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潜意识与心灵成长(荣格作品集)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瑞士)荣格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丰富的毕生回忆录,荣格说:我的一生是一个潜意识充分发挥的故事……这种罕有旅程的诚挚传记,记录他终生无止尽的困惑、疑沮与不快乐,完成了一本深具思想史意义的独特自传。

内容推荐

做梦,是人脑的正常活动。人每夜都在做梦,只是有时记得清楚,有时记不清楚。梦境有时虽然十分奇特,但构成梦境的材料仍来自客观现实。由于做梦的绝对排他性,而它本身又具有难解性和一定的神秘性,因此自古以来许多人虽试图揭开梦的奥秘,但迄令恐怕并无重大的突破。即使是以发表《梦的解析》而被公认为创造了一种“梦学理论”的弗洛伊德,他的理论依然是在科学与非科学、真理与荒谬之间徘徊。本书诸作者所持的观点,他们对梦的解析都是沿袭弗氏的基本理论体系,只是在某些观点或对梦的具体解析上有所不同。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也是介于科学与荒谬之间,读者只能从大干世界无奇不有而他们的看法也算是一家之言的角度去理解,既要看到其合理的、符合科学的成分,也要警惕其中“痴人说梦”的内容。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探索潜意识

 梦的重要性

 潜意识的过去与未来

 梦的机能

 梦的分析

 心理的类型问题

 梦象征体系中的原型

 人的灵魂

 象征的功能

 分裂的愈合

第二部分 古代神话与现代人

 永恒的象征

 英雄和英雄的创造者

 成人仪式原型

 美人与野兽

 俄耳甫斯和人类之子

 超越的象征

第三部分 个体化的过程

 心灵的成长模式

 潜意识的初探

 阴影的实现

 阿妮玛:内心中的女人

 阿尼姆斯:内心中的男人

 潜意识自我:整体的象征

 人与潜意识自我的关系

 潜意识自我的社会特征

第四部分 视觉艺术中的象征主义

 神圣的象征——岩石和动物

 圆形的象征

 作为象征的现代绘画

 万物隐秘的灵魂

 从现实中隐遁

 对立的统

第五部分 个体分析中的象征

 分析的伊始

 初始之梦

 对于潜意识的恐惧

 圣人与娼妓

 分析如何展开

 神谕之梦

 面对非理性

 终极之梦

跋:科学与潜意识

试读章节

由此可见,当一个词、一个意象蕴涵着某种比其明晰、直接的意义更多的蕴意时,那么它就是象征性的词、意象。它具有一种更为阔大的“潜意识”体(aspect),人们对其永远无法确切地加以界定、加以圆满的解释。人不可能指望可以给它下定义,为它释义。当人去探究象征之时,象征便把人引向位于理性的掌握之外的观念之处。圆轮的形象可以将我们的思想引向一种“神的”太阳的概念,但在这一点上,理性必须承认其无能;人是不可能给一种“神的”存在下定义的。由于我们全部智慧的局限,当我们把某种存在称为“神的”存在之时,我们只不过是给予它一个名称,这名称的根据可以是信条教义,但却永远不可能是现实的例证。

因为,在人类的理解领域之外,存在着无数众多的事物,于是,我们便不断应用象征性的词语,来代表那些我们不能规定其意义、不能完全理解的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宗教皆使用象征性语言、象征性意象的一种原因。不过,象征的这种有意识的应用,仅仅只是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心理学事实的一个维面:人类同样也潜意识地、自发地、以梦的形态来创造象征。

懂得这一点并非易事。然而,如果我们渴望更多地了解人类心理工作的诸方式,我们就必须要弄懂这一点。假如我们稍加反思,我们即会认识到,人类从来都不曾圆满地感知、或者完全地理解任何事物。人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身体触摸、用味觉品尝。但是,他的眼睛能看多远、他的听力有多好、他的触觉和味觉所能告诉他的一切,则全然取决于他感官的数目和特性。这一切便限制了他对于周围世界的感知能力。运用科学的仪器,人可以部分地弥补他的感觉器官的不足之处。例如,他可以利用望远镜来延伸自己的视觉深度,用电扩大器来延伸自己的听觉能力。但是,即使是最为精密的科学仪器,它所能够做到的,也不过只是把远处的、微小的物体带进肉眼视觉领域,或者是将模糊微弱的声音变得清晰可辨。但无论人使用什么样的科学仪器,在某一点上,他必然会达到确实可证的极限,在此极限之外的领域,意识的自觉知识是无法企达的。

此外,还存在着我们对于现实感知的潜意识领域。首先是这样一种事实:甚至还是在我们的感官对于真实现象、情景及声音作出反应之际,它们就以某种方式从现实的领域转换到心灵的领域之中去了。在心灵的领域中,它们变成了心理事件,它们的终极本质是不可能被认识的(因为心灵不可能认识其自身的心灵实体)。由此可见,每一种经验之中都蕴涵着某些不定数量的不可知因素,更不用说那每一具体的客体在某些方面永远不可能被认识的事实了。因为,我们不可能认识物质本体的终极本质。

其次,还存在着某些我们尚未有意识地注意到的事件;可以这么说,它们依然位于意识的阈限之下。它们发生了,然而在我们还未意识到时,它们就在阈限之下被同化掉了。我们只能在直觉的瞬间感知这类事件的发生,或者通过导致后来认识到它们一定发生过的深刻思想过程来感知它们;尽管我们起初可能会忽略它们的情感及生命的要素,但是这种要素过后又会以一种反思的形态从潜意识之中涌现出来。

例如,它可以以梦的形态出现。一般来说,潜意识领域中的任何事件都以梦的形态向我们展现,在梦中,它并不作为理性的思想出现,而是作为象征性的意象浮现出来。作为历史事实而言,正是梦的研究首先使得心理学家能够去对意识的心灵事件的潜意识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正是在这种证据的基础上,心理学家们才设想出了潜意识心理的存在——虽然为数众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否定这种存在。他们天真地争辩道,这样的一种设想暗示着两种“主体”的存在,或者(用通俗的话来说)包含着同一个体内心的两种人格。然而,这完全正确——这正是它一丝不差地蕴涵着的意义。它是现代人的祸根之一,很多人深受这种分裂的人格之害。它绝非是一种病理学意义上的征象,而是一种正常的事实,一种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察到的事实。它并不仅仅是右手不知道左手在干什么的神经官能症。人类所处的这种危境(predicament)是总体潜意识的征象,而总体潜意识是不容否认的全体人类的共同遗产。

人类意识的发展是缓慢的、艰难的、经历了不知多少个世纪的漫长过程才达到了这种文明的状态(文明状态的人类意识可以武断地追溯到大约公元前四千年间手稿的发明)。

P4-5

序言

这本著作的材料来源非同寻常,足以引起人们莫大的兴趣,而且,它们与本书的内容和意图有着颇为直接的关系。因此,请允许我来告诉你们这部著作是如何写就的。

1959 年初春的一天,英国广播公司邀请我为英国电视台前去采访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博士(Dr.Carl Gustav Jung)。他们要求采访要有“深度”。当时,我对荣格其人与其著作已有所了解,因此,我立刻起身前往坐落在苏黎世美丽湖畔的荣格家园,去结识这位不凡之人。我们之间的友谊从此开始。我十分珍视这种友谊,同时我希望,这种友谊能给处于生命暮年的荣格带来某种快乐。电视采访获得了成功,由于情境机缘的古怪结合,这部著作成了采访成功的终极产物,但除此之外,在我讲述的这一故事中,电视采访并不占据更多的位置。

有一位明眼之士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荣格的形象,这个人就是沃尔弗干格·福格斯(Wolfgang Foges),他是阿尔都斯图书出版公司(Aldus Books)的总经理。从童年时代起,福格斯就已开始悉心关注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演化,当时他就生活在弗洛伊德学派人物集中的维也纳附近。当福格斯看到电视屏幕上的荣格畅谈自己的生活、著作和其思想观点时,他突然之间感到了一种莫大的遗憾:当弗洛伊德著作的总体轮廓已为整个西方世界的知识读者所熟知之际,荣格却从未试图让自己的著作与一般读者见面,而且就一般读者的阅读能力而言,荣格的著作始终被认为艰涩、难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