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暑假,我(孙云晓)在日本生活了一个月,发现日本中学生假期最热门的事情,就是职业体验活动。在学校的支持下,许多中学生到企业或医院或各类服务机构去体验。我到东京荒川区教育局了解到,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安排,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都要安排4天以上的时间进行职业体验。据说,韩国的职业体验活动更为规范和普及。在美国,学校会鼓励父母开展一些帮助孩子了解职业世界的活动,比如让孩子跟父母工作一天,借此了解真正的职业生活是什么样的。还有些学校开展“职业日”(career Day)活动,学校邀请某一行业的工作人员到学校给学生们讲解这个行业的工作特点。
在中国,鉴于学校很少组织这样的活动,父母就有必要做一些特别的活动让孩子了解各种职业。父母要鼓励孩子走出校园,了解外面更广阔的职业世界。在此过程中,她们会对某些职业表现出兴趣,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这种兴趣。特别是当女孩对一些“非女性”的职业(如工程师、机械师)产生兴趣时,父母要学会保护她的这种职业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父亲的角色对女孩对抗职业偏见与歧视更有作用。
这种兴趣不一定会成为她最终的职业选择,但这种兴趣对女孩认识职业世界是很有价值的。当她们最终做出职业选择时,这种认识会帮助她们更理智地做出选择。
建议五:培养独立而自信的心理品质
2001年,我(李文道)曾在一家国内知名的IT公司做过一段时间的招聘工作,招聘过一些应届毕业生,也去过一些大型招聘会招收IT新人。在面试时,我曾遇到过有父母陪伴去面试的女大学生,她自己不急不慌地坐等着,父亲和母亲两人去前台打听面试安排。面试时,我先问了她一个问题:“你是怎么过来的?”她很自然地回答:“爸妈打车送过来的。”她接着解释道:“我不认识路,这个地方太偏了,爸妈怕不安全,担心我走错了,耽误了面试。”这个女生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就不算好:一个20多岁的北京女孩,面试还需要父母陪同,我们怎么能相信她能干好工作呢?万一需要她出差怎么办?尽管她的专业条件看起来还不错,最终还是决定不予录用。
去招聘会招聘时,遇到更多类似的情形,爸爸或妈妈陪着女儿,甚至还有全家齐上阵、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帮女孩求职递简历的情形。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招聘人员会礼貌地收下简历,但一般会特别注明“父母陪同”四个字,有些招聘人员会直接把这些简历扔掉。即使这样的女生有机会接受面试,她们的独立能力在面试时也往往被“特别关照”,结果也往往证明她们缺乏必要的自立能力。
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就业竞争过程中,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一定要自信。当然,这种自信应该是建立在对自己的职业优势与不足的充分了解与把握基础之上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妨引导女孩去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SWOT分析,即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来充分地了解。
自信是女生最好的竞争力。现在,一些用人单位正在逐渐转变观念,用人单位也愿意录用那些自信的女生,录用那些个人素质与实践经验俱佳的女生。有记者对浙江宁波多所高校200多名女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性别壁垒”不是女生就业主要障碍的想法,已成为宁波女大学生的一大共识。她们认为,影响自己就业的因素和男生是一样的,依次为“所就读学校”、“个人能力”、“求职技巧”、“所学专业”、“个人学习成绩”和“社会关系”。P185-186
女人是爱的源泉,女孩是美的精华!祝愿少女们从《拯救女孩》中汲取营养,健康成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刘嘉麒
这是一本充满了科学精神和人道关怀的好书。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需要我们尊重和探索,并引导他们成长。
著名女作家 毕淑敏
今天的女童寄予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渴望。在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影响下,女童的身心健康、青春期呵护、自尊自信意识、人身权益保护等方面出现新情况、新挑战。我们为她们做些什么?这是学校、社会、家庭和每位家长面对的迫切问题。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 邓丽
女孩是地球上最为柔美、敏感、明媚的生命,那么纤细多变的心思,那么曼妙鲜润的身体,会有多少歧路、误区、诱惑、选择横亘在她们成长的路上呢?好比走在深林中的小红帽吧,该往哪里走才能避开危险、走出迷茫?她们需要一个指引、一声叮咛、一份祝福,这可以来自己她们的老师或长辈,也可以来自一本叫《拯救女孩》的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彭学军
做了这么多年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我不仅了解孩子们,也了解孩子们的父母。豆蔻怀春的少女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还是在感情上,本就是弱势一方,更容易受到伤害。如何能让我们的爱女健康、自信、独立地成长?父母们不妨拿起这本《拯救女孩》,静静地细读,同孩子一起阅读最好,相信您和孩子都会有所收获。
北京青少年性教育专家 邓军
一 少女生殖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高中女生“闭经”令人扼腕
少女痛经:一个更为普遍的现象
对月经的无知与避讳
学业压力是女孩生殖健康的最大威胁
关注女孩生殖健康——拯救女孩的五个建议
发现女孩之一:性激素
二 极易失落的自信心
许多女孩寄希望整容来提升自信
未成年少女并不适合做整容手术
过度关注外表让女孩更容易失去自信
女孩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大
注重细节的大脑
提升女孩的自信心——拯救女孩的五个建议
发现女孩之二:女孩的大脑
三 女孩有更多爱与性的困惑
许多女孩的初次性行为并非出于自愿
有了性行为,男孩会更爱她吗?
女孩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更加强烈
性心理差异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
应对爱与性的困惑——拯救女孩的五个建议
发现女孩之三:女孩的性发育
四 未成年人性行为与少女怀孕增加
性无知酿少女早孕“人流季”
健康的代价
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
性教育严重缺失
青春期提早带来挑战
减少未成年人性行为与少女怀孕——拯救女孩的五个建议
发现女孩之四:生理早熟的女孩
五 不当节食减肥危及女孩身心健康
减掉的不仅仅是脂肪,还有健康
扭曲的审美倾向:把异常当做正常
避免不当节食减肥——拯救女孩的五个建议
发现女孩之五:心理早熟的女孩
六 异性交往缺乏制造“剩女”
优秀女孩缘何成了“剩女”?
青春期异性交往遭到严重限制
父亲是女儿了解异性的重要途径
促进女孩亲密关系的发展——拯救女孩的五个建议
发现女孩之六:更有韧性的女孩
七 女孩的独立性发展易受阻碍
女孩的独立性发展不容乐观
为何女孩更易顺从?
对母亲的过度依恋阻碍女孩独立
培养独立女孩——拯救女孩的五个建议
发现女孩之七:女孩的优势
八 女生也可能很暴力
女生暴力,不是个案
残酷青春谁之过?
应对女生暴力——拯救女孩的五个建议
发现女孩之八:女孩的不足
九 女孩体质健康持续下降
女孩体质健康正在不断危机之中
女孩体质持续下降
营养、贫血及视力问题突出
没有好身体,难有好成绩
好体质,女孩一辈子的健康与幸福
差体质危及下一代中国人体质
女孩承受着更大的学业压力
女孩的体育锻炼更为缺乏
不当节食及减肥
提高女孩体质——拯救女孩的五个建议
发现女孩之九:女孩不同于男孩的特点(一)
十 女生就业受歧视
受歧视的女生就业
性别歧视在作怪
女生背负更高的生育成本
女生自身因素:“三怕”
帮助女生成功就业——拯救女孩的五个建议
发现女孩之十:女孩不同于男孩的特点(二)
给一个山村女孩的信
参考文献
《拯救女孩》后记
女孩当自强
朱永新
去年,孙云晓兄与李文道等合作的《拯救男孩》一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邀我写了一个序言。没有想到,这本书很快成为一本畅销书,关于男孩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据说,这本书也同时拿了多项大奖。我在序言中曾经开玩笑说,如果写一本《拯救女孩》,也许有更多的话可说。再次没有想到,云晓他们真的又完成了一本《拯救女孩》,并且让我再写一个序言。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自然,我是无法拒绝写序的要求了。看来,人生不能够轻易承诺,否则是要为承诺付出代价的。
关于男孩女孩的问题,心理学有一门学科“儿童性别差异心理学”就是专门研究不同性别儿童的心理差异的。这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男孩在大肌肉动作技能和力量方面占有优势,而女孩则在精细动作上占优势;男孩在言语叙述和操作方面占优势,而女孩则在言语流畅性、读写方面占优势;男孩偏于逻辑思维,女孩偏于形象思维:男孩在社会活动上对物体和事情更感兴趣,而女孩似乎对人更感兴趣。而我与朋友在当年前也写过一本《男女差异心理学》的小书,对于男女心理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许多人认为,男女差异是他(她)们生理上的原因造成的,甚至有人把原因直接归于荷尔蒙。我一直不同意这样的观点。马克思曾说过,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搬运夫之间的差别,远远小于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区别。你说家犬跟猎犬之间有多大区别?无非是,一个经过人的驯化,一个没有经过驯化而已。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一个出卖力气的搬运工,他们的差别远远比这个小;那么,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男孩与女孩的差别,是不是更应该比哲学家和搬运工之间的差距还小呢?马克思说,他们的差别是社会的分工造成的。其实男孩与女孩的差别,更多的也是在他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养育方式等造成的,是生理与心理、社会因素交织影响造成的。
云晓等撰写的这本《拯救女孩》,对于女孩的生殖健康、自信心、爱与性、节食减肥、异性交往、独立性发展、暴力、体质与健康、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其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数据与案例。但严格地说,它还不是一本完整的科学研究著作,对于女孩的思维与认知,男孩与女孩差异的形成原因等重要问题,还没有充分展开。
之所以要指出这个特点,是想让那些看了这本书的女孩,不能够因为其中讲了许多女孩的困境与问题,而自暴自弃,随波逐流。我之所以用《女孩当自强》作为序言的题目,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在一个男性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在一个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深厚影响的社会,“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子无才就是德”、“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等有非常大的市场。从女孩子诞生之日开始,社会就开始自觉不自觉地让她退缩、忍让、放弃,让她成为男性的附庸。伴随着女孩子特有的生理上巨大变化的发生,女孩子往往也开始恐慌、紧张、抱怨,甚至自我厌恶,自我放弃。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在小学非常优秀的女孩子到了初中高中以后开始退步的原因所在。
其实,正如我前面所说的,男孩与女孩的区别远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即使是差异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也在不断受到新的挑战。在现实社会中,为什么有一些男孩具有女孩子的特点,而有些女孩又具有男孩子的特征呢?在社会的角色期望和家庭的养育方式没有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我希望女孩子能够更加努力,更加自强,在发扬自己所特有的女孩优势的同时,学习男孩子的坚强,追寻梦想,成就自己的人生。
男儿当自强,女孩亦如此。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
《拯救女孩》是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首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继《拯救男孩》后的又一部力作。《拯救女孩》是一本关注当代中国女孩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的著作,聚焦于女孩成长过程中较为常见、影响较为深远的十个主题,深入挖掘其背后成因,并给出了具体可操作做的父母教养建议。
《拯救女孩》,对于女孩的生殖健康、自信心、爱与性、节食减肥、异性交往、独立性发展、暴力、体质与健康、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其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数据与案例。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等的《拯救女孩》是迄今为止国内鲜见的一部关注当代中国女孩生存境况的著作。对于改善少女生存现实的关切与忧思使它在专业研究的基底上,仍然选择了与其姊妹著作《拯救男孩》相近的通俗论说风格,注重结合特定现象的提炼与分析,提出相应可行的建议或对策。对于女孩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尤其是少女性征与性行为话题的坦然面对与切实剖析,是这部著作最具教育和文化冲击力的地方,它体现了著书者对于当代女孩生活现实的即时敏感与深入关切,也与近年来国际学界关于少女“性”话题的探讨实现了对接,其论说对教师、家长以及成长中的少女等都具有重要的精神和生活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