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是流徙着的,我们要铲平阻碍着它的进行的崖障,促进它的奔流。
历史是流徙着的,我们开拓历史的精神也就是这样。
由林丹环编著《中国就像棵大树》精选了鲁迅、林语堂、易中天、余秋雨等名家缅怀先人、凭吊古迹、纵议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本书给作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就像棵大树/悦读季名家经典 |
分类 | |
作者 | 林丹环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河水是流徙着的,我们要铲平阻碍着它的进行的崖障,促进它的奔流。 历史是流徙着的,我们开拓历史的精神也就是这样。 由林丹环编著《中国就像棵大树》精选了鲁迅、林语堂、易中天、余秋雨等名家缅怀先人、凭吊古迹、纵议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本书给作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 内容推荐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留给后人的绝非仅仅是饭后的谈资。烟波浩渺,却可照彻古今。《中国就像棵大树》精选了鲁迅、林语堂、易中天、余秋雨等名家缅怀先人、凭吊古迹、纵议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愿它们能够陪伴您在历史时空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收获别样的生命感悟。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读历史,品人生,悟社会。 《中国就像棵大树》由林丹环编著。 目录 看不懂的中国人 只有青山无古今 画虎 节操 脸与法治 五四断想 自大狂与幼稚病 偶像破坏论 作揖主义 洪水与猛兽 我们的文化 作揖的好处 甲子谈鼠 我若为王 略论吃饭与打屁股 挨骂的艺术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节选) 灯下漫笔(节选) 社稷坛抒情(节选) 古堰沉思录(节选) 闲话文人 生死两荆轲 祖先崇拜 英国人 大勇者的风度 文人难过皇帝关 中国就像棵大树 狗道主义 航船中的文明 官 中国人的病 国家的投影 知识分子 和平 历史的真相 我们所肩负的责任 不自由,毋宁死 我们不向别人借贷历史 做牛做马 试读章节 看不懂的中国人 易中天 中国人的事最不好讲。 比如腐败。中国人喜欢腐败吗?当然不喜欢。提起腐败,中国人没有不咬牙切齿痛心疾首恨之入骨的。就连那些行贿受贿者,也未必当真喜欢腐败。如果不受贿即可财源滚滚,他为什么要冒丢官下狱的风险?如果不行贿就能通行无阻,他又为什么要拿自己的钱送人? 多数人是不喜欢腐败的。但他们又离不开腐败。事实上许多中国人一旦自己有事,首先想到的便是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如果所有的官员都当真既不吃请也不收礼,恐怕不少人就会怅然若失,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自己的事到底办不办得成。所以,不反腐败是不行的,反得太厉害怕也不行。最好是留一条尾巴,限制在吃一两顿饭和收一两条烟的范围内,则皆大欢喜。 你说这都是逼出来的?也未必。比如公款吃喝,是大家都反对,都憎恶的。但如果你请那从未参加过的人一起来吃,则多半会欣然前往,且面有得色。可见他反对的并不是公款吃喝,而是别人有份自己却没有。因为自己没有份,便只好连公款吃喝一起反对。 显然,不是中国人说一套做一套,也不是中国人当前一套背后一套,而是为人处世的原则或法则太多,又往往互相矛盾。老祖宗留下了不少遗训,这些遗训常常都是要打架的。比方说,老祖宗谆谆教导我们,一个人,应该“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同时又会告诫我们“少管闲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那么,我们是管还是不管?哈!这你就不懂了。管不管,要看那事是不是“闲事”。如果是闲事,就不该管;不是闲事,就该管。所以,见义勇为是对的,袖手旁观也是对的。中国有句老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就是说,有理没理,不光看讲不讲得出道理来,还要看你是“公”是“婆”。 这样一来,研究中国人“国民性”或“民族性”的人就麻烦了,他实在想不出该用哪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来概括中国人。比方说,中国人耿直却又圆滑,坦诚却又世故,多疑却又轻信,古板却又灵活,讲实惠却又重义气,尚礼仪却又少公德,主中庸却又走极端,美节俭却又喜排场,守古法却又赶时髦,知足常乐却又梦想暴发,烧香算命却又无宗教感,爱抱团儿却又好窝里斗,爱挑刺儿却又会打圆场,不爱管闲事却又爱说闲话,懂得“只争朝夕”的道理却又主张“慢慢来”,等等,等等。结果,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先富起来”,却又最终弄得“~穷二白”,因为“落后”而“挨打”。总之,中国人是不大容易看懂的。岂但外国人“看不懂”,便是中国人自己,也不一定“说得清”。 其实,就连“说不清”也是不对的。如果你用“说不清”三个字来概括中国人,保准有人立马表示反对:说不清?怎么说不清?我就说得清。然后,他会一五一十地说将起来,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说得旁边的人直点头。可是,点头又怎么样呢?他听张三讲的时候会点头,听李四讲的时候也会点头,因为张三李四讲的都对。但你要以为张三李四观点一致,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的说法很可能正好相反——张三讲的是“公理”,而李四讲的是“婆理”。何况在中国,点头并不一定表示赞同(当然也不一定表示不赞同)。它可能是表示在倾听,或者表示礼貌,甚至只不过是习惯动作而已。 中国人的事儿,实在是麻烦。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