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井底飞天(孔庆东文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孔庆东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被誉为“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他的作品,让你“先是笑到要死,再是忙着深思”。本书是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北大教授孔庆东先生的个人散文作品集。
     《井底飞天》分为井底乾坤大、井上黑窟窿、天外没有天等四辑收录了井底乾坤大、我看语文第一课、片面·深刻·片面、邂逅等众多内容。

作者简介

  孔庆东,人称“北大醉侠”,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坛主,新浪文化博客首席博主。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曾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之首。
  十余年来,孔庆东博士先后写出当下中国罕见的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的痛快文字,为当今影响最大的思想者之一。其《47楼207》、《笑书神侠》、《千夫所指》、《空山疯语》、《口号万岁》、《四十不坏》等书一直畅销不衰。

内容简介

  时人把孔庆东称为“中国学界一幽默大师”、“北大的马克·吐温”,如此盛誉之下,他的文字被贴上了深刻的“幽默”、“愤俗”的标签。这本《井底飞天》,从书名到每…章的标题都取得轻松有趣,似乎老孔又要调侃了,如果你是冲着笑得捧腹的“孔氏幽默”来读这《井底飞天》的,你可能会感到失望了。《井底飞天》的内容并不幽默,不愤俗,它很严肃,很认真,很“一本正经”,但仔细读来,那“一本正经”的文字的字里行间却随处散发着他特有的“孔氏幽默”。能把文化研究的文章做得不“官方”、不沉闷,让人读时不忍释卷,阅后掩卷沉思,孔庆东做到了。

目录

第一辑 井底乾坤大
我看语文第一课
片面·深刻·片面
邂逅
还是“谁主沉浮”
通俗小说的概念误区
屈辱与尊严
第二辑 井上黑窟窿
喜被退稿
《狂人日记》的三重结构
鲁迅诗歌解读
第三辑 天外没有天
怎样做个北大人
青春梦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上梁为什么要漆红挂金
盛情再会待有期
读《千古文人侠客梦》
抗战时期的侦探滑稽等小说
沦陷区的通俗小说
第四辑 天是一个井
陈独秀在1921
沈从文的自卑情结
从《雷雨》的演出史看《雷雨》
《青楼文化》序:青衫磊落险峰行
《青楼文化》后记
评《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
萨特评传
附录
旷新年:“这是节日的疯狂”
郑海峰:孔庆东妙答听众
杨河源:大侠孔庆东

精彩书摘

  我是一个注重审美的人,但我的审美观是内外兼顾的。我不喜欢新批评派否定文学作品外部研究的主张,而他们值得肯定的对文学作品“细读”的做法,我认为远不如古代的经学,近不如当代的“四人帮”。我始终坚持认为,不会欣赏生活,也就不会欣赏文学。文学史的写作,尤其需要给出特定时代的文学所处的时代生活坐标。它是把文学放在一个与其他文化现象互动的体系中进行观察体认,这与传统的从时代背景的社会学概括推出作为个别现象的文学是截然不同的。比如经过对1921年的社会全景扫描,最后定格到文学这片园林。1921与其他年份的选择,都是出于对百年文学做“切片观察”的目的,但切片观察首先应该清楚描述这一片是从何处切下来的。
  “百年文学总系”在“战略”上受到勃兰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影响,在“战术”上则受到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影响。但我认为黄仁宇对具体年份的选择未必是最佳的。如果切片观察的结果对切片本身语焉不详,那么这种写作方式就形成了自我消解。因此我采用了全景式的框架,尽量照顾到1921年文学史实的全貌,以重点史实来带动起前后若干年份的纵剖面。谢冕先生为总系提出了“拼盘式”和“手风琴式”的写作原则。我体会“拼盘”是应该在共时性上拼得全,“手风琴”则是在历时性上拉得开。但拉得开的前提应是在具体文学史实中选定一块块“禁拉又禁拽”的好面。否则,总系中各个年份的选择就会受到质疑。
  根据现代阐释学的观点,局部与整体是循环阐释的。对1921年文学的认识必然关联到对整个百年文学的认识。我认为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是客观上呼应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吁求,逐渐走向组织化、效率化的文学。这个过程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传统文学体内着胎,到20世纪中叶瓜熟蒂落,中国文学到了共和国时代已完全是一个自组织、自清洗“先锋系统”。而1921年,我认为是“计划文学”的萌芽期。所以,我在书中贯穿了一条对“现代性”的思考线索,尤其突出了革命、计划、组织、战斗、忧患等问题。在许多地方发挥了一下我对“文学与革命”这一课题的思考。谢冕先生曾问我为何要用“谁主沉浮”这个书名,我深深理解他老人家的感情。我要说明的是,对象的选择不一定意味着倾向性。从个人性情上说,我不喜欢革命、领袖、战斗、集体等现代词汇,我最喜欢做王维、陶潜那样的人。但当我面对我所身处的现实,我认为逃避革命、否定革命都有些太个人化了,甚至对我这一代人来说,有些忘恩负义的味道。
  现实的中国不是革命好不好的问题,正如对于病人来说不是动手术好不好的问题。当我带儿子去医院打针,儿子在疼痛之下大声哭骂,并对那慈善的自衣天使产生了切齿的仇恨时,我能说些什么呢?我只能设想,在我们给人们打针时,尽量打得轻柔些。世上想做王维、陶潜的人一定很多,我不一定非要早早加入这座精神养老院。在后记中,我说过想生活在1921年做任何一种人,只是没提到学者。因为我正在“学者”的路上走着。不能把自己的生命与自己的职业区分开来是不幸的,我认为越是“学者”,就越应保持对“学者”的警惕和批判。
  一般认为这一百年的文学,功利性比较强,所以必然损害“审美”。我不这样看。我认为审美价值的高低与功利性的大小没有必然关联。我是从一个百年文学审美价值的热爱者变成一个百年文学史的研究者的。直到今天,《女神》、《雷雨》仍令我百读不厌,《红岩》和《青春之歌》仍令我热泪滚滚。抛开文学作品的社会学判断,回答它们为何能感人肺腑,我认为也是文学史研究的任务之一。尤其是切片观察,只写一年,我觉得是有可能做到的。所以我在书中适当注重了具体作品的艺术分析,并把这分析与全书的思想线索做了适度的缝合。
  然而,无论对自己写的这一本,还是整个总系,我都觉得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处。这不尽如人意处,我觉得也是现阶段无法克服的。因为说到底,无论文学也罢,社会也罢,我认为当今的最大问题,还是“谁主沉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