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旅行家以文本、图片和地图为您带来最精彩的中国台湾旅游信息。由菲尔·麦当劳编著的《中国台湾》分为三大主要部分,以台湾概览开篇。
接下来的是分区介绍的六个章节,每个章节中都有根据作者的兴趣选择的专题介绍。为了便于参考,每个章节还在开头部分列举了本章节的目录。地图则介绍了本章包括的范围,重点强调专题介绍的地方,并标明其他的文化古迹。无论步行还是驾车,都提示了最佳观赏路线,标绘在具体的地图上。专题介绍和旁注则提供有关历史、文化、和当代生活的令人感兴趣的细节。
最后一个部分“旅游智囊”为旅游者列举了最基本的信息,包括行前计划、特殊活动、交通方式实用建议和紧急情况联系方式,另外还提供了根据地区排列的酒店、餐馆、商店和各种娱乐活动的信息。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旅行家丛书——中国台湾》每天都有《国家地理》杂志的旅行家们穿行世界各地,探寻各个旅游景点,深入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人民。有了这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旅行家丛书,您的旅行将会变得无限精彩。本丛书为您呈现以下精彩内容:
最地道的计划行程:为了节省时间和花费,作者为您倾力设计了最佳的旅游路线。
最精彩的完美体验:独特、新鲜又精彩的体验,完美呈现当地历史与文化。
最实用的独家贴士:《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家、作家和探险家以及当地的旅游专家们将和您一起分享他们最中意的热门景点、实用建议以及其他旅游小贴士。
最专业的徒步及自驾游路线:丛书中有大量用不同颜色标示的路线图和遗址平面图,是前往当地探险和体验风土人情的最佳向导。
最不容错过的必游之地:每一章都有作者强力推荐的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随书附有大量精美绝伦的彩色照片、插图和清晰准确的地图,您可以轻松选择、了解各个景点,充分享受旅行的乐趣。
《中国台湾》由菲尔·麦当劳编著。
荷兰人在台湾的初步成功使西班牙人感到嫉妒,他们把这里看做是菲律宾(已于16世纪60年代被他们征服)和日本之间的贸易中转站,他们一直想和日本建立贸易关系。1626年,西班牙从马尼拉派出一支小舰队,在台湾东北部登陆,在基隆和淡水建立了卫戍贸易港。基隆港被称为圣萨尔瓦多堡,淡水港被称为圣多明戈堡。
1630年和1641年,荷兰人两次试图将西班牙人驱赶出去,但都以失败告终。顽强自信的当地高山族人民也成为西班牙人的眼中钉,此时许多西班牙士兵都抵挡不住疾病而死亡。最终,菲律宾岛上的一次具有威胁性的叛乱迫使西班牙召回了四分之三的卫戍点士兵。1642年夏,荷兰人统治了基隆,结束了西班牙人在岛上长达17年的冒险主义。
至1650年,约达300个大陆人和高山族的村子处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统治管辖之下。中国的农民移民被组织为集体,其头领负责维持当地的法律和秩序。开垦的土地面积继续增长,新的农作物如白菜、豌豆、番茄、卡亡果和辣椒也得以引进。
此时,台湾地区已经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最赢利的贸易点。从东南亚通过巴托维亚(印度尼西亚的门户)运来的辣椒、琥珀、木棉和鸦片,从日本运来的白银,中国大陆的丝绸、陶瓷、中草药和黄金等,这些都交换成台湾地区的糖、樟脑、鹿肉和鹿皮。荷兰人请求当地的海盗帮忙以保障他们的商船在海上的安全。偶尔发生的高山族人民和居住在岛上的大陆人的反抗都被迅速而严酷地镇压了。
与此同时,在中国大陆也发生了动乱,北方的满族军队威胁并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大陆人开始越过台湾海峡涌人台湾以躲避战乱。
起初荷兰人很欢迎这些新居民,给他们提供耕牛、种子和农用工具。大陆人开垦出了新的农田,农业持续繁荣,荷兰的地主们从他们勤劳的国佃户上缴的租金和税赋中得到了丰厚的收益。
但是,中国人逐渐对拒绝将他们耕种的土地卖给他们,反而逼迫他们交租金的荷兰人产生不满,他们要求允许他们购买土地,上缴税赋而不是租金。但荷兰人对此置之不理。1652年,荷兰人引入了人头税,使这种状况发展到极端。中国人奋起反抗,但是很快遭到了残酷镇压。多达6000名武器装备不良的农民遭到了屠杀。
国姓爷
在中国大陆,满族人已经建立起了强大的军队,明王朝正在满族人的不断南下中趋于崩溃。满人占领了北京之后,明朝皇室一边向南方撤退,一边抵抗。这些抵抗勇士中的一位就是郑芝龙,他率领一支令人生畏的水师军队。他的一个儿子郑成功,西方人称呼其为“国姓爷”,最终接管了他父亲的军队并立誓以此恢复明朝的统治。
其时,台湾人民不堪荷兰殖民者的重压,不断起义反抗。
1661年,郑成功率数万人,自厦门出发,经澎湖,于台湾禾寮港(今台南境内)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击溃敌人的援兵,迫使荷兰总督投降。1662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将安平定为政府所在地,开始把这个明朝的聚居地改造成为有朝一日能打败满族人的一个基地,而此时满族人已经几乎在全中国建立了统治。但是,郑成功的统治好景不长,在打败荷兰人仅仅几个月之后,38岁的他因病不治而亡。
清王朝的统治
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子承父业,统治了台湾19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当时年仅12岁就登上了王位。两年后的1683年,郑氏的海军在澎湖列岛几乎全军覆没。清政府克取了台湾,并将其变成福建省的一部分。
起初,清王朝一心希望台湾不要成为海盗和反政府武装的乐土。10万大陆人被遣送回大陆,并禁止向这里移民。
其他的大陆人也不允许居住在高山族的领地里,以防他们造反或结成联盟。通婚也被禁止。但是反抗一直没有停止。由于军纪不严、腐败横行以及官吏管理不力,在清王朝统治台湾的212年间,曾爆发了100多次起义。
尽管如此,台湾还是迅速繁荣起来。原来由国家或军队占有的土地落进了私人手里。移民禁令成为一纸空文,大陆人依然大量涌入台湾。樟脑成为一种主要的农作物,甘蔗种植园面积不断扩大,稻田和茶园也大量涌现。
台湾新发现的财富及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也没有逃过外国列强的眼睛。19世纪的英国在1841年占领了香港之后和中国之间的矛盾不断,他们派出战舰到台湾沿海巡逻,故意挑衅清政府。美国的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珀利,在此之前曾经强迫闭关了两个世纪的日本开放贸易,也认识到了台湾的战略地位,也强迫其成为美国的保护领地。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导致了安平、淡水、大沟(高雄)和基隆四个台湾口岸对外贸易的开放。贸易公司很快建立起来,贸易繁荣,移居者的社区也随之兴盛。P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