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俗文化》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本书由叶春生著。
第一章 导论:岭南民俗与百越文化
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传统概念的演绎
二、分类的标准和意义
三、区域民俗的界定与研究
第二节 岭南三人民系的形成与特征
一、广府民系
二、客家民系
三、福佬民系
四、百越古族与水上居民(疍族)
第三节 区域民俗的嬗变及其开发利用
一、岭南民俗嬗变的特质
二、与中原文化的位差
三、开发利用的前景
第二章 口承文艺的文化轨迹
第一节 神话:五羊神话的文化机理
一、“五”的神秘含义
二、五位仙人的排位及持物
三、羊城的“羊”
四、拓殖神话的开放基因
五、巫术与宗教渊源
第二节 传说:广东涉外传说的开放心态
一、传统涉外故事——“洋人盗宝”的锁国心理
二、广东盗宝故事的自然形态
三、广东涉外故事的人文氛围及其辐射效应
第三节 故事:从六祖故事看佛教文化对广东的影响
一、生辰故事的神秘色彩
二、学佛故事的色空悟性
三、显法故事的功能
四、法宝坛经中的禅理
五、佛迹风物的意义
第四节 歌谣:刘三妹与广东民间歌唱
一、对刘三妹的称谓不可忽视
二、“粤俗好歌”的风俗画卷
三、歌仙崇拜的风物效应
四、民间歌唱与文化交流的轨迹
第五节 谜语:广东谜坛的动因与风格
一、鲜明的地方色彩
二、多姿多彩的艺术手法
三、潮汕谜坛的击鼓报猜
第三章 有形民俗的文化形态
第一节 饮食:广州茶楼文化大观
一、趋时变奏,源远流长
二、食艺结合,情趣盎然
三、中西合璧,广采博收
四、得天独厚,领导潮流
第二节 居住:岭南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一、从洞穴到干栏式
二、广州的竹筒屋
三、西关大屋’
四、“骑楼”建筑
五、客家围龙屋
六、潮汕的“四点金”和“下山虎”
七、黎族的船形屋
八、水上居民的“连家船
第三节 服饰:岭南服饰的变化趋势
一、清代以远服饰的总体格局
二、近现代的几款主要着装
三、牛仔裤冲开的服装大潮
第四节 观赏:广东的花市与花卉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广州花市
二、别具一格的小榄菊花盛会
三、蕴涵深刻的花卉故事
四、情致雅丽的花卉诗文
五、寓意吉祥的花卉语言
第五节 舞蹈:广东民间动物舞蹈的特质和内涵
一、雄浑深沉,风格特异
二、图腾崇拜与分享神的福佑
三、两种崇敬心理的吻合
四、自娱自乐和参与意识
第六节 娱乐:广东民间娱乐圈的色相
一、春色:潮汕新春游大标
二、秋色:佛山秋色比春多
三、飘色:飘色凌空赛绝活
四、火色(夜色):火龙火狗驱灾邪
五、水色:番禺水色见才艺
六、马色:连平马色光北国
七、灯色:华灯璀璨潮汕春
第七节 婚嫁:岭南婚姻世界的浪漫情调
一、反抗封建婚姻的两种特殊形式
二、“白梳”效应及其社会冲击波
三、“自梳”与“串隆闺”的社会透视
四、潮俗“看新娘”与“做四句”
五、客家情歌唱响礼教不到的山冈
第八节 节日:从广东生菜会与民间欢乐节看传统民俗的走向
一、传统生菜会综述
二、几届欢乐节的启示
三、民俗延续及更替的规律
四、新的民间节日形成的理论探讨
第四章 心意现象的文理透视
第一节 综述:广东民间信仰、迷信与禁忌
一、粤人信仰、迷信与禁忌种目溯源
二、对民间信仰、迷信的透视
三、现代迷信发展的忧思
第二节 信仰:广东的水神
一、火神祝融变水神
二、北帝南来做水神
三、武将马援做水神
四、天妃林默为海神
五、族神龙母亦水神
六、安济圣王亦水神
七、自然水神龙王
八、水仙尊王
九、水神演变考略
第三节 行为:龙母信仰与西江民间文化
一、龙母信仰的文化心态
二、龙母信仰的种种表现
三、龙母信仰对西江经济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 心意:雷州半岛的雷神与灵石崇拜
一、龙源于雷,雷生于石
二、关于雷祖陈文玉
三、祀雷风俗事象
四、对灵石以及皇权的崇拜
第五节 术数:民间神秘游戏探秘
一、扶箕——幽灵信仰与感应
二、拆字——艺术与命运的游戏
三、迷童子与降八仙——催眠与预测的结合
四、伏仙姑与降女仙——天人感应术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