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呢?能不能找到一个内在逻辑一致的视角,既能用以解释中国的经济成就,又能理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诸多令人困惑之处?唐志军编著的《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经济增长--对中国之谜中的若干谜现的解释》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几个突出之“谜”进行解释。
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上许多经济学家和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都把中国的非凡经济表现视为一个“谜”,即中国之“谜”。为解释中国之“谜”,本书着重选取了其中几个突出之“谜”进行解释。具体而言,本书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如下:
一是提出了一个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用以解释中国之“谜”的逻辑框架。
二是分析了在中国生成地方政府竞争之“谜”所需的必要条件:激励和约束地方政府官员的制度安排。
三是分析了地方政府官员的腐败之“谜”: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腐败的影响。
四是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的“招商引资”之“谜”、产业选择之“谜”、就业之“谜”和收入分配之“谜”
五是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之“谜”。
以上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的五个“谜”的研究,构建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用以理解中国之“谜”的整体逻辑体系。相信读者和研究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找到一条新的理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路。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中国的渐进式转型
(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的对外开放
(三)中国的经济上是分权的,而政治上却是集权的
二、文献述评
(一)引子
(二)地方政府竞争的源起
(三)地方政府竞争的形式
(四)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
(五)地方政府竞争的效应分析
(六)地方官员激励与地方政府竞争
(七)对现有文献的一个简单述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主要内容、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重点难点
(四)主要观点
第二章 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之“谜”
——一个逻辑框架
一、引 言
二、地方政府竞争生成中国之“谜”的整体逻辑框架
三、对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之“谜”的一个详细解读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增长共识的达成与改革开放
(二)形成地方政府竞争的条件:激励和约束地方官员的主要制度安排
(三)市场化与地方政府竞争
(四)对外开放与地方政府竞争
(五)地方政府竞争的效应
(六)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就业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七)知识的作用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励和约束地方政府官员的制度安排
一、引 言
二、激励和约束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主要制度安排
(一)财政分权
(二)晋升锦标赛
(三)属地化行政逐级发包制
(四)党政关系和混合型地区结构
(五)非正式制度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官员的腐败
一、引 言
(一)腐败的定义及中国的腐败情况
(二)文献述评
(三)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地方政府竞争与腐败的一个数量模型
(一)假设
(二)对模型的计算和推导
三、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官员腐败的两种影响效应
(一)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官员腐败的抑制效应分析
(二)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官员腐败的促进效应分析
四、引发中国地方政府官员腐败的其他可能原因
(一)地方政府官员偏好的异化
(二)信息的不对称和考核的困难
(三)巨大的自由裁量权和资源支配权
(四)反腐支出的巨大性和反腐预算的有限性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方政府竞争、产业选择、就业和收入分配
一、引 言
(一)地方政府竞争
(二)产业选择
(三)低就业的增长
(四)收入分配
二、理论假说
三、关于“招商引资”大战的数量模型
四、关于产业选择、就业和收人分配的数量模型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方政府竞争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
一、引 言
二、投资冲动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机制
三、实证模型
四、数据及实证结果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实证检验分析
五、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本书的主要结论
(一)关于中国增长之谜的动力源泉的结论
(二)关于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的结论
(三)关于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官员腐败的结论
(四)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选择、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的结论
(五)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二、政策建议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