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纪实文学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永烈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叶永烈不仅为中国政坛众多高层人物立传,而且也为许多中国科学明星们立传。在本书所写的中国科学明星之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lO位之多。《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中写了苍蝇专家、跳蚤专家、虱子专家、蚊子专家、蜻蜒专家,他们的科学研究鲜为人知。

这本《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科学家的形象与性格,记述了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不仅会给攀登科学高峰的年轻人以精神的鼓励,而且对所有的年轻读者来说是一本励志读物。因为这些中国科学明星的人生历程,就是一本打开的感人肺腑的教科书。

内容推荐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作者叶永烈与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苏步青、淡家桢、陈中伟等院士有着很多交往,其中傅鹰院士还是作者的老师,这报告文学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科学家的形象与性格,记述了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他是出身理工科的一位作家,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创作理论2000多万字的畅销作品。《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中写了苍蝇专家、跳蚤专家、虱子专家、蚊子专家、蜻蜒专家,他们的科学研究鲜为人知。

目录

一生三劫——数学家华罗庚院士

 第一劫:贫病交加,差一点丧生! 

 第二劫:精心臣著,竟付渚东流! 

 第三劫:尤端挨整,昏迷6星期! 

 还有“第四劫”!

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家苏步青院士

 幽默风趣的长者

 出自穷山村的数学家

 “苏步青效应”

 “数学诗人”

千手观音——断手再植专家陈中伟院士

 把断手接上去! 

 新中国培养的新星

 要再接再厉! 

 铭记周总理的叮嘱

中国遗传学泰斗——谈家桢院士

 来到摩尔根身边

 来自北方的“寒流” 

 几经磨难,勇往直前

磊落——化学家傅鹰院士

 敢说真话的人

 异国识知音

 “怪僻”的夫妇

 炮声惊醒了傅鹰

 善意的诤友

 不可误人子弟

 鹰在暴风雨中翱翔

八十春秋赤子路——化学家汪猷院士

 80诞辰收到特殊的礼物

 当年一步步迈向化学殿堂

 取得“真经”之后毅然归国

 在失业困境中盼来东方破晓

 热爱新中国,进而热爱共产党

 “严”字当头,摘取合成胰岛素桂冠

 又为祖国夺得另一项“世界冠军” 

跳蚤专家——记著名蚤类学家李贵真院士

 乡下姑娘

 选定了跳蚤

 踏遍青山捉跳蚤

 跳蚤的“户籍警” 

 跳蚤通信网

 在“牛棚”里不忘研究跳蚤

 “十个指头按不住十个跳蚤”

蚊子权威——访蚊类学家陆宝麟院士

 奇特的“养蚊房” 

 千山万水捕蚊忙

 研究蚊子是为了消灭蚊子

 “社会需要你,你的工作才有意义”

苍蝇专家——访蝇类专家范滋德教授

 在“苍蝇世界”里

 苍蝇“户口簿” 

 “苍蝇画家”

 他的家庭生活

 治学之道

蜻蜒博士——访蜻蜓学家赵修复教授

 小小昆虫迷

 他遇上第一位可敬的老师

 他遇上第二位可敬的老师

 他遇上第三位可敬的老师

 真的成了“蜻蜓博士” 

 希望多出几个“蜻蜓博士” 

真正的“博”士——生物学家杨纪珂教授

 从遗憾到庆幸

 替写文章和夫妇合泽

 “他是我的爱人”

 冶金学一生物学一数学

 捕捉蝴蝶的“特务” 

 通才型科学家

声如千骑疾——咽音专家林俊卿教授

 请先读一下“报刊文摘” 

 多才多艺的他

 作为歌唱家的他

 作为医学博士的他

 作为爱国者的他

饮茶思源——茶叶专家林桂镗教授

 朴实无华的人

 来到“非洲火炉”

 “茶好喝,树难栽”

 “49—60”诞生了

 21把锄头起家

 他

“甜蜜的事业”——访甘蔗专家周可涌教授

 “料蔗如神”

 教授舌战老农

 登报道歉变成登报表扬

 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育蔗又育人

降“龙”记——抢救扬子鳄的科学群英

 美国第三次提出她的访华要求

 “妆未梳成不见客”

 “开国元勋”黄老头子

 三请土专家

 “全天候科学家”

 一篇奇文差一点掀翻养殖场

 “毛遂自荐”者步人研究中心

 盛名之下,不能淡忘昨天

试读章节

第一劫:贫病交加,差一点丧生!

第一次劫难,发生在华罗庚20岁的时候。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附近的一个小县城——金坛。愚昧和迷信统治着这个江南小镇。华罗庚刚生下来,便被装在一个箩筐里,上面又反扣了一个箩筐,说是可以消灾避难。“罗庚”这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然而,老天并设有给华罗庚消灾避难,而是多灾多难!他的父亲靠代人收购蚕茧、土麻之类杂货为生。家境越来越窘。

15岁那年,华罗庚从金坛县初中毕业,到上海中华职业中学念书。由于交不起饭费,他只读了一年,就失学了!那些有钱有势的同学见了华罗庚,不仅不表示同情,反而讥笑他是“鲁蛋”(“穷光蛋”的意思)!

没办法,华罗庚只好在小杂店里充当父亲的助手,帮助料理店务和记账。

华罗庚并没有灰心。失学了,他就自学——请书本当不会讲话的老师。在念初中的时候,华罗庚就深深爱上了数学。此时,华罗庚好不容易借来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还有一本薄薄的、只有56页的《微积分》。在他的柜台七。常常一边放着算盘,一边放着数学书籍。由于他的心思用在数学上,有时顾客来买东西,他竟答非所问。于是,大家便称他为“罗呆子”,称他那些深奥难懂的数学为“天书”。

华罗庚差不多每天花10个小时钻研数学。夜里,小店关门了,华罗庚在油灯下,仍如痴如醉般沉溺于数学的迷梦之中,流连忘返,常常自学到深夜。

华罗庚的父亲看不懂那些数学书,不知道儿子为什么会对这些“天书”着迷,便劝他说:

“人生在世,最要紧的问题是吃饭。你应该殷勤招呼顾客,多做些买卖,不要死钻书本。”

华罗庚依然迷恋“天书”。父亲生气了。要把“天书”烧掉,母亲护着他,夺下了他父亲手中的“天书”,还给华罗庚。

后来,父亲终于被儿子勤奋学习的精神感动了,也就不再阻止他看“天书”了。

华罗庚念初中时,有个老师叫王维克,曾在法国巴黎大学留学,是个很有学问的教育家、翻译家,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名著《神曲》的译者。王维克很喜欢聪明好学的华罗庚。当时,王维克当上了金坛县初中校长,就让华罗庚到学校里工作——会计兼事务。这一年,华罗庚18岁。

华罗庚曾这样回忆当时的生活:“除了学校里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母亲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好小店的账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

由于有了正式的工作,华罗庚能够自立了。18岁这一年,她结婚了。妻子叫吴小元,是一个清秀而贤惠的妇女。

不久,华罗庚借到一本名叫《学艺》的杂志.在第7卷IO号上刊载了苏家驹教授的《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一文。华罗庚看着,发觉教授的论文居然写错了!

华罗庚问王维克:“我能不能写文章,批评苏教授的错误?”

王维克答道:“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会有错误!”

华罗庚——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9岁的青年,竟然写出了批评大学数学教授的文章——《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王维克不懂数学,仅帮他做了些文字上的修改。华罗庚把论文投寄给上海《科学》杂志。

疾病与贫穷是一对双生子。瘟疫,在金坛流行。华罗庚20岁的时候,不幸染上了伤寒,病得昏昏沉沉。他父亲在40岁才得子,对华罗庚的病尤为焦急。他的母亲以及过门不久的妻子也心急如焚。父母为他求神拜佛,华罗庚高烧依旧不退。父亲变卖家产,请来苏州老中医。医生看完病,说道:“他想吃什么,就给他吃什么吧,他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听了医生的话,全家潸然泪下!

华罗庚的生命力是顽强的。渐渐地,他终于退烧了。不过.他的左手小指渐渐发肿,左臂疼痛。后来,他的左腿也疼起来,左边半个身子发疼,疼得不能动。他在病床上整整躺了半年!

当华罗庚终于下床的时候。发觉左腿不听使唤。原来,他的左腿大腿骨弯曲变形,从此落了个终身残疾!这对于华罗庚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的母亲,在这一年离开了人世。

不过,也就在这一年,他平生第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第15卷第2期上登出来了。尽管病后身体虚弱,华罗庚却又拿起笔演算,向数学高峰挺进。

王维克见华罗庚家里很穷,腿叉坏了,很同情,就让他回到金坛县初中。由于华罗庚行动不便,不能再当庶务员,王维克就让他教补习班,当教员。

华罗庚教了一年书,尽管教得不错,风言风语却向他袭来:“哼,一个初中毕业生,怎么有资格教初中?”

于是,有人向上面告王维克的状,说他“任用不合格教员华罗庚”。

王维克一气之下,辞掉了校长职务,到湖南大学任教。

华罗庚面临失业的危险。所幸继任的校长韩大授,对华罗庚也很同情,把他留下来当会计,不再教书。这样,风波总算平息了,华罗庚只好每天忙于冗杂的事务。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华罗庚连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

华罗庚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引起了熊庆来教授的注意。

熊庆来,中国数学界的老前辈,曾留学法国,自1926年起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1930年,他成为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熊庆来细读了华罗庚的论文。这篇论文先说“五次方程式”经阿贝尔、格罗斯等人证明,不能用代数解法;然后说,苏家驹教授却在论文中认为可以用代数解法,“罗欣读之而研究”,“对此欣赏异常,如果能成立则于算学史中亦可占一席地也”;接着,指出了苏家驹的错误,陈述了“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最后,作者自称“安敢自秘.特公之于世,尚祈示正焉”。

序言

我不仅为中国政坛众多高层人物立传,而且也为许多中国科学明星们立传。在本书所写的中国科学明星之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10位之多。

我与科学界有许多的交往,是因为我曾经担任上海市科协常委、中国科协委员。我与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苏步青、谈家桢、陈中伟等院士有着多次直接的接触、交谈,以第一手的材料为他们写作报告文学。其中傅鹰院士还是我的老师,曾经上了一年课,所以非常熟悉。

本书中写了苍蝇专家、跳蚤专家、虱子专家、蚊子专家、蜻蜒专家,他们的科学研究鲜为人知。我是很偶然在上海采访了苍蝇专家范滋德教授,他介绍我结识了远在贵阳的跳蚤专家李贵真院士,而她的丈夫金大雄教授则是虱子专家。经他们介绍.我在北京采访了蚊子专家陆宝麟院士,在福州采访了蜻蜒专家赵修复教授。

由于本人另外撰写了《钱学森>一书,故本书中没有收入对钱学森的介绍。

这本《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不仅会给攀登科学高峰的年轻人以精神的鼓励,而且对所有的年轻读者来说是一本励志读物。因为这些中国科学明星的人生历程,就是一本打开的感人肺腑的教科书。

2010年是华罗庚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2011年是钱学森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在此对贡献卓越中国的科学先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叶永烈

2010年6月1日于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