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把快乐还给孩子--解读斯宾塞快乐教子法
分类
作者 张盛林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失败的教育莫过于:以霸占孩子的时间、剥夺孩子的快乐为代价。最差劲的父母莫过于:让孩子背负着父母自身的理想弯腰前行。张盛林编著的《把快乐还给孩子--解读斯宾塞快乐教子法》全面解读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最有效的亲子教育法。

内容推荐

张盛林编著的《把快乐还给孩子--解读斯宾塞快乐教子法》讲述了: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就是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在严肃教室中进行的苦行僧似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

父母们夸大了子女的不正当行为给他们带来的苦恼.总认为一切过错都是由于子女的不良行为所致,而与他们自己的行为无关。但是我们稍作公正的自我分析之后,可以发现父母发出的强制性指令,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方便行事,而不是为了矫正错误。

心智和身体一样,超过一定的速度就不能吸收。如果你给它的知识过多过.陕,使它无法吸收,不久它就会丧失掉。这些知识如不能和心智结合在一起,它就会在应付完考试后从记忆中溜掉。更糟糕的是.这个办法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

《把快乐还给孩子--解读斯宾塞快乐教子法》全面解读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最有效的亲子教育法。

目录

第1章 成功无止境,快乐才是最高的追求

 1.快乐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2.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快乐的能力

 3.别让不快乐扼杀孩子的天赋

 4.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

 5.快乐就是专注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6.让孩子在玩中寻找快乐、释放天性

 7.给孩子一些独立的空间

第2章 不快乐是有原因的,解开孩子内心的结

 1.找出孩子不快乐的原因

 2.恶言伤人,小心刺伤孩子

 3.算了吧,别让孩子完成你的遗憾

 4.你同情孩子吗,别急着做肯定回答

 5.何必苛求孩子呢,哪有十全十美

 6.关注孩子,少一点冷漠和麻木

 7.人前教子,最易伤孩子的自尊心

第3章 建立幸福的家,培育快乐的“花”

 1.你快乐,所以孩子快乐

 2.让家庭给孩子快乐的力量

 3.与孩子一起共进晚餐

 4.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和活动

 5.选首欢快的歌,和孩子一起哼唱

 6.周末带孩子贴近大自然

第4章 尊重和信任,让孩子享受快乐的自我教育

 1.不做统治者,而做普通公民

 2.告诉孩子“你是为谁生活”

 3.没有假如,生活就是取舍

 4.不做跟屁虫,要独立思考和判断

 5.让孩子体会自我努力的快乐

 6.失败是一种权利,允许孩子失败

 7.呵护孩子的天性,让他自然成长

第5章 孩子好与坏,在于沟通的成败

 1.利用游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2.坐下来耐心地听孩子倾诉

 3.向孩子倾诉,让他感到受重视

 4.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

 5.学会与孩子商量,避免生硬的命令

 6.给孩子写信,委婉地沟通

 7.善于把握和孩子聊天的机会

 8.父母不对时要放下架子,向孩子道歉

第6章 批评讲技巧,还别忘了结合赏识

 1.以快乐的心态对待孩子的错

 2.迂回地批评,维护孩子的自尊

 3.拒绝喋喋不休,批评要适可而止

 4.小心一棒子把孩子“打死”

 5.一手肯定一手批评,两手都要硬

 6.让孩子在自然惩罚中学会自省

 7.多点宽容,再给孩子一次机会

 8.表扬孩子越具体越奏效

第7章 心晴时,即使下雨也是晴

 1.凡事有两面,让孩子往好处想

 2.帮助孩子排除不良情绪

 3.培养孩子健康的好胜心

 4.用积极的暗示激励孩子

 5.教孩子学会快乐的自我暗示

 6.让孩子坚信“苦中有乐”

第8章 激发兴趣,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1.请相信孩子的智力

 2.用兴趣引导孩子快乐学习

 3.好奇心让孩子自主学习

 4.不要用惩罚和暴力强迫孩子学习

 5.善于观察是孩子学习的开始

 6.写作是换种方式“说话”

 7.阅读是快乐求知的重要方式

 8.不要让分数毁了孩子

第9章 内在决定境界,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

 1.让孩子懂得珍爱自己

 2.关心别人,温暖自己

 3.帮助别人是快乐之本

 4.教孩子用爱心编织快乐

 5.心宽才能脸笑,快乐就是这么奇妙

 6.知足常乐,享受当下的生活

 7.养成诚信的好习惯,快乐永相伴

 8.心怀感恩,无比快乐

试读章节

孩子降临到人世间,为的是做什么?显然不是为了经历痛苦、忍受折磨,而是为了享受生活的快乐,体味生命的意义。很多家长总是以“都是为你好”为由,强迫孩子学这学那,殊不知,孩子在被逼的情况下学习是不会快乐的,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更可怕的是,这对孩子是没有益处的。

斯宾塞说过:“快乐的,就是有益的。”既然孩子连快乐都没感觉到,试问他会觉得做一件事是有益的吗?斯宾塞认为,在对所有教育培养效果的检验上,家长更应该用是否快乐作为衡量的标准。同样的道理,在正常情况下,健康的活动是愉快的,使孩子感到痛苦的活动是不健康的。

8岁的女儿一直很想学拉丁舞,于是胡女士尊重她的意愿,给她报了拉丁舞的兴趣班。兴趣班的课程在周末,胡女士有时间,就经常陪女儿去,有意无意接触到很多妈妈,这些妈妈碰面就是谈孩子的学习,语气中多半是失望,没有欣赏和肯定,总是说孩子令她们“操心”、“烦人”、“孩子笨”、“贪玩”之类的话。在她们眼里,教育孩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只有奉献和牺牲,没有快乐的收获。

胡女士不是这么认为的,她认为首先要让孩子快乐,孩子才有可能把学习搞好。而当自己看到孩子快快乐乐时,也会发自内心地开心。每次女儿练完拉丁舞,会在少年宫的游乐玩具上玩一会儿,胡女士就坐在旁边的凉亭里看书,女儿玩得呵呵大笑,胡女士看书看得津津有味。

令胡女士没想到的是,在这样一个小天地里,仍充斥着家长的抱怨声,有些家长见孩子玩,他们就说:“都这么大了,怎么只知道玩?”每当胡女士听到这样的斥责时,她都会想:为什么家长不能静下心来呢?看孩子玩得多开心,完全沉浸在儿童的世界里,听到了孩子无忧无虑的笑声,她都觉得那笑声是最好听的,那些疯玩的孩子是最幸福的。

生活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生活,幸福来自哪里呢?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观感想。当孩子快乐地玩、快乐地学习时,他们会觉得生活很有意义、很精彩,这时候他们就会觉得很幸福。相反,当孩子被父母的斥责、抱怨声包围时,他们会充满忧虑和不安,他们就无法感到生活的快乐。

家长之所以会抱怨孩子,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莫过于对孩子期望太高,不了解孩子的天性,比如很多家长渴望孩子成为全才、神童。殊不知,全才、神童固然有常人没有的光彩,但美丽的背后,还有许多痛苦的经历。

一项研究表明,天才儿童一般要经历4-6年的孤独期,高级天才甚至要经历20年的孤独期。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依据的,因为天才儿童很难找到兴趣相同的伙伴,由于他们太突出,一般孩子不愿意与之接近,因此天才儿童的朋友不会很多。

另外,在成为天才神童的过程中,天才神童要闭门读书,与其他孩子接触的机会少,不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他今后的孤独。所以,不要总认为孩子成了神童(成为神童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将来就会成功。恰恰相反,斯宾塞认为,如果能让孩子快乐地享受童年的生活和学习,他们将来成功的概率更高,获得幸福生活的机会更多。可见,快乐比成功更重要,快乐才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P3-4

序言

生命的本质是追求快乐。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应该教给他追求快乐的能力。而这种教育要建立在一种快乐的教育方式上,要让孩子体验到受教育的快乐,而且将来依然能感受到这种教育带给他的快乐。这就是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的观点最早是由19世纪英国的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来的。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通过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斯宾塞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遵循孩子的心理规律,要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并由此揭示出科学教育的最本质特征。

对于这种观点,英国剑桥大学教育家奎克评价道:“他的这种观点,是许多著名教育家的主张,这个观点预示着未来的教育。”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利奥特则认为,很少有人像斯宾塞一样,在各个国家,各种阶层的人民中有那样大的吸引力,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

正如斯宾塞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思想:“一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而宣告过时,有的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证明是错误的;另一种也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恒久的价值,就像宝石,经过时光的打磨,反而更加光彩夺目。”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斯宾塞快乐教育的观点就属于后一种思想,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它深深地影响了各国的教育家、父母和老师。

快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的素质,教孩子学会以快乐的心态为人处世、学习,使孩子有幸福、快乐的童年,并能保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把快乐还给孩子,目的就是通过改善心态让孩子获取快乐、体会快乐、体会生活质量。

教育家认为,任何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获得成功,然而成功只是快乐的来源(要素)之一。相反,快乐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没有快乐的心态,一切努力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就像斯宾塞多年研究指出的那样:孩子在快乐的心态下学习,效果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快乐比成功更重要,如果希望孩子成功,那么首先要让孩子快乐。 “把快乐还给孩子”就是这本书的初衷。

本书通过对斯宾塞“快乐教育”观点的解析,告诉父母:孩子快乐的时候学习效果最好;告诉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告诉父母:兴趣是学习和求知的最大动力,要引导孩子的兴趣,使兴趣变得持久,有目的,使孩子主动去学习,以及其他一些重要观点。

全书共分为九章,从阐述快乐的重要性开始,逐层抽丝剥茧,找出孩子内心不快乐的“虫子”,然后告诉父母让孩子快乐的重要条件:和谐的家庭环境、尊重和信任、良好的沟通、正确的批评和赏识、乐观的心态、用兴趣引导学习、内在品质。每个小节都由斯宾塞的名言引出,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在阐述快乐教育的观点的同时,推出快乐的教育法则,指导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