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客家古邑史要/客家古邑文化书系/客家研究文丛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刘路红//吴金华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的足迹或深或浅,历史的记忆或详或略,在共同写就客家古邑千年辉煌壮丽的历史乐章,绘成斑斓多彩历史画卷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难以索解的历史本源。

刘路红、吴金华编著的《客家古邑史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史实中,摘取客家古邑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作一简要的记述,让大家了解客家古邑和现在的河源。

内容推荐

“客家古邑文化书系”包括《客家古邑史要》、《客家古邑探源》、《客家古邑山水》、《客家古邑传说》、《客家古邑民俗》、《客家古邑诗文》、《客家古邑艺韵》、《客家古邑文物》、《客家古邑民居》、《客家古邑方言》、《客家古邑恐龙之乡》共11册。山川胜迹,地方传统,人物风华,民俗之醇,人情之美,艺术之珍……或简笔勾画,或着意渲染,总是浓淡相宜,展现出河源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

刘路红、吴金华编著的《客家古邑史要》为丛书之一。

《客家古邑史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史实中,摘取客家古邑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作一简要的记述,让大家了解客家古邑和现在的河源。赵佗实行“和辑百越”、“与越通婚”政策,说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朱挺、苏辙在西北筑堤蓄水灌溉、在东江边筑堤防洪,说明关注民生的重要性。

目录

第一章 历史演变

第二章 先秦时期

 第一节 秦皇兵发征南越

 第二节 赵佗治邑及影响

 第三节 赵佗上书迁客女

第三章 唐宋时期

 第一节 唐代河源经济社会状况

 第二节 韩愈东江留篇章

 第三节 “牛李党争”商隐人循州

 第四节 循州客属进士第一人韦昌明

 第五节 宋代河源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六节 古邑进士三楷模

 第七节 “新旧派斗”苏氏兄弟贬岭南

 第八节 抗金名相游循州

 第九节 宋蒙之战两相贬循州

 第十节 抗元英雄文天祥屯兵紫金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

 第一节 元代河源的农民运动

 第二节 明代河源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 孙中山始祖人紫金

 第四节 明代名臣王阳明在和平

 第五节 明代河源三进士

 第六节 “抗清志士”钟丁先

 第七节 明代河源农民起义

 第八节 清代河源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九节 颜氏与“官箴”文化

 第十节 和睦桑梓的刘名载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节 河源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与讨袁运动

 第二节 “东江三杰”

 第三节 “五四”运动对河源的影响

 第四节 东征、周恩来与河源

 第五节 东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六节 紫金“四·二六”武装起义及其历史意义

 第七节 河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

 第八节 中共后东特委的建立及其在河源地区的活动

 第九节 抗日战争时期老隆营救文化名人之壮举

 第十节 东江纵队挺进九连山与河源人民的反“清剿斗争

 第十一节 河源全境解放

第六章 建国六十周年河源简纪

 第一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

 第四节 河源建市二十年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二节 韩愈东江留篇章

韩愈是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出身官宦之家。宗贞八年(792年),他得梁肃推荐高中进士,历任国子监(即中央学府任教职)、监察御史、刑部侍郎等职。受家庭文化熏陶,韩愈自幼就能写诗著文。他认为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风气不好,学风、文风衰落。许多人耻学于师,写起文章来喜欢堆砌辞藻,讲求对仗工整,缺少真情实感,他决心进行改革。因此,他写了不少散文,抨击时弊和文弊,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师说》、《张中丞传后序》等。他的主张和写作实践,实际上是一种文学思潮的改革,但也继承了古代散文的一些传统,所以韩愈的这次改革被称之为“古文运动”。后来,人们把他和柳宗元两人称为“古文运动”的创导人。

韩愈不但是一位有很高文学修养的文学家,更是一位直言敢谏的忠贞大臣。他尊孔敬孟,常以孔孟“道统”继承者自命,广泛吸取孔孟思想,力求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唐宪宗晚年迷信佛法,公元819年,把风翔法门寺供奉的一根佛骨(一节指骨)隆重迎接到长安,并先把佛骨放到皇宫里供奉,与大臣们一起朝拜一段时间后再送到皇家寺院里让大家瞻仰,以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韩愈不信神佛,更别说去瞻仰佛骨了。他对唐宪宗这样铺张浪费迎接、供奉佛骨的做法强烈不满,就给唐宪宗上了一道奏章,劝谏宪宗不要迷信。奏章写道:“佛法之事,古之没有。南朝极盛,国将若何?”他本应该点到即可,但他性格耿直,再写一句:“古之迷佛者,寿命皆短,佛不可信。”唐宪宗接此奏章,恼怒至极,非杀韩愈不可。幸而众大臣求情,韩愈才免去死罪,被降职到潮州充任刺史。

据有关史料记载,韩愈贬潮州,路经广州,后转水路沿珠江过狮子洋,再溯东江而上。韩愈抵达增江口时,正值当地洪水为患,附近乡村竞成泽国。面对水患疾苦的民众,韩愈浮想联翩,感怀身世,写下了《宿增江口示侄孙湘二首》。

韩愈到达龙川后,必须改走陆路,经蓝关(今龙川岐岭)过兴宁才能到达潮州。《龙川·霍山记》记载:“通衢界龙川长乐之间,潮嘉晋省之要道,有与秦岭(位于龙川岭西屯,并有秦岭茶亭)对峙者日蓝关。”这就是说,韩愈要到潮州去上任,必定要从龙川蓝关经过,这也是潮州进京的必经之地。韩愈到达蓝关时,恰遇弥天大雪,无法前行,只好在蓝关逗留。几天不停的风雪令韩愈思绪万千,遂成《佐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因其才华横溢,加之众官员的极力举荐,韩愈在潮州仅任职一年便被朝廷召回京都。再任国子监时,他写下了传诵千古的《进学解》。文中一面谈学习问题,一面发泄心中不平事,把严肃的话题和幽默俏皮的语言统一起来,把牢骚满腹之言藏在讲学里,从而暗示“有司之不明”、“有司之不公”之事,艺术手段十分高明。822年,韩愈奉命出使说降王廷凑成功,升为吏部侍郎,死后赠礼部尚书之职。

韩愈一生,从文,为民留下了丰富的不朽之作;从政,颇能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深得人民拥戴。就是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通衢驿馆内,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他都能给古邑川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为纪念这位伟人,龙川百姓在蓝关岭上建有韩文公祠及茶亭各一所。

祠门联云:文光腾北斗,庙貌壮蓝关。

茶亭题有:秦岭通衢,云横胜迹。

后来,不少文人雅士在韩文公祠著迹留章。清乾隆时,诗人王谦谷过蓝关曾著有《和蓝关韩文公祠韵》。诗云:

当年匹马蓝关道,百世人犹梦想之。

古庙长当山口立,臣心不改海波移。

但今鳄族鱼都徙,何事大颠书共疑。

吾道能归杨墨受,此怀谁与质公祠。

可见人们对韩翁的崇敬之情。

P21-22

序言

历史的风风雨雨,常常让人感慨良多:原始先民刀耕火种的“蛮夷”生活,秦始皇统一中国,赵佗统领古邑,首迁客女;汉代赵佗创立南越国,“和辑百越”,祥和安宁;东晋、唐、宋末期中原人口迁邑立足客家……

斗转星移,家国兴衰,朝代更迭,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或雄壮,或悲情。历史的足迹或深或浅,历史的记忆或详或略,在共同写就客家古邑千年辉煌壮丽的历史乐章,绘成斑斓多彩历史画卷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难以索解的历史本源,孰是孰非,孰功孰过,孰真孰假,难以定论。

吹开千年的沉沙,古人的足迹依然清晰印在我们的眼前。赵佗治邑,引进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文化,说明一个地区的发展应实行大胆的改革。赵佗实行“和辑百越”、“与越通婚”政策,说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朱挺、苏辙在西北筑堤蓄水灌溉、在东江边筑堤防洪,说明关注民生的重要性。总之,处于发展中的河源,认真借鉴古邑发展的经验,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10年,是河源市建市22周年,又是河源市召开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喜庆年。我们愿将本书作为这次喜庆的小小礼物,献上我们深情的祈福与美好祝愿。

后记

本书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史实中,摘取客家古邑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作一简要的记述,让大家了解客家古邑和现在的河源。我们组织编写这部书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创新,使客家古邑文化得到更深层和更广泛的挖掘,使客家古邑文化能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从而使客家古邑文化精髓能应用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以促进河源市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客家古邑及其文化的研究,已经逐渐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就目前对客家古邑考古的发现,已经证明了客家古邑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地方。必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探询这种深厚的文化蕴藏,有助于我们重温历史,吸取和借鉴历史经验,以实现创造性的发展。

在书写、编辑、出版《客家古邑史要》过程中,得到了河源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市委宣传部邬观林、管思燕两位副部长和河源市作家协会主席邹晋开为本书的编纂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黄斌、谢晴朗、吴金良为书稿的前期整理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10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