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面抗日战场(第2部烽火大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关河五十州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不论是对的,还是错的;不论是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已成定局。

不矫情,不粉饰,真诚面对正面抗日战史。

中国第一部全民开放解说正面抗日战史。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纯民间讲述中国正面抗日战场战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全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全景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军队、人民难以忘怀的风云往事,以及正面抗日战场上的分离争斗、血雨腥风。全书犹如一部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恢宏画卷,生动刻画出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纷纷登场的各类大小人物,着力展现了中日两国在外交、战争等各领域的历史纠葛以及“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全方位殊死角逐。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澈越、或悲壮的笔调,带您重新走进黑土地,走进上海滩,走进大西南,领略那里曾经有过的那些铁甲与鲜花,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

内容推荐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军队得寸进尺,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从东北到上海,一片烽火大地。

在上海,国民党缘何在奉行不抵抗之命令下,誓死保卫上海,让日本军队屡受挫折,甚至不顾临阵换将的兵家大忌,不得已而三易主帅?《淞沪停战协定》一直被称为卖国协定,它是在怎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签定的?因为它的签定,是否就可以断定国民党政府的卖国行径?

在东北,日本不顾国际舆论和国联的反对,绑架溥仪成立“满洲国”,并发动武力清除反抗者。东北义军的精神楷模马占山投靠日军,成为东北伪政权的“四巨头”( 张景惠、马占山、臧式毅、熙洽)之一。虽然后世史学家称马占山此次行为是“诈降”,但为什么“诈降”之后,马占山复出抗日之时,很多旧部已难召回,军力大不如前了?

在国联,中日外交家唇枪舌剑。民国时期签定的外交协议,向来被骂为丧权辱国。为什么中国外交家颜惠庆、顾维钧却得到了欧美诸国的广泛赞誉,甚至使日本被迫脱离了国联组织?

目录

第一章 从巷战到野战

陆战队的命门

折戟蕴藻浜

以强对强

……

第二章 最激烈的战斗

坦克车的滑铁卢

改弦易辙

浴血麦家宅

……

第三章 鹿死谁手

波音大侠

国联会场上发生的奇迹

走马换将

……

第四章 冲出生死线

白川的致胜之道

“军神”之死

奇袭“出云号”

……

第五章 遍地英雄

二马占海

英雄聚首

保卫哈尔滨

……

第六章 东北调查

入满问题

制造民意

大漏勺

……

第七章 东京血案

血盟团

枪杀“非国民”

奇怪的审判

……

第八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

超级恶人

李顿报告书

不同的态度

……

第九章 燃烧的黑土地

伏击专家

连环战

马占山的新战术

……

第十章 欲别故乡难

虎口脱险

关东军大改组

义勇军的危机

……

第十一章 山海关外的枪声

苛政猛于虎

上中下三策

山海关遇袭

……

第十二章 保卫热河

到前线去

武藤押宝

热河的失陷

……

第十三章 棋逢对手

艰难的考题

收复冷口

找到了真正的对手

……

第十四章 血战古北口

窝里斗

失陷将军楼

援救戴安澜

……

第十五章 中国武士

奇人萧大哥

重建西北军

跑项目

……

试读章节

浴血麦家宅

2月22日,具有决战性质的庙行大战打响了。

一开始,战局的发展确实是朝着植田的愿望去的。日军充分发挥了其机械化优势,集中炮火攻击,专以摧毁第5军防御工事为乐。天还没亮,就一口气不歇地连续发炮,一两个小时之内炮弹轰出竟有三四千发之多。等到天蒙蒙亮,飞机也能看清目标了,便也来凑份子,进行俯冲轰炸。就这么反复刷过多遍后,等到正式进攻,第5军的前面别说工事,连泥巴都快被炸熟了。

炮轰机炸后,步兵开始进攻。同时,炮兵仍然在做配合,但为了不误伤自己的进攻部队,他们调整射距,转而轰击阵地侧后,阻断援军进入。

这套花活儿,估计植田在陆大时不知演练了多少遍,确实十分的熟练。

上午7时,庙行以南的麦家宅阵地被日军首先突破。

见此情景,日军随军记者们特激动。

一连打了两天,战局方面却毫无进展,就算作为指挥官的植田还能强作镇定,这些兄弟可再也受不了了。

他们跟植田不一样,作为记者,虽然用不着到战场上去送死,可是得赶稿子,采写“振奋民心”、“扬我军威”的报道啊!

植田战无建树,最多就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可他们得面临被报社老板炒鱿鱼扣奖金的危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报社天天来催要胜利消息,可是战场上却没料,这不是逼人上吊吗?

到底是玩笔杆子的,最后总算想通了:眼下维护皇军形象比什么都重要,有料要写,没有料制造点料也得写。

在实用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像“忠勇三肉弹”这样声情并茂的通讯报道便新鲜出炉了。

说中国部队在庙行阵地前拉了一道铁丝网,大家过不去,怎么办?于是便有三个上等兵主动要求承担爆破任务。

爆破就爆破吧,这三个小子还正经八百地演了一段感情戏,而且过程哕唆得很(当然,这也是通常情节铺垫的需要)。

先是眼泪鼻涕一大把,当众嘱托了后事,然后又把身上剩下的香烟和物品分发给其他人(便宜你们这些孙子了)。

走到门口,想想不甘心,又喝了几杯断头酒。

你可能有点想不明白,又不是上刑场,搞这么隆重干什么?中国19路军的那60名勇士可是眉头都不皱一下就上去了。

读到下面你就明白了。  既然是爆破,把炸药包放在铁丝网前面,拉开导火索,再往后爬(有胆的还可以跑两步),进入安全距离后等着爆炸不就行了?

可是他们不,三个“英勇”的爆破手认为以上程序比较麻烦,不像演感情戏那么过瘾,干脆就抱着炸药包,高喊着“天皇万岁”的口号直接冲了过去。

结果铁丝网炸开了,而他们自己也飞上了天。

记者们用“含泪”的笔调说,这三个“英雄”(或者说三个傻子)体现了大和魂的真谛。

真实情况是,为了那一小段铁丝网,日军在此之前已经折腾了大半天,又是放烟幕弹,又是用重炮轰击,可就这样,还是冲不过去,人倒是在地上躺了一堆。

后来调来了工兵,要搞爆破。中国守军来得正好,看这帮爆破手爬过来,一枪一个,予以痛快了结。在这3个死鬼前面,已经有4个被毙,4个受伤,他们也不是跟铁丝网同归于尽的,而是在跑动过程中被打死的。

“英雄”们只是运气不错,大概是有一个炸药包正好扔在了铁丝网附近,引起了爆炸而已。

我就纳闷了,不就是段铁丝网吗,至于弄得这么惊天动地吗?把你们的倭刀抽出来,可着劲砍两下不就得了。

怎么砍铁丝网,连游击队都会,要不要教教你们先?

负责防守庙行前线的,是第88师(俞济时师)。见日军突破了麦家宅阵地,师长俞济时、副师长李延年(均为黄埔1期)立即把预备队拉上去进行反击,同时亲赴一线督战。

战况已进入极其惨烈的阶段。

流传最广的是一名叫万羽的上尉连长,此君很有些侠客风范,大概是拜过师傅的,别人打仗端着枪,他则喜欢操一把剑在阵前横冲直撞。

据说在部队出征前,他还专门请人给自己画了一幅肖像,然后送给妹妹,并对她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话——

“好好收藏这幅肖像吧,因为这很可能将是一幅英雄的遗照!”

兄弟,什么时候不能开玩笑。这要命的当口,你顶得住,别人顶不住啊。

果然,这句话立刻成了他妹妹的催泪弹,当时听了就大哭起来。

此情此景,想来谁都难免内心酸楚,然而剑客毕竟是剑客,史书留下的不是英雄的眼泪,而是他的朗朗笑声(“羽一笑,挥鞭而去”)。

在庙行前沿,万大侠扬眉剑出鞘,手执宝剑,带头发起冲锋,与日军玩起了剑道。

凭着大侠身份,他对面前的小兵理都不理,专捡军官单挑。在砍死2名日军军官狠赚一把后,自己也战死沙场,从而成就了一幅真正的英雄肖像。

包括万羽在内,俞济时师从旅长以下,重伤的重伤,战死的战死,仅营长就牺牲了9个,连排长一家伙倒下去20多个。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该师终于重新夺回麦家宅阵地,稳住了庙行以南的局面。

P19-21

序言

十五年前,在武汉珞珈山。

到处都是樱花,雪白的,粉红的。花衬着人的笑脸,人映着花的颜色。很多人游观,很多人走过,其中也包括我。

是谁种了这些花树?

说出来是很煞风景的事。那是更早的年代,一群来自东瀛岛国的日本人,更确切地说,一群日本军人留下的“纪念”。

十五年后,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论坛上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写抗战会从东北开始。

确实,我们记忆中的抗战,一直都是与卢沟桥的那声枪响牵连在一起的。

于是,我再次想起了珞珈山上盛开的那些樱花。

东北有肥沃的黑土地,他们要把樱花种在黑土地上,接下来,还会继续栽种到北京,到上海,到武汉……

事实就是这么简单,但又不止这么简单。

樱花不美吗?很美,但那不是属于我们的。

在绚烂的樱花树下,他们准备收获我们的果实,然后传播他们的文化。

没有意外的话,我们将世代成为他们的贱民。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那些不甘屈服的东北男人最早做出了反抗。东北军的最高首领张氏父子甚至为此付出了差不多一生的代价,而这一切,就是为了四个字:抗日御侮。

从第一个提着枪的日本人踏上中国领土起,从第一个跃身而起进行反抗的中国人起,抗战就已经开始了。

我期望这个时间点能被大家记住,尽管这可能只是我个人的“历史观”,尽管它可能被正史的轻轻一笑所忽略。

即使再缩短一些,从日本兵在皇姑屯埋下炸药开始,到“七七事变”,此间也已历九年。它的时间范围,仍然超过了我们通常所熟知的“八年抗战”。

事实上,我们的反抗从未完全停止过。

然而国土仍然在一天天沦丧。

为什么当卢沟桥一声枪响时,日军就能直接对北京形成包抄之势?

那是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占领了长城以北!

“今日欲救日本,即不能救中国”。这句“名言”是当年日本人当着面讲出来的。他们一定要灭亡中国,灭亡我们的文化和传统,这才导致了国人忍无可忍,抗战至此全面爆发。

今天,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抗战都有一个基本的看法,即共产党坚持了敌后战场,国民党主持了正面战场,而这个正面战场,也不是发端于卢沟桥,事实上,早在上海淞沪会战、长城抗战时,中日政府军队就已经较量过多次了。

忽然又想起了珞珈山的樱花。

就我所知,现在还有游客穿着和服在花丛中拍照留影。

无论赏花,还是拍照,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问题的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当日本军人在山上栽种樱花时,我们的先辈曾做过怎样的浴血抵抗,中国离被灭亡的命运也仅仅只相差半步之遥。

是为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