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作者周志春、苏建荣、程广有)重点介绍了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包括生物学特性、优质苗木培育、药用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4部分。
本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力求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和实用,可供红豆杉药用林栽培和基地建设的广大科技人员和林农使用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科技服务林改实用技术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周志春//苏建荣//程广有 |
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作者周志春、苏建荣、程广有)重点介绍了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包括生物学特性、优质苗木培育、药用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4部分。 本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力求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和实用,可供红豆杉药用林栽培和基地建设的广大科技人员和林农使用参考。 内容推荐 红豆杉又名紫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珍贵物种,红豆杉属植物全世界有11种。根据傅立国最新分类(Fu等,1999),我国的红豆杉属植物分为3种3变种,既东北红豆杉、弥叶红豆杉和须弥红豆杉。须弥红豆杉下分须弥红豆杉(原变种,习惯称为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红豆杉3变种。这些红豆杉皆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具有重要的用材、药用和景观绿化等开发利用价值。 1972年美国首次从短叶红豆杉中分离得到了高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紫杉醇。迄今为止,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了百余种化学成分。1992年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正式批准紫杉醇用于临床,并相继在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瑞典、德国等40多个国家获准作为抗癌药上市。紫杉醇对治疗晚期卵巢癌、乳腺癌、肺癌、食道癌、鳞癌、头颈癌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小。我国也于1995年8月获准卫生部颁发的二类新药证书,商品名紫素及特素,价格昂贵,出厂价每支1440元,与阿霉素药联用治疗乳腺癌有效率高达94%。 其实,红豆杉在祖国医学中早有记载,具有利尿通经、杀虫止痒的作用,用于治疗肾脏病、糖尿病、月经不调和白血病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豆杉中含有的生物碱具有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临床研究也显示了较明显的利尿、消肿作用,为其传统的利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提供了现代科学根据。近几年来,紫杉醇的其他新用途不断被发现。如据“欧洲医生”报道:紫杉醇可用于治疗若干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包括继发性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外用治疗牛皮癣和特应性湿疹等等,并可制成紫杉醇长效制剂。目前国内外利用紫杉醇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又有重大突破。业内人士相信,在21世纪里,紫杉醇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前景无限广阔。 目前,紫杉醇的临床用药日渐扩大。据美国NCI预测,全球每年至少需要1920~4 800千克紫杉醇(99.5%纯度)才能满足20%癌症患者的需求。然而红豆杉植物体内紫杉醇含量极低(一般为1~690毫克/千克)。一个剂量(即治疗一个病人)的紫杉醇,就需要6棵高达10米、树龄100年以上的红豆杉树皮为原料。由于红豆杉植物野生资源十分有限且生长非常缓慢,而且红豆杉已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录,也是世界珍稀保护植物,不允许对天然资源大量利用。因此,如何保护好天然红豆杉资源,有效地开发人工林原料基地,实现红豆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 紫杉醇可通过人工合成和半合成。(1)化学半合成法。该法主要是大面积种植红豆杉树苗,从树苗的枝叶中提取中间体baecatinⅢ,再经4步化学反应合成紫杉醇。该法虽解决了生态保护问题,但仍需大量种植园的支撑。(2)化学全合成法。化学合成反应需30步,效率太低,成本昂贵。(3)生物合成法。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已基本查明,并成功克隆了生物合成途径中环化酶的基因,但距商业化生产还有不小的距离。(4)生物反应器生产法。该法周期长,稳定性差,得率低。(5)应用工业菌种发酵生产紫杉醇。虽证实从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短叶红豆杉等树皮中分离出的一些内生真菌能产生紫杉醇,但其含量仅为纳克级水平,也无法商业生产。现在市售的紫杉醇产品都是以红豆杉为原料提取的。因此,人工种植红豆杉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将是以后紫杉醇原料的主要来源,也是紫杉醇生产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紫杉醇的生产国,通过大量营建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基地以提取紫杉醇。目前主要发展利用的是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及引种的曼地亚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各省区,是我国红豆杉属植物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云南红豆杉是以云南为中心分布区的地方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滇西和滇西北;东北红豆杉则主要分布于吉林省的老爷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区,日本、朝鲜、俄罗斯也有分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红豆杉人工栽培单位已由1996年的21家发展到现在的186家,如福建省明溪县和江苏红豆集团所建立的南方红豆杉药用林基地都超过2万亩。很多地方都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红豆杉药用林基地,不仅为提取紫杉醇提供了稳定的原料,而且也为山区林农增收提供了门路。 近10年来围绕红豆杉药用林基地建设,我国科学家加强了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及引种的曼地亚红豆杉高效栽培和良种选育研究,突破了优质苗木培育和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红豆杉药用林短周期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制订了相关的栽培技术规程,同时还筛选出一批幼林生物收获量大、紫杉醇含量高的品种,为我国红豆杉药用林基地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作者周志春、苏建荣、程广有)是《科技服务林改实用技术丛书》之一。 《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序 前言 概述 第一篇 南方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 1 南方红豆杉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2 南方红豆杉优质苗木培育技术 3 南方红豆杉速生高紫杉醇含量品种选育 4 南方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 第二篇 云南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 1 云南红豆杉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2 云南红豆杉优质苗木培育技术 3 云南红豆杉速生高紫杉醇含量品种选育 4 云南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 第三篇 东北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 1 东北红豆杉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2 东北红豆杉优质苗木培育技术 3 东北红豆杉速生高紫杉醇含量品种选育 4 东北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