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基本概念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主要创新点
1.5 科学意义
1.6 应用前景
2 资源税制改革理论的多维透析
2.1 基于资源租金理论的资源税制改革
2.2 基于物品属性理论的资源税制改革
2.3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资源税制改革
2.4 基于资源产权理论的资源税制改革
2.5 基于资源价值理论的资源税制改革
2.6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资源税制改革
3 资源税制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
3.1 资源税制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
3.2 研究资源税制改革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重要性
3.3 中央政府在资源税制改革中的需求分析
3.4 政府部门在资源税制改革中的需求分析
3.5 地方政府在资源税制改革中的需求分析
3.6 社会公众在资源税制改革中的需求分析
3.7 资源企业在资源税制改革中的需求分析
4 国家税收制度架构中的资源税
4.1 马克思主义的税制理论架构及其评价
4.2 主流经济学的税制理论架构及其评价
4.3 对国家税收制度架构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4.4 国家税收制度架构理论创新中的资源税
5 资源税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5.1 美国的资源税制及其改革
5.2 俄罗斯的资源税制及其改革
5.3 越南的资源税制及其改革
5.4 乌兹别克斯坦的资源税制
5.5 哈萨克斯坦的资源税制及其改革
5.6 世界各国资源税制改革的借鉴
6 我国现行资源税制度的基本评价
6.1 我国现行资源税制的演变轨迹
6.2 我国现行资源税制的运行绩效
6.3 现行资源税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7 资源税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7.1 资源税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7.2 资源税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7.3 资源税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7.4 资源税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7.5 资源税制改革的战略实施路线
8 资源税制改革的政策选择
8.1 正确定位资源税的性质,重构资源税费的理论基石
8.2 依资源禀赋差异与级差地租性质设计差异化的资源税制
8.3 适度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适时增加应税资源品税目
8.4 拓展税基,将具有税收特征的政府资源收费(基金)并入资源税
8.5 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相结合的复合型计税方式
8.6 科学设计资源税税率,优化资源税税率结构
8.7 调整完善优惠政策,严防税收激励措施的滞后和滥用
8.8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权益,完善资源税收入分配机制
8.9 提升法律层次和效能,尽快将《资源税暂行条例》上升为《资源税法》
8.10 健全与资源税制相适应的税收征收管理机制
9 资源税制改革的政策效应分析
9.1 资源税制改革的财政效应
9.2 资源税制改革的公平效应
9.3 资源税制改革的增长效应
9.4 资源税制改革的环境效应
9.5 资源税制改革的就业效应
9.6 资源税制改革的价格效应
9.7 资源税制改革的配置效应
10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