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黎巴嫩)纪·哈·纪伯伦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纪伯伦是“旅美派”作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旅美文学的旗手和灵魂”。他的作品独具风韵。他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语词清新、奇异、俏丽,色彩斑斓夺目;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像力无比丰富;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天启预言式语句,还有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被世人誉之为“纪伯伦风格”。本书收录了他的散文诗作品。

内容推荐

纪伯伦是“旅美派”作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旅美文学的旗手和灵魂”。纪伯伦生前道路坎坷,境遇艰辛,但其身后所获得的评价之高令许多大家难望其项背。1983年,纪伯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之一(其余六位是瓦格纳、司汤达、马克思、欧勒、卡夫卡和马丁·路德)。

纪伯伦的散文诗代表作《先知》出版后,大受欢迎,引起文坛轰动,被称为“小圣经”。据统计,它已被译成五十六种文字,发行量超过上千万册。在中国,纪伯伦的作品成为仅次于《一千零一夜》的第二大阿拉伯文学畅销书,在大中学生和高级知识分子中拥有众多读者。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这样评价纪伯伦:“你是最早从东方吹来的风暴,横扫了西方,但它带给我们海岸的全是鲜花。”

《芝加哥晚邮报》评论道:“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先知》的二十八篇形成了一本小圣经,让那些对于接受真理有所准备的人去阅读和爱慕。”

冰心先生也说:“纪伯伦的《先知》中所谈的许多事,用的是诗一般的比喻反复的词句,却讲了很平易人情的道理。尤其是谈婚姻、谈孩子等篇,境界高超,目光远大,很值得年轻的读者仔细寻味的。”

目录

纪伯伦生平及其著作

泪与笑

泪与笑

爱的生命

一个传说

在死人城

诗人的死是生

美人鱼

灵魂

笑与泪

火书

废墟之间

梦幻

昔与今

灵魂啊,求你怜悯

寡母与孤儿

世代与民族

美神宝座前

睿智来访

一位朋友的轶事

现实与幻想之间

致我的穷朋友

田野上的哭声

茅屋与宫殿

两个婴儿

旅美派诗人

在日光下

展望未来

幻想女王

致非难者

爱情秘语

罪犯

情侣

幸福之家

过去的城

相会

胸中的隐秘

盲目的力量

两种死

在岁月游戏场上

我的朋友

情话

垭畜生

和平

诗人

我的生日

孩童耶稣

灵魂谈心

风啊

情郎归来

死之美

组歌

花之歌

人之歌

诗人之声

结束语

暴风集

掘墓人

奴隶主义

被囚禁的君王

十字架上的耶稣

庙门上

夜啊

神女

自尽之前

同胞们

我们与你们

神子与猴孙

黑夜与黎明之间

麻醉药与手术刀

金玉其外

梦景

黑夜里

龋齿

节日的夜

巨人

亲人之死

民族与民族性

自知之明

暴风

魔鬼

苏尔班

诗人巴勒贝克

口蜜腹剑

披风后面

雄心壮志紫罗兰

诗人

言语与夸夸其谈者

珍趣篇

外壳与内核

硕果压魂

一捧岸沙

雾中之船

七个阶段

灵魂告诫我

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我有我的黎巴嫩

你们有你们的思想,我有我的思想

你们有你们的语言,我有我的语言

大地

昨天·今天·明天

完美

独立与红毡帽

致大地

更大的海洋

史上无此年

伊本·西那及其长诗

安萨里

乔治·泽丹

阿拉伯语的前途

伊本·法里德

新时代

寂寞与孤单

有高柱的依赖姆人

无声的忧愁

施舍

友谊

坟墓诉苦

格言与忠告

先知

船的到来

论爱

论婚姻

论孩子

论施舍

论饮食

论劳作

论悲欢

论房舍

论衣服

论买卖

论罪与罚

论法律

论自由

论理智与热情

论痛苦

论自知

论传授

论友谊

论说话

论时间

论善与恶

论祈祷

论逸乐

论美

论宗教

论死亡

道别

先知花园

先知花园

先行者

你是你的灵魂的先行者

小丑

爱情

出家的国王

恶有恶报

狮子的女儿

圣徒

饕餮

大自身

战争与弱小民族

批评者们

四诗人

风向标

国王

我的信仰之鸟

分歧

全知与半解

白纸

学者与诗人

价值

另有大海

忏悔

临终者与兀鹫

我的孤独之外

最后的醒悟

疯子

我怎样成了疯子

上帝

喂,我的朋友

稻草人

相伴梦游

两个修道士

聪明的狗

有求必应

七个自身

公正

狐狸

聪明的国王

宏愿

新乐趣

另一种语言

石榴

两只笼子

三只蚂蚁

掘墓人

神庙台阶上

圣城

善神与恶神

败中有胜

夜神与疯子

面孔

被钉在十字架上

天文学家

最大的渴望

小草与秋叶

眼睛

两个学者

当我的忧愁诞生时

当我的欢乐诞生时

完美世界

流浪者

流浪者

衣服

兀鹰与云雀

情歌

泪与笑

集市上

两位储妃

电 闪

修士和禽兽

先知和少年

珍珠

肉体与灵魂

国王

沙滩上

三件礼物

和平与战争

舞女

两个守护神

雕像

交换

爱与增

疯子

青蛙

法律与立法

哲学家与鞋匠

建桥者

扎德的土地

金腰带

红土

圆月

出家的先知

陈年佳酿

两首长诗

罗丝太太

鼠与猫

诅咒

石榴

一神与多神

如此聋妻

探寻

权杖

鲸鱼与蝴蝶

和平感染

树影

古稀之年

寻找上帝

大河

两个猎人

另一个流浪汉

沙与沫

沙与沫

音乐短篇

音乐

纳哈万德

伊斯法罕

萨巴

莱斯德

人之子耶稣

西庇太之子雅各谈耶稣

玛利亚之母亚拿谈耶稣

以“苏尔演说家”而知名的亚萨谈耶稣的演说

抹大拉的玛利亚谈第一次见耶稣

希腊药剂师腓利门谈大医师耶稣

被称为彼得的西门说当他兄弟俩被召唤跟从耶稣时

大祭司该亚法谈耶稣正法

希律王管家之妻约亚拿谈耶稣

迦拿新娘拉芙卡谈耶稣

大马士革的波斯哲人谈古今神灵

耶稣的门徒大卫谈务实的耶稣

路加谈耶稣论伪君子

马太谈耶稣山顶论道

西庇太之子约翰谈耶稣的各种名字

迦百农的年轻祭司谈魔术师耶稣

拿撒勒邻居,一利末富翁谈出色木匠耶稣

南黎巴嫩一牧羊人讲的一则寓言

施洗约翰在牢中与一门徒谈话

亚利马太人约瑟谈耶稣的首要目的

拿坦业说耶稣并不温和

安提阿人伯赛谈泰图的扫罗

萨露美对女友说一个未实现的愿望

女门徒拉希勒说耶稣是幻象与人

贝恩隆的革流巴谈法律与先知

加大拉的乃缦谈司提反之死

多马谈先人的疑问

逻辑学家埃尔马丹谈叛逆者耶稣

一位玛利亚谈耶稣的悲伤与微笑

希腊诗人罗曼努斯谈诗人耶稣

门徒利末谈那些试图刁难耶稣的人

加利利的一位寡妇谈耶稣的冷酷

耶稣之弟犹大谈施洗约翰之死

从沙漠来的一个人谈银钱兑换商

彼得谈耶稣追随者的明天

巴比伦天文学家迈拉赫谈耶稣的奇迹

一位哲学家谈惊异与美

拿撒勒老翁奥鲁亚说耶稣是个陌生人

公会中最年轻的长老、诗人尼哥底母谈傻子和伪造者

亚利马太人约瑟谈流淌在耶稣心中的两条河

贝鲁特的乔治谈陌生人

抹大拉的玛利亚谈耶稣

拿撒勒人约坦对一罗马人谈生活与生存

杰里科的伊福拉姆谈另一场婚礼

苏尔商人巴卡谈买卖

赛达女大祭司福米雅的召唤

文士本亚明谈“让死人埋葬死人吧”

撒该谈耶稣的命运

约拿单在睡莲间

伯赛大姑娘哈娜谈她的姑姑

耶路撒冷律师穆奈西谈耶稣及其手势

该撒利亚的耶福塔——厌恶耶稣的人

已入暮年的得意门徒约翰谈太初之道——耶稣

庞贝人曼努斯与一希腊人谈闪族人的神

本丢·彼拉多谈东方的宗教仪式与教派

巴多罗买在以弗所谈奴隶和弃儿

马太谈站在监牢墙下的耶稣

安得烈谈淫妇

一个财主谈财产

拔摩岛上的约翰谈仁慈的耶稣

彼得谈邻居

耶路撒冷一鞋匠谈一位中立者的看法

玛利亚的邻居拿撒勒的苏珊娜谈耶稣的童年和青年时代

诨号尤斯图的约瑟谈跋涉者耶稣

腓力说“耶稣死时,人都死了”

叶穆尼的白巴拉谈耐心竭尽时的耶稣

彼拉多之妻与罗马妇人的谈话

耶路撒冷城外一男子谈犹大

被称作疯子的希腊牧羊老人萨基斯谈耶稣与潘

祭司长亚那谈暴徒耶稣

玛利亚的女邻居的一曲哀歌

旅馆胖老板阿哈兹谈逾越节前夕的晚餐

巴拉巴谈耶稣临终的话

罗马卫队长克鲁迪尤斯谈坚忍的耶稣

雅各谈最后的晚餐

吉利奈人西门——替耶稣背十字架的人

犹大之母西博利亚谈儿子犹大

比布洛斯一妇女的一曲挽歌

抹大拉的玛利亚三十年后谈灵魂复活

黎巴嫩一男子耶稣殉难十九个世纪后抒怀

大地之神

大地之神

试读章节

昔与今

一位富翁漫步在自己公馆的花园里,愁闷一直紧跟着他的脚步,忧虑在他的头上打转,就像苍鹰在死神击中的死尸上空盘旋。富翁终于走到了湖边;那是一个人工湖,周边有用大理石雕成的围栏。他坐在那里,时而望望从禽兽雕像口中喷涌出来的水,那水酷似从情人脑海里涌出的思潮;时而瞧瞧他那坐落在山丘上的宫殿,那宫殿很像美人痣镶在少女的腮边上。

富翁坐着,思绪联翩,往昔写下的关于他的生活的故事,一页一页地展现在他的眼前。他开始读着,禁不住泪水簌簌下落,模糊了双眼,看不到那人工湖水面;悲伤之情将神编织的往日画面重现于他的心问,止不住怨言脱口而出。他说:

“往昔,我曾在葱绿的山冈间牧羊,高高兴兴地生活,吹起我的芦笛,表达我的由衷欢乐。如今,我竟成了贪欲的俘虏,钱财把我引向钱财,钱财又把我引人醉生梦死,醉生梦死将把我带入不幸境地。往昔,我像鸟儿一样鸣啭歌唱,像蝴蝶一样款款飞舞。微风踏草头的脚步并不比我踏田野的脚步更轻。看啊,如今我却成了社会习俗的囚徒:靠穿着矫揉造作,不时出入筵席;一切工作全为了讨好人类及其法规。我本期望我为享受人问快乐而生;然而今天,我发现自己为金钱所累,步上了一条痛苦之路,就像背驮黄金的骆驼,黄金将要置骆驼于死地。宽广的平原在哪里?唱歌的小溪何在?清新的空气在哪里?大自然的高贵何在?我的心神又在何方?我已失去了这一切,留给我的只有黄金;我喜欢黄金,而黄金却嘲笑、蔑视我。我的奴仆多了,而我的欢悦少了;我的宫殿高耸,却毁灭了我的快乐。往昔,我与游牧民的女儿同行,纯美贞操伴着我们,纯真爱情是我们的挚友,皎洁月光为我们照明;如今,我却身陷在那么一帮女人当中:一个个伸长脖子,挤眉弄眼,借金链、饰带换取艳美,见镯子、戒指便出让皮肉。往昔,我与青年们像一群羚羊活跃在林间,一道歌唱,共享田野之乐;如今,我在众人之间,就像猛禽爪中的羔羊,走在街上被人们用讨厌的眼光盯视,被人们的嫉妒手指指点,到游览地看见的尽是高昂的头和冷酷的脸。往昔,上天赋予我勃勃生气,饱尝大自然之美;如今,这两项天福在我已完全被剥夺。往昔,我是个饱享幸福的富翁;如今,我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往昔,我与我的羊,就像仁慈的国王与其臣民;如今,我与我的金山,就像低贱的奴隶站在主人面前……我没有想到金钱会遮蔽我的心眼,将我的心灵引向愚昧深渊;我也不知道被人们视为荣誉的东西,却像地狱之火一样灼烧人心……”

富翁原地站起身来,缓步向自己的宫殿走去,不住地叹息道:“莫非这就是钱财?难道这就是神,我已成了它的祭司?莫非它就是我们用生命买来的,却不能用它换回一丝生命?我付出一堪他尔黄金,谁能卖给我一美好想法?谁能用一把珠宝换得一分钟爱情?谁能拿走我的金库,仅仅给我一只能看到美的眼睛?”

富翁来到殿门前,就像耶利米望耶路撒冷城那样,朝城市望了一眼,并用手向城市指了一下,仿佛在向城市表示哀悼之意,并高声说道:“人们啊,你们走在黑暗中,坐在死神阴影下,紧迫困苦,胡乱断案,倾吐蠢言,只吃芒刺,却把果和花丢进深渊……如此行动,会延续到何年何月?你们走崎岖小道,栖身废墟之间,抛弃生命乐园,如此生活,将继续到何日何年?绫罗绸缎锦衣已为你们做好,你们为什么却要穿破衣烂衫?人们啊,智慧之灯行将熄灭,快给它添些油吧!流浪汉要破坏你们的葡萄园,快起来保卫它吧!盗贼偷了你们的舒适库房,你们要当心呀!”

就在那时,一个穷人站在了富翁的面前,伸手向他讨钱。富翁望着穷人,颤抖的双唇合起,紧皱的面容舒展开来,双目间闪出温和的光芒。他在湖边痛惜的往昔已经走来向他问安。于是,他走近乞丐,亲切、平等地吻了吻他,并将一把黄金递到穷人手里,怜悯之情充满话语间,说:“兄弟,你现在拿着这些金子,明天和你的伙伴一道来,把你们的钱财都拿回去吧!”穷人就像凋零的花儿雨后重新鲜灵起来,微微一笑,快步离去。

富翁进到殿堂,说道:“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的,钱财也不例外,因为它能教人警句格言:钱财如同风琴,不善弹奏者只能听到不悦耳的噪音;钱财又像爱情,令吝啬鬼死亡,让慷慨者永生。”

P33-35

序言

东方出了个纪伯伦(1883.1.6-1931.4.10),真是东方人的骄傲。

半个多世纪前,我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偶尔听到家兄提到我国的一位空气动力学家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东方人是碳水化合物,西方人也是碳水化合物,东方人为什么就不如西方人!就是这位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子,完成学业之后,他的西方导师对他说:“你已经超过了我。”不久,他冲破重重险阻回到了祖国,后来成为新中国两弹一星、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当许多人物的塑像矗立在高高的底座上时,他示意他的塑像不要底座,谓之“脚踏实地”,果然见他的双脚站立在草坪中。他,就是钱学森先生。50年前,听到钱学森先生的那句话,曾使我这个中学生热血沸腾,幻想联翩,周身充满上进动力;50多年后,看到钱先生“脚踏实地”的塑像,激动之情仍不减当年。

东方纪伯伦的作品轰动了美国和整个西方乃至全世界,提前为钱学森先生的“碳水化合物”之说做了恰当注脚。纪伯伦早就借隐士优素福·法赫里之口说过:“西方人并不比东方人高贵,东方人也不比西方人低贱。”(《暴风集·暴风》)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东方人不比西方人差!

纪伯伦是“旅美派”作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旅美文学的旗手和灵魂”。纪伯伦又是一位成功的画家。纪伯伦祖籍大马士革。先祖迁往巴勒贝克,后来他的祖父优素福·纪伯伦迁到黎巴嫩北部的卜舍里村,1883年纪伯伦就出生在这里。1894年,母亲带着他和三个孩子逃难到美国。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同时也实现自己童年时代梦想,纪伯伦于1898年回到黎巴嫩,进入著名的“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4年。1908年得波士顿一所女子学校校长玛丽·哈斯凯勒鼓舞和资助前往巴黎,入美术学校,受教于世界艺术大师罗丹。罗丹十分欣赏纪伯伦的才华,誉之为“20世纪的威廉·布莱克”。以优异成绩获美术学校毕业文凭。后去美国,定居纽约。旅美叙利亚作家成立“笔会”,一致选举纪伯伦为会长。纪伯伦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同时也很重视绘画。他的画被法国国际美术馆收藏,本人还被选为英国美术家协会“荣誉会员”。

纪伯伦生前道路坎坷,境遇艰辛,患有多种疾病,逝世于纽约,年仅48岁。所幸身后世人给予他和他的作品评价之高却是许多大家难望其项背的。1983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之一,其余的六位是瓦格纳、司汤达、马克思、欧勒、卡夫卡和马丁·路德。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这样评价纪伯伦:“你是最早从东方吹来的风暴,横扫了西方,但它带给我们海岸的全是鲜花。”

美国女诗人基卜丽娅说:“纪伯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极度真诚……和他对人类的信念。”

《芝加哥晚邮报》评论道:“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此书(《先知》)的二十八篇形成了一本小圣经,让那些对于接受真理有所准备的人去阅读和爱慕。”

法国文学评论家加鲁金则说:“这(《先知》法文译本)是数百年来东方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约旦著名作家伊萨·纳欧里说:“诗人纪伯伦是阿拉伯文学生命中的第一缕,他使阿拉伯文学得以在不朽的世界文学的土壤中深深扎根,是阿拉伯从事笔耕的人中产生出的一位东方和西方都为之骄傲的、不朽的、世界性的作家。”

冰心先生译完《先知》后写道:“纪伯伦的《先知》中所谈的许多事,用的是诗一般的比喻反复的词句,却讲了很平易入情的道理。尤其是谈婚姻、谈孩子等篇,境界高超,目光远大,很值得年轻的读者仔细寻味的。”

纪伯伦在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上不落窠臼,开一代文坛新风。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散文诗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仅当时的“旅美派”作家中无人能比,就是当今阿拉伯文坛上也很少有入堪与之相提并论。他不仅在用母语阿拉伯文创作上取得了可观的成就,还用英文写下了数部传世佳作,轰动了美国,誉满世界。他虽不曾得过什么奖,但他在世界文坛上的一席之地却是无可争议。他用英文发表的散文诗代表作《先知》出版后,大受读者欢迎,引起文坛轰动,被称为“小圣经”。据统计,它已被译成五十六种文字,发行量超过七百万册。在中国,纪伯伦的作品成为仅次于《一千零一夜》的第二大阿拉伯文学畅销书,在大中学生和高级知识分子中拥有众多读者。

《先知》是纪伯伦的散文诗代表作。纪伯伦说,《先知》“是我思考了一千年的书”,“在来年,我将发表两部作品:一部诗集,一部寓言集。之后,我将专心写《先知》,我已有用阿拉伯文写的草稿,写作时我不过十六岁……在这部书里,记录下了我内心的暗在神圣……它深居我的心底,但我却不急于将之呼出……就让它存在那里吧!”(给玛丽·哈斯凯勒的信)“这本书现在充塞了我的生命,我睡觉时梦见它,醒来时想着它,吃喝时仍是它。”(1920年与友人谈话)纪伯伦20岁时,曾在波士顿把《先知》的阿拉伯文草稿读给他的母亲。母亲听后对他说:“孩子,太好了!不过还不到发表的时候。”又过了十年,纪伯伦发表了系列作品之后,用英文写出了这部作品的初稿。1921年春,纪伯伦累倒了,他带着《先知》的初稿去波士顿“疗疾”。他对友人说:“我怎么办呢?难道放弃写作、绘画?丢下《先知》?……它还是一个婴儿,是我的精神至今孕育的最好婴儿。不能丢下,我将做到底,即使我的生命随之结束而结束。”

由此可见纪伯伦是用心血写成《先知》的。

纪伯伦身在西方生活,但他的心却在东方,无时不在关注着自己的祖国和东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之所以为东方人哭泣,因为在疾病面前嬉笑是双料愚昧。”“我之所以为那可爱的国度哀号,因为在失明的受灾者面前歌唱是盲目呆钝。”“东方乃一病夫,遭到种种疾病侵袭,遇重重瘟疫骚扰”,“东方人沉睡在自己那柔软的病榻上”。纪伯伦深刻揭示了遍布东、西方的奴性,指出:“人是生活的奴隶。奴隶主义使得人们白天充满屈辱、卑贱,黑夜饱浸血和泪水。”“奴隶主义是一个永恒的灾难,给人间带来了无数意外和创伤,就像生命、习性的继承一样,父子相传。”(《奴隶主义》)

他深刻地揭示了东方的沉疴之后,主张消灭奴性,恢复人性,做“掘墓人”,埋葬“腐烂发臭的尸首”似的“灵魂”,用“手术刀”切除痈疽,拔掉“龋齿”,做自由人。

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人呢?他指出:“只有当你们的愿望化为自由,而不是你们的羁饰,不再把自由谈论为你们追寻的目标和成就时,你们才能成为自由人。/当你们的白天不无忧虑而过,你们的黑夜不无惆怅而去之时,你便获得了自由。/不如说当忧愁包围你们时,你们却能赤裸裸地毫无拘束地超脱之,你们才真正获得了自由。”(《先知·论自由》)

纪伯伦很快发现了人类自身存在的“无限”即“神性”。他对奴性、人性和神性作了这样的诠释:“你们的神性自我像汪洋大海,永远一尘不染。/又像以太,只助有翼者高飞。/你们的神性自我也像太阳,既不识鼹鼠的路,也不寻觅蛇洞穴。/但是,你们的神性自我并不独自居于你们的实体之中。/你们实体里的,有一大部分是人性的,还有一部分尚未变成人性的。/那只是一个未成形的侏儒,睡梦中在雾霭里行走,寻求自己的觉醒。我现在就谈谈你们的人性吧,只有它才晓得罪与罚,而你们的神性自我和雾霭中行走的侏儒,却全然不知。”(《先知·论罪与罚》)

纪伯伦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是沿着奴性——人性——神性轨迹前进的,只有摆脱奴性,恢复人性,使人性升华,才能最终成为神性的人。他主张人类要做“有翼者高飞”,捕捉“天空中飞行的大自我和真自我”,以期获得神性,成为“神性的人”而永生。纪伯伦还为做神性的人指出了道路,那就是响应“爱”的召唤,并且”还要坚持“美”的追求。

纪伯伦在《先知》这部垂世作品中塑造了一位东方智者的形象,以深邃的哲理散文诗论述了人类自古至今以及未来所面临的爱情、婚姻、衣食、住行、悲欢、苦乐、善恶、劳逸乃至生死等种种实际问题,仿佛那位先知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神性的人”,作者也因此被誉为“超越人类和超越生命的巨人”。黎巴嫩人则自豪地称之为“我们的先知纪伯伦”。《先知》的巨大成功使纪伯伦登上了成就和荣誉的巅峰,令西方人五体投地。《芝加哥邮报》载文评论《先知》:“如果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读了这本书,不能安静地接受一位伟人的哲学,那么,这个男人或女人,就生命和真理而言,确已死亡。”

毫无疑问,纪伯伦的作品为东方乃至全人类的精神文明宝库增添了珍宝。

纪伯伦的作品独具风韵。他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语词清新、奇异、俏丽,色彩斑斓夺目;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象力无比丰富;意境堪称恬淡高逸,超凡脱俗,非同凡响;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天启预言式语句,还有那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被世人誉之为“纪伯伦风格”。在欣赏美妙文字的同时,也会使我们的灵魂得到陶冶、净化和升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