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创建300多年来,为美国以及世界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学者。迄今为止,有8位美国总统出自哈佛,他们是:约翰·亚当斯、约翰·昆西·亚当斯、拉瑟福德·海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乔治·沃克·布什和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哈佛出身的著名人文学家、作家、历史学家有:亨利·亚当斯、约翰·帕索斯、拉多夫·爱默生、亨利·梭罗、亨利·詹姆斯;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新闻记者沃特·李普曼和约瑟夫·艾尔索普等;著名科学家有:天文学家本杰明·皮尔斯、化学家西奥多·理查兹、地质学家纳萨尼尔·谢勒……
《哈佛心理学全书》没有把视角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而是扩大到了探索和研究哈佛理念,甚至美国精神、美国梦的精髓;它坚持通俗性和实用性的基本原则,以贴近生活、便于借鉴为鲜明特色,关注的是一些你马上可以用在生活中、事业上,发展与完善自我和获得幸福人生的基本原则和简明方法。
《哈佛心理学全书》不是一本详述高深理论的学术专著。也不是涵盖大量专业词汇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的教科书;它没有把视角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而是扩大到了探索和研究哈佛理念,甚至美国精神、美国梦的精髓。它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把握人生,获得轻松幸福生活的最实用的指南。
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长达20年(1933~1953)之久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培养的一代一代人的质量。”每年都有无数的申请信从世界各地飞到哈佛大学。无论身在何处的申请者。都感受到哈佛精神的吸引和召唤。而正是哈佛把他们中的幸运者造就成社会的精英。他们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的大量精神和物质财富,为整个人类社会所共享。
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建议每个人都应了解心理学基础,因为“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地陈述了”。心理学常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了解的基本知识,对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活动对肌体的影响等方面的了解。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掘,人际关系的和谐,工作态度的调整,身心健康的维护。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定要努力克服不适当的虚荣心理
41岁的内森和38岁的丽贝卡约会两个月了,这一天,他们第一次和另外的一对夫妇一起吃饭。在晚餐时的交谈中,内森被丽贝卡讲的有关她自己的事情震惊了,她喋喋不休地说她的食欲减退,以及她的前任男友吸毒的问题等等。内森认为这些事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他就设法改变了交谈的主题。丽贝卡却认为没必要隐藏什么,她不介意让人知道这些事情,她甚至希望因此引起别人的关注。
虚荣心强的人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意识,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感情夸张,好胜心也很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意志不坚定,常把希望寄托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
这类人积极地追求名誉和威信,有时会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轻率地做出举动。他们总是竭尽全力让别人注意自己,总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人们的焦点,成为被认可被接受的对象。因此,他同时也对别人有很大兴趣,因为他要建立自己的形象就必须先知道别人在干什么,别人想什么。他们的社交比较广泛,尤其喜欢与名人交往,以此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不过他们与别人的交往一般不是那种感情上的交往和心灵的沟通,而是他想表现自己而采取的一种方式。
他们看问题很少考虑对方的立场,只要符合自己心意的,就想当然地认为也一定符合别人的心意。他们的虚荣心一般较强,很注意面子。他们尽力证明自己高于一般人,向人们展示他们的“优势”,尽管这需要一定的付出作为代价,但他们认为这些代价都很值得。这种人喜欢逃离现实、到一种理想主义的境界里自由飞翔。
一切有成就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或多或少带有好强型性格倾向。从广义上讲,好强是人生立世之本。真正的展示教养与才华的自我表现绝对无可厚非;然而刻意地自我表现却是最愚蠢的。
在生活中,如果你不善于“显示自我”,就可能会变得默默无闻。适度表现自己,勇于推销自我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把握住分寸,千万不要过于虚荣,时时、处处都想“出风头”,就容易摔跤。
一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指出,为了克服不适当的虚荣心理,一个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努力: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崇高,对低级庸俗的事物就越不会倾注心思。历史上许多伟人往往不很看重荣誉本身。
居里夫人一生躲着别人的赞美,她和丈夫认为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和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爱因斯坦称赞说:“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腐蚀的人。”
(2)学会正确认识自我
许多人在与周围各种各样的人的接触中,去注意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去想象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并以此作为一种客观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去,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我形象,达到自我认识,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的形象的建立和认识,常常在与他人的接触、想象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和评价中形成。这种自我认识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深入认识自己,然而由于缺乏主见和过于依附他人的观点,有时容易无所适从,反而模糊自己对自己的准确认识,或自卑自贬或盲目乐观。这样极易产生虚荣心理。因此,一个人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自我观察法是认识自我、剖析自我的最好方法,通过自我体验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承认自己的能力,坦白自己有不能干的方面。许多虚荣的做法就能避免。只有充分认识自我能力及自身状况后,才能极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合理、更加适应外界环境和社会要求,克服虚荣心理,正确解决荣与辱这一人生课题,促进身心健康。
(3)追求真实的荣誉
社会上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皆是劳动的创造,这个道理是很浅显的。因此,我们不应希望什么不经过努力就可以得到财富和荣誉。一切虚假的荣耀都违背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因而没有生存基础,不但最终会丧失,而且自己也要受到惩罚。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得到的荣誉。才是真实可靠的。
(4)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即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人活在世界上要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心理的需要。每个人都应十分珍惜和爱护自己及他人的荣誉与地位。但是,如果过分地追求荣誉显摆自己,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挤压,从而走上扭曲的道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
“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个人必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挫折中悟出真谛,这样才能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从而消除虚荣心。
(5)把握好与人攀比的尺度
攀比是人们常有的心理,但要把握好攀比的方向、范围与程度:从方向上讲,要多立足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个人价值的比较,如比一比个人在社会中的贡献和功德,而不是只看到个人工资收入、待遇的高低;从范围上讲,要立足于健康而不是病态的比较,如在工作中应比实绩、比效率、比进步,而不是贪图虚名,嫉妒他人,表现自己;从程度上讲,要从个人的实力上把握好比较的分寸,能力一般的就不能与能力强的相比较。
(6)正确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虚荣心与自尊心是联系的,自尊心又和周围的舆论密切相关。别人的议论、他人的优越条件,都不应当是影响自己进步的外因,决定需要的是自己的努力。一个人只有追求自信和自强。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P10-12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是我们的最高需要。”他将人的基本需要按顺序分为五大类:生理需要——食物、睡眠、性生活等;安全需要——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归属和爱的需要——涉及给予爱和接受爱;尊重的需要——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促使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则说:“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他提倡尊重人的客观权利,培养人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强调入的自我发展。
在生活中,又有谁不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充分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幸福呢?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理想,就需要得到正确的指引,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有个主教临终前躺在床上,对他的妻子反省说:“年轻时我决心改造这个世界,我到过各个地方,向人们讲述如何生活和应该做什么的道理。但是,看来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没人听我说什么。于是,我决定先改变我的家人,但是使我迷茫的是,甚至是我的家人对我的话也不理会,他们也没有发生任何我所希求的变化。可是到了现在,我生命的最后几年,我才认识到,我真正能够影响到的唯一的人就是我自己。如果我想改变这个世界,我应该从改变自我开始。”
卡尔·罗杰斯指出,当代世界是一个加速变化、充满矛盾和危机四伏的世界,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个性完整(即机能健全)的人。这既是个体生活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人的行为,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本人情感、意愿所做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
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建议每个人都应了解基础心理学,因为“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地陈述了”。心理学常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了解的基本知识,对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活动对肌体的影响等方面的了解,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工作态度的调整,身心健康的维护,生活质量的提高,个人潜能的发掘。
既然要学习心理学知识,当然最好是选择其中的顶尖智慧。毫无疑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思想和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是影响最广泛的,也是最值得研究和学习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医学院;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研究成就卓著,以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为首的一批卓有成就的学者、专家,经过认真研究,发现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以及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还因为——建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也是美国和世界最负盛誉的名牌大学之一。300多年来,哈佛大学为美国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学者。迄今为止,有8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美国500家大财团中2/3的决策经理们,都是从这里走出……在这里毕业的杰克·韦尔奇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CE0;从这里退学的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哈佛心理学全书》不是一本尽讲些高深系统理论的学术专著,也不是涵盖大量专业词汇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的教科书;它没有把视角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而是扩大到了探索和研究哈佛理念,甚至美国精神、美国梦的精髓;它坚持通俗性和实用性的基本原则,以贴近生活、便于借鉴为鲜明特色,关注的是一些你马上可以用在生活中、事业上,发展与完善自我和获得幸福人生的基本原则和简明方法。它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把握人生,获得轻松幸福生活的最实用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