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针灸学家窦汉卿,河北肥乡县人。早年为避战乱,流离于河南各地,寻师访友,钻研儒理和医学。1233年,他根据其师李浩传授的针灸用穴经验,写成了一篇《流注指要赋》。此赋最早收录在向他讨教针灸的原来李东垣的学生罗天益所编著的《卫生宝鉴》一书中。
元灭金之后,时局平定,窦氏才从河南回到河北家乡,从事教学和医疗工作。可能就在此时(约1236年)又写成一篇《针经标幽赋》。赋文内容较广,涉及针灸学的各个方面,用作针灸教学的“启蒙”读物。
现在为了便于学习和诵读,先将二赋的历代注解进行评析,再将赋文分段译成现代语,既表达其原来意义,还保存其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