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本书从另外一个生活侧面向我们描述了刘少奇主席,很多人对于他的了解都是建立在他作为领导者对于中国的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对于他在革命和政治上的成就上,可是很少人对于这样一个伟人的家庭以及生活有所涉及,本书即是从这个侧重点向您叙述了刘少奇的一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刘少奇家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绛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少奇,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本书从另外一个生活侧面向我们描述了刘少奇主席,很多人对于他的了解都是建立在他作为领导者对于中国的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对于他在革命和政治上的成就上,可是很少人对于这样一个伟人的家庭以及生活有所涉及,本书即是从这个侧重点向您叙述了刘少奇的一生。 内容推荐 历史已经证明,刘少奇一家是革命的家庭,是幸福和睦的家庭,是经受风雨磨难的家庭,是奋进向上的家庭。刘少奇那正确处理家庭生活,正确对待父母、婚姻、子女的高风亮节和优秀品质,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永载史册! 目录 一帧全家福 第1章 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第2章 一代女杰 第3章 在长征和新四军的日子里 第4章 军调部的女翻译 第5章 从西柏坡到中南海 第6章 夫妻和儿女 第7章 亲朋之间 第8章 生活的强者 第9章 动乱中的儿女 第10章 四世同堂 第11章 绝唱:《我与少奇》 后记 再版记 试读章节 刘寿生领着九满来到柘木冲,远远就看见身着长衫的朱老先生迎候在私塾门前,父子两人急忙走上前去拱手问好。随后他们又跟朱老先生来到供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牌位的供案前磕了响头。一切礼仪完结以后,刘寿生毕恭毕敬地把红包放在朱老先生书案上面,静候先生的吩咐。 朱老先生一面戴上老花镜,一面摆手让九满走过来。他望着身材修长、眉目清秀的九满,轻轻地拉过手来,仔细看过纹相,眯起眼睛问道:“这孩子多大岁数,叫什么名字啊?” “这刚过了年,孩子虚岁算8岁了。按家谱属绍字,谱名绍选;按弟兄大小排行第九,乳名九满。”刘寿生回答道。 “那学名呢?”朱老先生又问道。 “我在家读书不多,给他取学名渭璜,还请先生赐教。” 听到这里,朱老先生睁开眼睛再度看了看九满,笑着大声说道:“好啊!你取周太公望吕尚垂钓吞番溪而得玉璜的典故,这名字既不落俗,且意味深长啊!”说着,朱老先生抚摸着九满的头顶说道:“你这块玉佩,是姜太公好不容易才钓得的。你是刘家的宝贝,将来也必成大器啊!” 刘寿生看朱老先生如此器重九满,连忙让孩子再次向老师叩头致谢。 刘少奇和其他开始发蒙的小同学一样,照例是先从熟读《三字经》起步。入学不久,朱老先生就发现九满和别的小孩子不一样,他不像别的同学那样,终日扯开嗓门大声机械地背诵,而多是默不作声地看着书本,好像在专心致志地咀嚼消化。最让老师和同学敬重的是,九满只要是读懂了的东西,不但记忆准确,而且还都照着去做。《三字经》中那“如萤虫,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等等,都成了他读书的座右铭。 勤奋好学的九满,很快成为同学中识字最多、懂得最多的好学生。他虽然不喜欢别人在自己读书时打扰,却很乐意帮助个别顽皮不好好学习的同学。每当朱老先生检查学习成绩时,有的同学因回答不出来,被用戒尺打手心,有的人幸灾乐祸地在旁边取笑,而九满却总是在老师走了以后,主动找到学习较差的同学,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地帮助他认字、读书。他高兴地看到这些同学有了进步,还学着朱老先生的腔调说:“我看你并不是‘木脑壳呀’,只是不肯用功嘛!” 在柘木冲私塾学堂的一年读书生活中,九满的学习精神和优秀品德留下了许多佳话。他和小伙伴们每天都从家里带顿中餐在学堂里吃。有时候,父母亲为他准备一点腊肉、熏鱼,他总是拿出来和别的小同学一块儿吃。专门负责为孩子们加热饭菜的朱老先生的儿媳朱五嫂,每当看到这般情景,总是情不自禁地夸奖九满为人好、心地善良。 在私塾的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每当秋天石榴成熟的时候,那裂嘴处露出的晶莹的红石榴子儿,确实令人嘴馋。有的顽皮孩子便偷偷爬到树上,摘石榴吃。要是被朱老先生和朱五嫂碰上,这些同学都免不了受一通训斥。时间一长,朱五嫂发现,每天九满从石榴树下走过,从不向树上望一眼,也从不和别人分吃石榴。这天,朱五嫂见九满正和几个同学在院子里玩耍,对石榴树碰都不碰。于是,她从树上摘下个又红又大的石榴,走到九满跟前说:“满仔,给你拿着吃吧。”九满道了声“谢谢”,回到教室,拿出小刀把石榴切成小瓣,分给其他同学一起吃,他笑着说:“这就叫有福同享吧!” 刘少奇对童年时在柘木冲那段私塾生活一直记忆犹新。1961年他回炭子冲家乡时,指着已成为炭子冲小学的私塾旧址,对夫人王光美说:“那是我发蒙读过书的地方。”他还来到柘木冲食堂,特意看望了80岁高龄的朱五嫂子,向她询问了朱赞庭老先生在他离开家乡后的情况。当朱五嫂接过刘少奇亲自送上的香烟、糖果时,激动地流出眼泪,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尽管刘少奇在家里作为“满仔”,又聪明好学,受到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特别喜爱,但他从不放任自己。他自幼受勤劳的父母亲影响,帮助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什么放牛、割草、拾柴、摘野菜,他都抢着干。在私塾学堂里看见朱五嫂坐在那里纺棉花,趁朱五嫂不在屋里的时候,自己也学着摇动纺车。 刘少奇最难以忘怀的是儿时和小伙伴上山放牛、割草、吹笛子、讲故事和到池塘里游泳那种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P8-9 后记 2001年6月《刘少奇一家》出版后,受到社会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并获得第五届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图书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文献出版社和河南大学出版社决定联合修订再版,书名改为《刘少奇家事》。原书10章内容,除涉及个别人物逝世,或工作职务变化,作必要修改外,基本未动。另新增“绝唱:《我与少奇》”一章,主要记述王光美2001年以后,至逝世前的活动。 本书修订中,得到刘爱琴和王光美秘书王筱苏的大力支持;有些摄影作品,因不知作者姓名,在此一并致以谢忱。书中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9年8月2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