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中国妈妈,一位生活在北京,一位生活在墨尔本。两位作者的孩子分别是90后和00后。
究竟在中国当妈妈,和在国外当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多不同呢?
《别说你会当妈--中西家庭教子经》由赵婕、陈焱所著,00后’s妈妈必看书!“摇篮网”隆重推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别说你会当妈--中西家庭教子经 |
分类 | |
作者 | 赵婕//陈焱 |
出版社 | 西安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两位中国妈妈,一位生活在北京,一位生活在墨尔本。两位作者的孩子分别是90后和00后。 究竟在中国当妈妈,和在国外当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多不同呢? 《别说你会当妈--中西家庭教子经》由赵婕、陈焱所著,00后’s妈妈必看书!“摇篮网”隆重推荐! 内容推荐 《别说你会当妈--中西家庭教子经》由赵婕、陈焱所著,这是—本中西教育碰撞的书,不同的环境,我们看到不同的母亲以不同的方式对孩子实施教育和保护。 你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孩子的影子,也能找到你自己的影子,你也能窥见一些独特的、温柔的家庭教育智慧。两位作者以女性的角度,阐述生命、生活、爱。 目录 序1:教育是一门自由选择的艺术 序2:你为什么不早一点告诉我? 上篇 1 妈妈是一匹好马 ——你是孩子的家庭教育责任人 2 母爱棉花包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夫妻分歧 3 贤妻良母与弱智妈妈 ——孩子和爸爸不亲怎么办 4 做一个事半功倍懒妈妈 ——在前方等着孩子 5 从父母怀抱到幼儿园 ——如何为孩子一步步的独立做准备 6 四个男孩的游戏 ——孩子要不要听别人的话 7 父母要当好橡皮擦 ——怎么对待孩子的挫折 8 小白兔的秘密财宝 ——孩子落在了全班最后 9 放学后与孩子一起吃薯条 ——当孩子决心让谁都拿他没办法 10 妈妈,我不想说那个“想”字 ——如何保护孩子思想智慧的萌芽 11 不用抓住水管,你不会掉下去的 ——孩子不愿意在家以外的地方上厕所 12 富有的母亲给孩子什么 ——对孩子享受身边世界的能力的影响 13 让阅读成为孩子最好的娱乐 ——他会越来越大,成为孤独的成年人 14 女儿都带着花朵的印记 ——对男孩女孩的情爱教育 15 一位妈妈对女儿的抱怨 ——你希望孩子将来如何待你 16 外婆这样对你说过话吗 ——惩罚教育的利与弊 17 神奇的“大突破” ——如何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18 他骂人没有长眼睛 ——礼貌与教养是他每天生活的通行证 19 让孩子站在自己意志的盘石上 ——嫉妒心会造成两败俱伤 20 一个互相赞美的游戏 ——如何让孩子交朋友 21 能够给予和敢于接纳 ——培养孩子的社交商 22 过年会放鞭炮的树 ——培养孩子的环保观念 23 妈妈,我总是梦见…… ——如何与孩子谈生死问题 24 你会和科学家结婚吗 ——珍惜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交谈 25 关于孩子的未来 ——3~13岁,要能对孩子狠一点 26 我们互相取经,做尽可能好的父母 ——我们做不了完美父母 下篇 1 形散神不散 ——在东西整合中寻找力量 2 学会原谅和忘记,不做心胸狭隘的成年人 ——不想他长大后家庭不和、事业艰难 3 请记住,他不再是你的小婴儿 ——放开手,娇气的孩子变成了独立勇敢的学习者 4 放下准备离家出走的行囊 ——每个女人都可以做个不发脾气的温暖妈妈 5 为远行和生存做准备 ——给孩子强健的身体,勇敢的内心 6 妈妈和你一起去卖巧克力 ——培养孩子参与、贡献、销售、坚韧、责任,平静面对拒绝 7 不来参加生日会的小淳 ——尊重、珍惜朋友,选择、承受代价 8 所有人都会游泳,除了我 ——解决问题的5个步骤,会游泳的秘密 9 在文化惯性里隐忍困惑 ——消费观:教孩子如何挣钱与花钱 10 传递积极能量 ——胆小内向的孩子变成了“话匣子” 11 孩子们,我的另一所大学 ——在小孩子身上看到的生存智慧 12 一份珍贵而脆弱的礼物 ——家有高智商儿童 13 青涩梦境与烟火人生 ——代沟与早恋:14岁的女儿要带男朋友回家 14 祝贺儿子荣升成我家的CIO首席技术官 ——电脑不是洪水猛兽,坦然面对握着鼠标长大的一代 15 不相信他们说的“不行” ——没有钱就不能给你创可贴 16 牙齿仙女 童话世界 ——游戏中的深爱与自信 17 人生就是不断地离开和建设 ——关注孩子情绪也是你给他力量的机会 18 成长在兄弟姐妹之中 ——人际关系的第一训练营 19 相互的镜子 ——孩子唤醒了我们的公民素质 20 习惯比聪明更重要 ——习惯系统、打分系统 21 时间表和时间线 ——3~6个月:建立孩子受用终身的学习习惯 22 用心和技巧去坚持浇灌 ——每个孩子都会爱上学习 23 家里的小超人 ——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24 思考能力 驾车技术 ——让孩子变能干的秘密武器: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25 保持不容跨越的底线 ——自由与自我责任间的平衡 后记1:感谢我们的孩子 后记2:分享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勇气 试读章节 早上四点半,把红子叫醒,讨论孩子的问题。我让红子注意自己的表达。白天似乎就过得比较顺利。打算陪孩子看《海上钢琴师》和《美丽人生》,但都是开了头,又因为吃饭、做作业、学英语、运动、阅读和弹钢琴打断了。 晚饭后,三个人都在客厅看书。卿与看《神奇校车》,我看《美的历险》,红子看《三国演义》。卿与已经越来越喜欢看书了。有段时间,我好担心他不喜欢阅读。春节期间,除了让他看到我天天在书房看书,还有给他朗读,对他进行“漫不经心”的引导,看来是有结果了。欣慰。 家里到处是台灯。我们希望家里随处可以阅读。 如果一整天在家里,红子在辅导卿与学习的过程中,总要不由自主说一些否定性的话语。比如,孩子打哈欠,他会说,要做个有心人,不要是个空心人。比如,什么事情,一时没有做好,红子会说,这些事,我不说你自己就不会做。比如,你怎么这么磨蹭等等。 有时候,我理解红子的感受。他需要和孩子一起完成很多折磨人的学习细节,红子的耐心和毅力已经了不起了。卿与是很倔强的一个孩子。很难驯服的。 但,我不喜欢红子给卿与扣的那些负面言语的帽子。 在红子的训斥之后,卿与来到我的身边,躺在那里。我们说话。我就对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和妈妈是最亲的,妈妈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以后,无论你在家还是在学校,或者别的地方。如果有人对你说什么像“下定义”的话,你回家告诉妈妈,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是不是有人讲得不准确。 他说,有一次老师说他总是不自觉。 我说,不是这样的。我知道你。你有时候比较顽皮,但很多时候,你是自觉的,是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我举出了他自我管理很好的很多例子。但我告诉他,老师这样说,是她们有时候在上课时候,太着急了,来不及仔细想好自己的话,还有,她们也并没有机会像妈妈了解自己孩子那样了解每一个学生。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样的事情,反复几次的话,别人说你“总是”如何如何,也是自然的,虽然不一定准确。 P6-7 序言 我曾经在国外一家早教机构听过一节课,受到很大的启发。 课上,老师拿着一张图,上面画着林立的大厦和汽车,老师问道:“你在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问题?”孩子说:“堵车了,城市的交通太拥堵。”老师表示赞许,继续问,“那应该怎么解决呢?”孩子天真地回答说:“把红灯全都换成绿灯。” 老师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启发思维教育。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因此每位父母都渴望孩子健康、快乐,渴望孩子有分辨心、有同情心,有勇气、有自信…… 父母在家庭教育上,都渴望给孩子很多很多。可是,这个“多”,是父母的私心,想给得太多,期待也太多;这个“多”,也是父母的困惑,给孩子的.越多自己越矛盾,甚至越心慌。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我们都在思考和学习,这的确应了本书作者“教育是一门自由选择的艺术”的话。 我相信,两位作者母亲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追问,这样的困惑,才有了这样一本中西家庭教子经。 翻开《别说你会当妈》,里面几乎涵盖了家庭教育的所有问题。这些都是每个父母思考的、困惑的。 因此,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相信阅读后,你也会有这样的感叹“你为什么不早一点告诉我”? 这是一个分享的时代,今天的我们更加注重“教育+媒体”的力量和智慧。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而不应该是标准化的。无论我们从十月怀胎等待孩子降临开始,还是当孩子越长大我们越懂得龙应台《目送>里的“不必追”,我们一直处心积虑的最终目的,还是教育。这是为人父母者,能做的第一件事。 在家庭教育的路上,没有母亲是不成功的,也没有母亲是不渴望成功的。 愿天下母亲,都能为孩子上一堂有情有智的家庭课。 高翔(摇篮网CE0) 于摇篮网11岁生日之际 后记 书稿快完成的时候,我请卿与来看其中一些章节。在<放学后我与孩子一起吃薯条》那篇那里,孩子生气流泪了。 我问他为什么,他不说。 他说要把这篇文章拷贝了放到他的电脑上去,然后,把他不喜欢的段落删掉。但他不会删掉我电脑上的。 我问他,不喜欢哪些段落。 他说不喜欢那些说他犯错误的段落。他不愿意我在文章中暴露他犯过错误。 当然,最后,我们达成了一致,他允许我出版这些文章。我说,这是我们共同合作的书。 所以,这本书,不仅是我和陈焱合写的书,也是我们与孩子的父亲和孩子们共同拿出来的分享。分享我们的小小心得,分享让我们羞愧和遗憾的错误,分享我们的无助,以及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勇气。 也许,在下一本书里,我们分享的依然是这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