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高校社科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唐东楚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唐东楚编著的《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试图从诉讼主体性的理念入手,将研究的焦点聚集于“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上的诚信原则进行研究,试图走出“常识性的误区”,从我国现有的诉讼模式背景中,找到一条既能反映民事诉讼内在规律,又能引领和范导我国社会诚信重建的法律途径。即便是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一星点的“闪念”甚或“此路不通”的失败教训,也是值得的。

内容推荐

诚信是主体的诚信,但人们容易将主体客体化、诚信工具化。《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以“人本”的理念,从主体性入手,结合诉讼主体理论,以及诉讼诚信的“程序技术化处理”,试图分析和构建诉讼中的“信任合作”机制。将诉讼诚信类型化为争讼主体诚信、审判主体诚信、协助主体诚信和监督主体诚信。在分析了当事人、法官、律师等诉讼主体诚信的现实困境之后,认为要区分理念上的诚信原则和条款中的诚信原则:民诉法理念上的诚信原则是毋庸置疑的,但写进其条款中的诚信原则,只能约束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而不能约束本案的法官。从技术操作的层面看,诚信原则本身只是法官手中的衡器。诉讼诚信与一般社会诚信具有不同的适用场域和职业伦理属性。《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由唐东楚编著。

目录

导论/1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l

 2.研究思路和方法/5

 3.本书的结构安排/9

第l章 诉讼主体诚信的界定与特性/14

 1.1 诉讼主体诚信的界定/14

1.1.1 “诚信”的中外语词含义/14

1.1.2 诚信与信任的关系/22

1.1.3 诉讼主体诚信的概念与内涵/28

 1.2 诉讼主体诚信的“三性”/33

1.2.1 主体性/33

1.2.2 场域性/43

1.2.3 程序规范性/47

第2章 诉讼主体诚信的立法与诚信原则法典化/50

 2.1 诉讼主体诚信的“反面排除”式立法/50

2.1.1 排除滥用诉讼权利/51

2.1.2 排除诉讼欺诈/56

2.1.3 排除违背诉讼契约/57

2.1.4 排除不实陈述和反言/58

 2.2 作为法律基本原则的诚信原则/59

 2.3 民诉法理念上和条款中的诚信原则/66

2.3.1 理念上的诚信原则/66

2.3.2 条款中的诚信原则/68

 2.4 我国民诉诚信原则法典化的论争/72

2.4.1 肯定论和普适论/72

2.4.2 质疑论和慎行论/74

2.4.3 论争的评析/76

第3章 争讼主体(当事人)诚信/81

 3.1 当事人的“对抗”与“合作”/81

3.1.1 当事入主义的过头之处/82

3.1.2 协动型民事诉讼的兴起/83

 3.2 诚信原则与当事人诉讼利益的衡平/86

3.2.1 诉讼利益的可衡平性/86

3.2.2 诚信原则对当事人诉讼利益的衡平/88

 3.3 诚信原则与当事人诉讼行为的规制/91

3.3.1 禁止滥用诉讼权利/92

3.3.2 真实(诚实)义务/98

 3.4 当事人诚信的现实困境/105

3.4.1 我国当事人诚信的主体性缺失/105

3.4.2 当事人主义在我国的“瘦子减肥”/111

第4章 审判主体(法院和法官)诚信/116

 4.1 法官诚信的职业伦理性/116

4.1.1 法官诚信与否的前提预设/117

4.1.2 法官诚信与审判职业主义/118

 4.2 诚信审判的程序制约/122

4.2.1 自由裁量权与成文法的局限/122

4.2.2 诚信原则与法官手中的衡平器/126

4.2.3 诚信裁量的程序“硬制约”/129

 4.3 法官不诚信的救济/134

4.3.1 法官不诚信在民事诉讼本案中的程序救济/135

4.3.2 “审判审判者”在民事诉讼本案中的不可行性/139

 4.4 法官诚信的现实困境/142

4.4.1 被信任者何以值得信任/142

4.4.2 法官诚信的不能承受之“重”/144

第5章 协助主体(律师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诚信/149

 5.1 诉讼代理人诚信/149

5.1.1 公民代理人诚信/149

5.1.2 律师(代理人)诚信/15l

 5.2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诚信/154

5.2.1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义务的一般描述/154

5.2.2 客观真实义务/161

5.2.3 宣誓对诚信的保证/163

5.2.4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诚信的

现实困境/165

 5.3 律师诚信的现实困境/166

5.3.1 社会对律师需求的“表”与“里”/166

5.3.2 律师诚信的不能承受之“轻”/171

第6章 监督主体(检察院和检察官)诚信/174

 6.1 检察机关对法律适用的信任保证/174

6.1.1 检察院监督抑或检察员监督/174

6.1.2 司法公信力的维护与修补/177

 6.2 检察机关的民事抗诉监督诚信/179

 6.3 检察官诚信的现实困境/182

第7章 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理念重塑与法典化规制/186

 7.1 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理念重塑/186

7.1.1 诉讼主体诚信的“主体性”/186

7.1.2 现代民事诉讼的协同性与合作性/187

7.1.3 诚信原则法律条款适用主体的有限性/19l

7.1.4 诉讼主体诚信的职业伦理性/195

 7.2 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法典化规制/196

7.2.1 诉讼主体诚信法典化规制的立法体例借鉴/196

7.2.2 诚信原则作为民诉法基本原则立法的取舍/202

7.2.3 争讼主体(当事人)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08

7.2.4 审判主体(法院和法官)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11

7.2.5 协助主体(律师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15

7.2.6 监督主体(检察院和检察官)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16

7.2.7 法律职业共同体诚信的“系统法”规制/217

结论/220

主要参考文献/2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