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并尽可能地把作者本人和有关单位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材中来,因此可以说,这本教材是引信技术专业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多年工作的总结。
本书以介绍各种体制近炸引信的探测原理为主,着重讲述近炸引信的一些基本概念。全书共分十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近炸引信原理(第3版兵器科学与技术国防特色教材) |
分类 | |
作者 | 崔占忠//宋世和//徐立新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并尽可能地把作者本人和有关单位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材中来,因此可以说,这本教材是引信技术专业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多年工作的总结。 本书以介绍各种体制近炸引信的探测原理为主,着重讲述近炸引信的一些基本概念。全书共分十章。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数十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经总结、提炼加工而成的一本教材。 全书共十章,重点介绍近炸引信的探测原理。其中包括:连续波多普勒、差频定距、调频多普勒、调频比相、脉冲定距、脉冲多普勒、噪声调制、毫米波(调频、比相)、光(激光、红外)、磁、电容和复合体制的探测原理。书中有相当部分是作者及国内有关单位的研究成果,是其他同类教材中所没有的。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可作为高等院校近炸引信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近炸引信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引信的发展及其在武器系统中的地位 1.2 引信的功能及作用 1.2.1 引信的功能及定义 1.2.2 引信的组成及作用过程 1.2.3 引信的爆炸序列 1.3 近炸引信作用原理 1.4 对引信的基本要求 1.4.1 安全性 1.4.2 可靠性 1.4.3 引爆特性 1.4.4 抗干扰性 1.4.5 长期储存稳定性 1.4.6 环境温度适应性 1.4.7 经济性 1.4.8 使用性能 1.4.9 引信标准化 1.5 引信的分类 1.5.1 按与目标的关系分类 1.5.2 按与战斗部的关系分类 1.6 引信作用示例 第2章 多普勒无线电引信 2.1 多普勒无线电引信的探测原理 2.1.1 多普勒效应 2.1.2 弹目接近过程中多普勒频率的变化规律 2.2 自差式多普勒无线电引信与目标的关系 2.2.1 空中目标 2.2.2 地面目标 2.3 外差式多普勒无线电引信与目标的关系 2.3.1 空中目标 2.3.2 地面目标 2.4 自差式多普勒无线电引信分析 2.4.1 对地火箭弹无线电引信 2.4.2 榴弹无线电引信 2.5 外差式多普勒无线电引信分析 2.5.1 引信的组成 2.5.2 微波敏感装置 2.5.3 引信的作用过程 第3章 调频无线电引信 3.1 调频系统信号分析 3.1.1 无线电调频信号的随机性 3.1.2 无线电调频信号的随机非平稳性 3.1.3 基于瞬时频率与时频分析的调频信号描述方法 3.2 调频测距方程 3.2.1 调频引信瞬态测距方程 3.2.2 差频信号定距方程 3.3 调频测距引信 3.3.1 调频测距引信举例 3.3.2 调频测距引信调制参数的选择原则 3.4 调频多普勒引信 3.4.1 调频多普勒引信原理 3.4.2 调频多普勒引信参数的选择 3.5 调频比相引信 第4章 脉冲无线电引信 4.1 脉冲测距引信 4.1.1 脉冲测距引信基本工作原理 4.1.2 脉冲测距引信举例 4.2 脉冲多普勒引信 4.2.1 脉冲多普勒引信工作原理 4.2.2 典型外差式脉冲多普勒引信分析 4.2.3 脉冲多普勒引信有关参数的选择原则 第5章 噪声无线电引信 5.1 噪声信号的特征 5.1.1 噪声的相关函数 5.1.2 噪声的频谱与相关函数的关系 5.1.3 几种噪声谱和自相关函数 5.2 相关噪声引信工作原理 5.3 反相关噪声引信的工作原理 5.4 伪随机码调制无线电引信工作原理 5.4.1 序列和波形的相关函数 5.4.2 伪随机码调相的等幅连续波引信系统 第6章 毫米波近炸引信 6.1 毫米波近感技术基础 6.1.1 环境对毫米波传播的影响 6.1.2 辐射模型及被动式目标识别 6.2 毫米波引信原理 6.2.1 物体的电磁辐射特性 6.2.2 天线温度 6.2.3 毫米波探测器(全功率辐射计)原理 6.2.4 距离方程 6.3 毫米波调频测距引信 6.3.1 引信射频部分 6.3.2 信号处理 6.4 毫米波高频比相引信 6.4.1 天线 6.4.2 高频系统 6.4.3 中频系统 6.4.4 二次混频系统 6.5 毫米波目敏引信 6.5.1 远射程毫米波敏感弹(SADARM) 6.5.2 直射敏感弹(STAFF) 6.5.3 敏感弹目敏引信原理 第7章 光引信 7.1 概述 7.2 目标和背景的辐射特性 7.2.1 空中目标 7.2.2 地面目标 7.2.3 水上目标 7.2.4 背景辐射 7.3 红外引信的基本原理 7.3.1 敏感装置 7.3.2 红外引信工作波长的确定 7.3.3 红外引信接收系统的方向图 7.3.4 双支路红外引信分析 7.4 激光引信作用原理 7.4.1 概述 7.4.2 激光引信工作原理 7.4.3 激光引信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第8章 电容近炸引信 8.1 电容近炸引信原理 8.2 电容近炸引信的探测器 8.2.1 鉴频式探测器 8.2.2 电桥式(直接耦合式)探测器 8.3 电容近炸引信的电路分析 8.3.1 模拟电路信号处理器 8.3.2 数字电路信号处理器 8.4 电容近炸引信的点火电路 8.4.1 TWH8751的主要性能特点 8.4.2 TWH8751在电容近炸引信中的应用 8.4.3 点火电路可靠性、安全性分析 8.5 电容近炸引信的特点 第9章 其他探测体制的引信 9.1 磁引信 9.1.1 概述 9.1.2 主动式磁引信 9.1.3 被动式磁引信 9.2 电子时间引信 9.2.1 概述 9.2.2 电子时间引信 9.2.3 装定器 9.3 声引信 9.4 复合引信 9.4.1 概述 9.4.2 伪随机码O/π调相脉冲多普勒复合调制引信 9.4.3 电容-微波复合引信 第10章 近炸引信总体设计的有关问题 10.1 引言 10.2 目标和弹的坐标系及其转换 10.2.1 地面坐标系 10.2.2 弹体坐标系 10.2.3 目标坐标系 10.2.4 相对速度坐标系 10.2.5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10.3 单发杀伤概率 10.3.1 引信启动区 10.3.2 引信启动概率 10.3.3 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 10.4 引战配合 10.4.1 引战配合的意义 10.4.2 引战配合效率概念 10.4.3 影响引战配合的基本因素 10.4.4 引战配合设计与研究的方法 10.4.5 改善引战配合的技术措施及发展趋势 10.5 抗干扰技术 10.5.1 近炸引信干扰源分析 10.5.2 近炸引信抗干扰的特点 10.5.3 引信抗干扰准则 10.5.4 引信抗干扰途径 10.5.5 引信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方向 10.6 引信的可靠性 10.6.1 引信可靠性的定义 10.6.2 引信可靠性的理论基础 10.6.3 系统的可靠性 10.6.4 发火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