费讲座”
骗局11 瞽惕收押金的“免费赠药”
骗局12“买药返钱”骗局盯上老年人
骗局13“免费旅游”骗局盯上老年人
骗局14 地摊上的假“名贵药材”
骗局15 路遇骗子唱双簧,鱼肝油当做特效药
骗局16“神棍”发“神功”,乘机上演调包计
骗局17 上门除妖,全是骗子的鬼话
骗局18 神秘“老神仙”,消灾设骗局.
第4章 投资误区
骗局19 虚假的“联合经营”、连锁加盟
骗局20“认购返租”骗局,让老年人血本无归
骗局21 陌生电话推荐“原始股”,百分百是骗局
骗局22 亲朋介绍“原始股”,杀人不见血
骗局23 非法股票咨询,吹嘘有证券公司内部消息
骗局24 谎称外资银行非法炒汇
骗局25 老年人求职要小心,优厚待遇后有陷阱
骗局26 陌生人推荐工作,骗钱骗身份证
骗局27 虚假的“特效药”、“特价货”
第5章 轻信的代价
骗局28 骗子藏医院,“帮忙交费”实为骗钱
骗局29 大票反复找零,真钱变成假钱
骗局升级版 反复退钱,真钱一张张变假钱
骗局30 小贩“变魔术”,钱越数越少
骗局31 戒指翻新,金子无故变黄铜
骗局32 废物回购,轻信必定付出代价
骗局33 路遇孩子的朋友,其实是骗子骗钱
骗局34 好心帮忙兑外币,原来外币却不值钱
骗局升级版 假见义勇为,实以假币换真钱
骗局35 帮忙试衣裳,结果反上当
骗局36 街头遇到苦肉计,见义勇为反被骗
骗局37 老乡帮“老乡”,老人上了当
骗局升级版 陌生人假称寄存物品,实则乘机实施犯罪
骗局38 路遇装病女子,老人引狼入室
第6章 外出惊魂
骗局39 银行门前遇撞车,假撞车真偷钱
骗局40 路遇陌生人纠缠,趁机搜身偷钱
骗局41 出门要坐正规车,黑车、便车事故多
骗局升级版 扮警察开小车,丢包骗局套巨款
骗局42 假冒孩子的朋友来接站,中途借钱后消失
骗局升级版 路遇陌生人招呼,莫名其妙被骗
骗局43 旅游途中,重点骗局要提防
骗局44 路边有人摆残局,棋局专骗老棋迷
第7章 都是贪心惹的祸
骗局45 捡钱分一半,众多老人被骗财
骗局升级版1 丢包骗局场地变换,由马路移到超市、社区
骗局升级版2 强行搜包,真钱转眼不见
骗局46 便宜“假古董”,蒙倒众多老年人
骗局47 易拉罐中大奖,古老骗局永远有上当者
骗局升级版 多种骗局联合,“易拉罐中奖“还在骗人
骗局48 意外中大奖,骗你没商量
骗局升级版 骗局环环相扣,受害者越陷越深
通常来说,社会上呼吁什么,就是缺少什么。比如,社会呼唤诚信,而诚信危机层出不穷;社会呼唤环保,而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很严重。按照这个规律,自古流行“童叟无欺”的说法,说明童叟是最好欺的。事实确是如此,孩子的天真和老人的豁达都有可能成为上当受骗的缘由。因此,老人和孩子往往是骗子们下手的首选目标。
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儿童被拐骗现象严重,每年被拐骗、绑架儿童很多。在儿童诱拐案件中,只有少量歹徒会直接使用暴力,多数情况下,歹徒会采用语言诱骗孩子。换言之,防止儿童被拐骗、绑架,识破骗子是最重要的。
另据公安部门统计,老年人是团伙诈骗首选的目标。有很多地方针对老年人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全部诈骗案件的50%。上当的老人轻则损失几百元的钱财,严重的往往会达到几万、几十万元,让老人倾家荡产!甚至闹出人命!
随着警方打击力度的增加,以及人们警惕性的提高,加之国际交流的日益便捷,骗局的方式日趋精细化,骗子的魔爪也越伸越长。近几年来,境外诈骗集团拐骗、绑架中国未成年人,境外金融机构诈骗中国老年人的案例日渐增多。
这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不乐观的消息。在中国这个特别在乎血缘、亲情的国度,对于中年人来说,最担心的事不是自己受到伤害,而是自己的老人或孩子受到伤害。不幸的是,这种担心已经不可避免了。
更可怕的是,身处旁观者的中年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双亲和孩子身边潜伏着危机,而他们却茫然不知如何应对。据报道,有一所幼儿园进行了一场防拐骗演习,结果,60%以上的孩子被“拐”走了。此结果一出,令老师和家长们大吃一惊,他们平时在家里没少教孩子应该怎么做,但事实表明,效果似乎不太明显。另据报道,一位老母亲落入保健品骗局后,幸亏她的儿子及时发现并报警,才没有造成损失。然而,就在骗局大白天下之时,这位母亲依然不相信自己遇到了骗子,反而责备儿子多管闲事。
面对这些情况,有不少身为人子或为人父母的人困惑,该怎么跟孩子和老人讲讲这方面的知识?如何能既不影响孩子的成长观又让孩子们避开危险呢?
我们的建议是:心动不如行动。不要试图搜集了所有的罪证再来向亲人们证明罪恶的存在,最明智的做法是,发现一点曝光一点。要知道,骗子的下一个目标也许就是你的宝宝或是你的父母双亲。如果你不作为,不教会他们如何防范,今日还在家里活蹦乱跳的孩子,也许就是你明日心中永远的痛;今天还阳光满面的双亲,明天可能就是你无尽的牵挂!
骗局千千万万,但万骗不离其宗,只要人们建立了防范之心,树立了辨非之墙,骗子的危害就可以大幅减少。本书的目的就是告诉你如何建立辨非之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以下各位老师做了大量的协助编写和查证工作,他们是:邢玲娥、于明琪、郑志远、梁顺利、刘长明、孙慧、王刚、郭燕、尚成、张学会、蒙海滨、穆学军。不能在封面上为其一一署名,只能在此表示感谢,祝福他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最后衷心祝愿每个家庭能够从本书中受益,防骗于未被骗之时。祝孩子健康成长!祝福老人晚年幸福、快乐!
编者
《童叟无欺(老人儿童必知的72个骗局)》针对以老人和孩子为对象的常见骗局,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经典案例,为读者揭开这些最常见且危害极大的骗局的神秘面纱。
《童叟无欺(老人儿童必知的72个骗局)》(作者杨柳)分“儿童篇”和“老人篇”,以实例为切入点,层层剖析,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每一个骗局按照以下模式为您讲解:
经典案例——记录一些真实、经典的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为了保护案例中的个人隐私,我们隐去(或修改)了案例发生的真实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
骗局分析——揭秘骗局的构成,分析同类骗局的漏洞和可能的变化。
支着儿——根据警方以及受害人的经验告诉您如何防范骗局。
骗局千千万,但万“骗”不离其宗,只要有了防范之心,懂得常见骗局的核心猫腻,骗子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亲爱的中年朋友,不要等到“亡羊”再“补牢”,亲人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随时都可能受到侵害。如果您已经有了孩子,请您现在就去提高他识别骗术的能力:如果您的双亲健在,请您从现在起就告诉他们随时防备这些可能发生的骗局。
《童叟无欺(老人儿童必知的72个骗局)》(作者杨柳)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