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都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好事也会变成坏事,血糖也不例外。血糖升高的影响实在太广泛、危害实在太严重,如若不信,请您参看“相关病症篇”。当然,凡事都是“其来有渐”,并发症与危害也不是立刻发生,但请看看那些支离于病榻者,请您警醒!为自己、为生命负责——如果您的血糖高的话。本书献给勇于自我管理的糖尿病朋友!
相信本书物有所值,它所能提供的信息,会比一次专家门诊提供的更多,虽然您只要付出不到一个专家号的费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糖尿病患者健康全书/三高人群健康全书系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作者 | 李建军 |
出版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什么东西都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好事也会变成坏事,血糖也不例外。血糖升高的影响实在太广泛、危害实在太严重,如若不信,请您参看“相关病症篇”。当然,凡事都是“其来有渐”,并发症与危害也不是立刻发生,但请看看那些支离于病榻者,请您警醒!为自己、为生命负责——如果您的血糖高的话。本书献给勇于自我管理的糖尿病朋友! 相信本书物有所值,它所能提供的信息,会比一次专家门诊提供的更多,虽然您只要付出不到一个专家号的费用。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有关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病情监测、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生活起居及糖尿病并发症等。全书内容丰富、科学,结构合理,适合糖尿病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如果您对生活热爱、对自己负责、对家人关爱,那么请您阅读此书、应用此书的知识; 如您怀疑自己有糖尿病,请阅读基础知识篇、病情监测篇; 如您已被确诊患有糖尿病,请阅读饮食治疗篇、药物治疗篇、生活起居篇; 如您处于糖尿病进程的早期,请您阅读并发症篇。 目录 基础知识篇 第1章 关于糖尿病的几个事实 第一节 糖尿病的相关数字 第二节 糖尿病的易患病者 第2章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第一节 胰腺的解剖 第二节 胰岛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第四节 正常胰岛素的分泌和调节 第五节 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第3章 目糖尿病基础知识 第一节 糖尿病及其危害 第二节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第四节 糖尿病的临床分型 第4章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第一节 综合治疗 第二节 全面治疗 第三节 分型治疗 第5章 答疑解惑 第一节 常见疑惑 第二节 常识误区 病情监测篇 第6章 糖尿病柞关监测 第一节 血糖与尿糖 第二节 酮体 第三节 胰岛功能测定 第四节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 第7章 血糖自我监测 第8章 答疑解惑 第一节 常见疑惑 第二节 治疗误区 饮食治疗篇 第9章 饮食治疗概论 第一节 饮食治疗目标与原则 第二节 饮食治疗的步骤 第10章 确定所需总热量 第一节 热量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摄入热量算法 第11章 确定饮食营养素比例 第一节 食物的功能成分 第二节 饮食分型治疗 第三节 饮食含营养素的比例与重量计算 第12章 食品选择 第一节 食物交换份 第二节 食物的血糖指数 第13章 饮食安排 第一节 三餐分配比例 第二节 一周食谱举例 第14章 答疑解惑 第一节 常见疑惑 第二节 饮食误区 药物治疗篇 第15章 口服降糖药 第一节 磺脲类降糖药 第二节 双胍类降糖药 第三节 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第四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第五节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 第16章 胰岛素治疗 第一节 胰岛素治疗的目标 第二节 胰岛素的类型 第三节 胰岛素的适应证 第四节 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第五节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第17章 口服药物应用 第18章 胰岛素与口服药物联用 第一节 与磺脲类降糖药联用 第二节 与双胍类降糖药联用 第三节 与α-糖苷酶抑制药联用 第四节 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联用 第五节 与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联用 第19章 答疑解惑 第一节 常见疑惑 第二节 治疗误区 生活起居篇 第20章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第一节 运动治赛?的效用 第二节 运动治疗的原则 第三节 运动治疗的方式 第四节 运动治疗的风险控制 第21章 答疑解惑 第一节 疑问 第二节 误区 并发症篇 第22章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第一节 低血糖症 第二节 糖尿病酶症酸中毒 第三节 高血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第四节 糖尿病性乳酸酸中毒 第23章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第一节 糖尿病与高血压 第二节 糖尿病足 第三节 糖尿病与脑血管疾病 第24章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第一节 糖尿病肾病 第二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第三节 糖尿病神经病变 第四节 糖尿病的皮肤病变 附录A 糖尿病有关指标及并发症筛查 试读章节 第3章 糖尿病基础知识 第一节 糖尿病及其危害 一、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高血糖为这一综合征的共同标志。高血糖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异常,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的作用障碍,从而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联合导致高血糖症和2型糖尿病的进展,从而产生该病的特征性并发症。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在我国,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 二、糖尿病的危害 长期的高血糖可引起全身多种组织的损害,尤其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损伤,出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从而引起多个器官的功能缺陷和衰竭。糖尿病的症状有多尿、烦渴、多食及体重减轻。在糖尿病病情严重或应激时患者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例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一旦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危害极其严重,常造成组织器官毁损,甚至具有致残和致死性。 1.急性并发症糖尿病合并感染、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治疗中的低血糖。这些并发症经及时治疗或抢救虽然可以治愈,但往往也会很快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组织器官损坏。 2.慢性并发症如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等。 (1)小血管管腔闭塞和渗漏:小血管病变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性心肌病等。糖尿病还可以损害整体神经系统,从而引起中枢或周围的神经病变,其中下肢神经血管病变是引起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 (2)大血管病变:常常是糖毒性和脂毒性的结果,从而引发动脉硬化而导致大血管病变。如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脑梗死和脑出血、高血压、肢体的周围血管闭塞等。脑血管疾病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其中冠心病在糖尿病并发症死因中居第1位;脑血管疾病与高血压是导致卒中偏瘫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危害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小(微)血管并发症,所致的失明、截肢常常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尿毒症则是因糖尿病引起脏器功能衰竭的结果,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 3.心理障碍是另一种伤害形式。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具有致残、致死,对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患者的饮食要求与其家庭的饮食习惯常常不一致,家人和患者本人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而常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及抑郁症等,其发生率高达30%~50%,使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达理想水平者仅为70%。 4.社会、经济负担 1999年,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共同提出世界糖尿病日的宣传口号是“糖尿病的代价”,旨在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糖尿病的重视。糖尿病给各国政府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根据调查结果推算,我国与糖尿病治疗相关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88.2亿元人民币。根据另一项调查,5年中糖尿病患者的人均总住院费用从1995年的2 382元猛增到1999年的4 847元。5年内增加了103.4%。 总之,长期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严重性在于其会明显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卫生保健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微血管并发症(肾病变、神经病变和眼底病变)的患病率很高,大约有10%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青光眼、白内障或眼底病变,这是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15年后,糖尿病肾病约占新发生终末期肾病的1/3。但是,大血管并发症却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疾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75%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据报道,高达70%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心血管疾病住院的主要原因。 三、糖尿病发病趋势 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1995年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约13.5亿,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前三个国家分别为印度、中国和美国。预计到2025年这种排序不会有变化,总的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将升至3亿,增加约2倍。 1.世界形势根据WHO的统计,2000年全世界≥20岁的人口已经达到36.5亿,其中发达国家约9亿,发展中国家约27.5亿。由此摊算,到2025年全世界≥20岁的人口将增加到约56亿,发展中国家约46亿。由此可见,将来的25年人口增长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在两类国家中,糖尿病的流行情况按照平均患病率来讲,发达国家仍然高于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速度较快,尤其在将来的25年,将会成倍增加。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多,因此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在发展中国家也会较多。此外,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年轻化趋势也比发达国家明显。 其中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全球性增加,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在2000—2005年,发展中国家的糖尿病患者数目预计将增加170%,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发达国家则增加42%。 2.我国的发病形势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曾进行了15个省市共40万人的糖尿病普查,结果发现20~80岁人群糖尿病的平均患病率为1.15%。 1980年以后全国各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糖尿病患病率普遍逐年上升,而且上升相当快。如北京地区1980年为1.3%,1992年上升到2.49%。 1996年,由北京预防医学科学院牵头,进行了11省市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的基线调查,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结果发现糖尿病患病率为3.62%,与1980年比较,在15年内增加了3倍。照此速度推算,到2015年将达到约10%。 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3 000多万,这其中,超过95%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20世纪,我国进行了3次全国性的调查,80年代糖尿病患病率为0.67%;1996年糖尿病患病率升至3.21%,15年间糖尿病患病人数上升了4~5倍。 P15-17 序言 糖尿病是一种伴随终生、不断进展、影响全身各个方面的疾病,如果任其发展,那么“后果将很严重”。 在治疗上,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彻底治愈的希望似乎是很渺茫,但可以肯定地说:只能控制、不能根治。 所幸的是,对于糖尿病预防、治疗的方法已经较为完善了;不幸的是,这些方法应用起来,要因人而异,涉及饮食、用药、血糖监测、运动、预防等各个方面,需要糖尿病患者做自己的专业“监护人”。 糖尿病是最考验一个人自我管理能力的疾病了,如果您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对待自己、对待病情的变化,始终接受严格的生活方式的约束,始终将自己的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您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有尊严地生活,并颐享天年。 可是,现状是只有大约12%的糖尿病朋友做到了这一点。 我想,这些朋友可能是受制于经济原因、文化水平和生活状态。可是,如果排除了这些因素,最大的可能就是观念的问题。 思想上的不重视,来源于知识的欠缺——缺乏全面而系统的认识,缺乏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 借用一句名言:对于糖尿病“重要的问题是教育患者”。 本书旨在普及有关糖尿病的全面知识、唤起患者的重视。 在编写本书的时候,碰到这样的问题:如何用通俗的语言将专业的知识说得明明白白。几经努力,笔者放弃了这个做法,道理很简单——正如要想了解某国、到某国旅游,最好学会某国的语言一样。为了让患者朋友深入地了解糖尿病,还是按专业的方式来讲述,并且在结构上也尽量沿用专业的习惯。不过对于普通的疑问,还是罗列了出来,作为补充。 可以说,本书的编写介于专业与科学普及这两种方式的中间,我们的读者对象是有了一定糖尿病相关医学基础知识、欲做进一步完全了解的糖尿病患者及家属。 如果您对生活热爱、对自己负责、对家人关爱,那么请您阅读此书、应用此书的知识; 如您怀疑自己有糖尿病,请阅读基础知识篇、病情监测篇; 如您已被确诊患有糖尿病,请阅读饮食治疗篇、药物治疗篇、生活起居篇; 如您处于糖尿病进程的早期,请您阅读并发症篇。 本书对于基础知识、病情监测、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做了详尽的介绍,对于并发症篇只做了简要介绍。这是因为并发症重在预防,所以介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严重性,意在提请您的注意。如果到了并发症丛生的时期,还是请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本书所能提供的信息,会比一次专家门诊所提供的更多,而您只要付出不到一个专家号的费用就可以了。 将本书献给勇于自我管理的糖尿病朋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