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若咬你的那口太重,是由于上帝偏爱于你的芬芳。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完整的,都存在某种不足和缺陷。可是对于一个志在成功的人来说,这些不足和缺陷并不能成为他们的障碍。征服了3/4个世界、把欧洲各国的君主置于股掌之间的拿破仑,身高还不到一米七;海伦·凯勒出生没多久就失去了听觉和视力,却凭借自己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一个享誉世界的人;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依然创作出了气势雄浑的命运交响曲。而世界上有着太多健康的人,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毫无疑问,当一个人存在明显的缺陷时,他是难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的。但是,这并不能阻碍他们建立起比很多本身无病恙的人更大的勇气和自信。有时,正是缺陷的本身激发出了他们内心的潜能,使他们做得比那些正常人更加优秀。
1955年,刚刚18岁的吉尔·金蒙特就已是全美最有名气和最受人喜爱的运动员了。她的照片经常被体育杂志作为封面。那时的金蒙特踌躇满志,积极在为参加奥运会预选赛做准备。当时她的愿望就是摘得奥运会的金牌。
但是,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一场悲剧不但使她的金牌梦化为了泡影,还对她以后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奥运会预选赛的最后一轮比赛中,金蒙特沿着雪道飞驶而下。没料道,这天的雪道特别滑。刚出发几秒钟,她便身子一歪,失去了控制,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直冲下来。她竭力挣扎,想要摆正姿势,可无济于事,一头栽到了山坡下面,昏厥了过去。
当她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尽管保住了性命,但她双肩以下的部位却永久性的瘫痪了。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这是一个让人无法面对的现实,不仅不能再在赛场上英姿飒爽地驰骋,连常人最基本的生活自理也做不到了。如果是个意志薄弱的人,或许会就此消沉下去。但是,金蒙特有着运动员所特有的坚强个性。她意识到自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奋发向上,重新振作起来;要么灰心丧气,就此沉沦。她问自己,到底应该过哪一种生活。她选择了前者,因为她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她千方百计地使自己从痛苦和失望中摆脱出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几年来,她整日和医院、手术台打交道。那种感觉是痛苦的,但她却从没丧失对生活的希望。
她慢慢地调整自己,渐渐地学会了写字、操纵轮椅、用特制的汤匙进食,并且在洛杉矶的大学里选修了几门课程。奥运会金牌梦是实现不了了,她又重新确立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当一名教师,因为她想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
但是,在当时来说,这个梦想看起来有些不切实际。因为她不会走路,而且也没有受过师范教育。而作为一个老师,最起码的要求便是可以自由地上下楼梯。但这对一个以轮椅代步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她向政育学院提出了申请,但却遭到了拒绝。但是,这些并没有能够阻止吉尔·金蒙特。金牌梦破灭了,她不会让自己的教师梦也在无奈中枯萎。
终于,1963年,她被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录用。由于教学有方,金蒙特很受学生的爱戴。她对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也有一套自己的办法。
虽然在金蒙特的一生当中从来没有获得过奥运会的金牌,但她却得到了另一块金牌。那是为了表彰她的教学成绩而授予她的。
生活就如同是一面多棱镜,看到些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从哪个角度去观察。我们不能武断地断定什么对我们有益,什么对我们有害。因为事物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可以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机会。有时看似渺茫的事情也可以有圆满的结局。关键在于我们持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记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因此我们也无须太注重自身的缺陷,它并不能成为我们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只要我们能去正确面对它,毕竟有这样的缺陷,也是太过于钟爱我们的芬芳的结果。
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