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引发了人们对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强烈兴趣。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剩余价值理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重要文献。
研读《剩余价值理论》,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真谛。不读《剩余价值理论》就很难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本书为《剩余价值理论》的缩编典藏图本。
《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重要文献。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根据,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终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基本形成阶段:19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的全面确立阶段。
列宁高度评价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摘编者序
总的评论
第一册
第一章 詹姆斯·斯图亚特
第二章 重农学派
第三章 亚当·斯密
第四章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
附录一 历史方面:配第
附录二 资本的生产性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第二册
第五章 洛贝尔图斯新的地租理论(插入部分)
第六章 李嘉图和亚当·斯密的生产价格理论(批驳部分)
第七章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第八章 级差地租表及其说明
第九章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结尾)
第十章 斯密的地租理论
第十一章 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
第十二章 李嘉图的利润理论
第十三章 李嘉图的积累理论
第三册
第十四章 托·罗·马尔萨斯
第十五章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第十六章 以李嘉图理论为依据反对政治经济学家的无产阶级反对派
第十七章 拉姆赛
附录
收入及其源泉
庸俗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