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设计成为一种“讲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到住宅、室内装饰、家具、家用电器,小到服饰、日常用品,购置时消费者开始关注设计风格、流派和设计师,国内外设计大师如明星般受到人们的推崇。各大学也纷纷开设设计专业,成立设计学院。如果20世纪被称为欧美的设计世纪,那21世纪将成为中国的设计世纪,它将是中国现代设计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发展时期。本书共分3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传统手工艺术、艺术运动与设计先驱、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的变迁、现代主义设计探索与实践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第一章 设计概念的形成
一、传统手工艺术
中国传统工艺——宋代瓷器、明代家具
欧洲传统工艺——梅森瓷、塞佛尔瓷、韦奇伍德瓷
二、工业革命与蒸汽机车设计
19世纪英国蒸汽机车
三、机械化生产与新造型设计
19世纪美国代表产品
四、艺术运动与设计先驱
艺术运动
古典艺术风格——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
世界流行风格的先驱——新艺术运动
迈向工业设计的艺术运动——德国工业联盟、维也纳分离派与抽象艺术互通的设计运动——俄国构成派、荷兰风格派
著名设计师
工艺美术运动奠基——威廉·莫里斯(英国)
近代工业设计先驱——克里斯托弗·德莱塞(英国)
格拉斯哥风格的旗手——查尔斯·伦尼尔·麦金托什(苏格兰)
新艺术运动的杰出代表——维克多·霍塔(比利时)
美国新艺术运动领袖——路易斯·康福特·蒂法尼(美国)
平面设计与著名设计师
现代招贴画之父——朱尔斯-谢雷特(法国)
新艺术风格大师——穆夏(法国)
第二章 专业化设计
一、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的变迁
二、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战略
三、日本电子工业的崛起
四、现代主义设计探索与实践
艺术运动
工业化时代的装饰风格——装饰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的象征——流线型
后现代主义急先锋——波普设计
著名设计师
德国工业设计之父——彼得·贝伦斯(德国)
现代建筑设计旗手——勒·柯布西耶(瑞士)
现代主义设计奠基——阿尔瓦·阿尔托(芬兰)
现代设计理论和教育的奠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德国)
德国设计风格代表——威廉·华根菲尔德(德国)
美国工业设计之父——雷蒙·罗维(美国)
美国设计风格代表——亨利·德雷夫斯(美国)
各国平面设计与著名设计师
近代平面设计领航^——卡桑德雷(法国)
绘画中诞生的设计师——麦克奈特·考弗(英国)
充满青春活力的设计师——保罗·兰德(美国)
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精神领袖——约塞夫·穆勒一布鲁克曼(瑞士)
奥运会视觉形象之父——奥托·艾舍(德国)
视错觉图形设计师——福田繁雄(日本)
日本风格开创人——田中一光(日本)
“量体定做”的平面设计师——勒埭强(中国)
五、二十世纪设计——机械化到人性化
二十世纪开始
机械化时代
大众消费
告别现代主义
人性化设计
第三章 多元化设计
一、浅览计算机
二、互联网与数字艺术
电脑动画的旗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三、后现代主义设计形成与设计大师
后现代主义设计
高科技风格设计
微电子风格
绿色设计
生态设计
循环设计
组合设计
曼菲斯设计
著名设计师
曼菲斯设计集团的领袖——埃托·索得萨斯(意大利)
顽童设计大师——菲利普·斯塔克(法国)
美国设计全才——迈克尔·格雷夫斯(美国)
人性化设计师——罗斯·拉古鲁夫(英国)
渲染日本文化的设计师——仓俣史朗(日本)
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与著名设计师
“新浪潮”平面设计
“曼菲斯”风格
旧金山派设计
“里特罗”设计
电脑平面设计
图形设计语言魔术师——奈维尔·布罗迪(英国)
禅境广告设计师——佐藤晃一(日本)
四、各国设计战略
五、二十一世纪设计趋势
“中国风格”设计
通用设计
仿生设计
非日常设计
新思维设计
共同幻想造型
回顾与探索——新现代主义设计
人物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