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研究/中国法学学术丛书》编著者白云。
全书以个人信息在征信体系中的流动为线索,研究了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基本理论,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框架与制度设计。本书的特点是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是对法学研究方法的尝试,增强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研究/中国法学学术丛书》编著者白云。
《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研究/中国法学学术丛书》是一部比较系统地论述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著作。全书以个人信用信息在征信体系中的流动为线索,研究了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的基本理论,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框架与制度设计。本书的特点是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是对法学研究方法的新尝试,增强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个人的信息权利受到尊重、个人的自由生活受到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构想,为构建和谐法治的社会尽一点微薄的力量
引言:为保护个人信用信息而斗争
第一章 个人信用信息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个人信用信息的概念与特征
一、个人信用信息的概念与分类
二、个人信用信息的特征
第二节 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性质
一、个人信用信息的人格属性
二、个人信用信息的财产属性
第二章 个人信用信息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个人信用信息的利用体系——个人征信体系
一、征信的一般理论
二、个人征信法律关系
三、个人征信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体系——基于民法的理论
一、个人信用信息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二、个人信用信息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三、个人信用信息人格权和财产权保护的统一
第三节个人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的冲突与平衡
一、个人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的冲突
二、个人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平衡的制度供给
第三章 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权利体系
第一节个人信用信息权利
一、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权利体系构成
二、信息隐私权
三、信用权
四、信息财产权
第二节 征信体系中与个人信用信息相关的权利及平衡
一、征信体系中与个人信用信息相关的权利
二、征信体系中与个人信用信息相关权利的冲突
三、征信体系中与个人信用信息相关权利的平衡
第三节 个人信用信息侵权
一、个人信用信息侵权的样态
二、个人信用信息侵权构成
三、个人信用信息侵权的法律责任
四、个人信用信息侵权的法律救济途径
第四章 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现状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现状
一、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现状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制度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上海为例
一、以上海为个案研究的现实背景
二、上海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现状
三、上海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制度建设的特点
四、上海经验对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立法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公民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意愿调查
一、研究我国公民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意愿的意义
二、我国公民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意愿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三、我国公民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意愿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四、我国公民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意愿对立法的启示
第五章 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框架
第一节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模式
一、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理念
二、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模式
三、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模式选择
第二节 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
一、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宗旨
二、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框架
一、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立法框架的总体设计
二、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框架的核心体系
三、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框架的辅助体系
第六章 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个人信用信息采集法律制度
一、个人信用信息采集的目的和范围
二、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方式
三、我国现阶段个人信用信息采集的立法改进
第二节 个人信用信息传输法律制度
一、个人信用信息传输中的安全机制
二、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的法律问题
三、个人信用信息跨国传输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个人信用信息利用法律制度
一、个人信用信息利用的目的和范围
二、个人信用信息利用的方式
三、个人信用信息利用中的质量控制
四、个人信用信息比对
第四节 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监管法律制度
一、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监管模式
二、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监管的法律制度
结语:为保护个人信用信息而立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现状调查问卷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