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转型(中国法学研究十年)》分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理论法学新动向两大部分,收录有“中国农村市民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民间规范与人权保障”,“以人为本的法律内涵”等文章。本书由李宏弢编审。
第一编 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根本法、市民法、公民法和社会法——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中的法体系初探
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话语转换及其对法治进程的影响
中国农村市民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论“有限度”的法律发展观——以中国转型期非现实性社会冲突为分析对象
民间规范与人权保障
非政府组织中的公民参与
公民社会与社会转型中法治秩序的构建——以公民责任意识为视角
权力缺席与权力失约——当代中国的公法漏洞及其救济
宪政中国战略标志论——宪法思维基本问题研究
宪政的法哲学分析
平等概念的法理思考
制定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程序法典——当前行政程序和行政程序法研究述评
透视中国的行政审判体制:问题与改革
行政的“疆域”与行政法的功能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以中央与地方的监管分权为考察
社会优位下的权利本位
我国刑事立法领域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探讨
论控辩平等之理论基础
第二编 理论法学新动向
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笔谈)
以人为本的法律内涵
以人为本的制度操练
以人为本与立法的民众参与
现代行政法目的的新阐释——基于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
司法以人为本的几个问题
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及其方法论反思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个契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法学思考
法制下法治与法治下法制
探寻中国法律传统语境下“法治”的意义
博弈·平衡·控制——中国传统法和谐价值解读
法律方法的概念及其意义
“方法”称谓之争抑或法律观之争——一场正在兴起的有关捍卫司法领域法律自足性的争论
法律方法的普遍智力品格及其限度——从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称谓争论谈起
规则的普遍性与类比推理
三段论推理在法律论证中的运用
法律解释中的数学思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