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教师从教27年的心血结晶,为人父母不可不读的育子心经!
本书作者以心理学的眼光,汇集父母在责备孩子时容易伤到孩子的几乎所有可能性,深入浅出地细述责备孩子的正确方法,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让天下父母轻松掌握变责备为动力的法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怎样骂孩子(责备孩子的艺术) |
分类 | |
作者 | 王文根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位资深教师从教27年的心血结晶,为人父母不可不读的育子心经! 本书作者以心理学的眼光,汇集父母在责备孩子时容易伤到孩子的几乎所有可能性,深入浅出地细述责备孩子的正确方法,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让天下父母轻松掌握变责备为动力的法宝。 内容推荐 孩子需要责备吗?这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明了的问题。但是,不当的责备方法往往毁灭孩子的美好未来甚至如花的生命。因此,如何用适当的方法责备孩子,还能不引起我们为人父母者的关注吗? 本书作者从教27年,有着丰富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经验,他以心理学的眼光,汇集父母在责备孩子时容易伤到孩子的几乎所有可能性,深入浅出地细述责备孩子的正确方法,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让天下父母轻松掌握变责备为动力的法宝。 目录 自序 第一编 责备孩子的方法能决定孩子智能的成长 01.不要命令孩子“你应该做什么”,而应该问他“你要从什么地方做起” 02.父母要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至少必须说明理由 03.告诉孩子:“现在不行,下次一定会告诉你” 04.碰到不易回答的问题时,父母应与子女一起研究 05.要孩子放弃上网,那么先让他上个够 06.责备之前,先给予孩子充分表现的机会 07.与其说“不许失败”,不如说“失败了也没关系” 08.过分限制,会使孩子变得呆滞 09.让孩子帮忙做家务,比督促他用功更具有教育意义 10.孩子提出相反意见时,父母必须尊重他 11.孩子天真的幻想,也须用心倾听 12.把游戏作好坏之分,会使孩子失去群性 13.告诉孩子玩具的玩法,会令孩子的头脑僵化 14.责备孩子破坏玩具,不如和他一起修理 15.孩子想学或所学的技艺,会影响他的智能发展 第二编 不当的责备法会使孩子对功课生厌 01.越督促孩子用功,越会减少孩子的学习意愿 02.与其责备孩子成绩不好的科目,不如称赞他成绩好的科目 03.让孩子自己选择要学什么,否则他会失去兴趣 04.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错误 05.以赏罚为诱饵,只能提高孩子一时的兴趣 06.应当告诉孩子的是读书的方法,而非功课的内容 07.如果父母也和孩子一样对老师不满,孩子会更加不用功 08.给孩子体验和表现的机会,他会自动地想认字 09.各年龄段孩子应突出的教育重点 10.为什么孩子很聪明,成绩却不能提高 11.好成绩从外围突破 12.儿子的考试风波 13.孩子考试总是马虎,会做的题老做错怎么办 14.初中学生的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l5.为什么说初二是学生成绩分化的关键期?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16.中小学生学好数学的三个阶段 17.女孩子读高中之后数理化成绩一定会变差吗 18.孩子高考家长该做什么 第三编 这种责备法不会使孩子听从 01.如果孩子老是调皮捣蛋,应给他补偿的机会 02.责备孩子时,一定要把责备的要点集中于一件事 03.催促孩子赶快做,不如让他自己决定时限 04.如果严厉地责备孩子说谎,孩子还是会说谎 05.引用自己过去的历史来劝告,也难具备说服效果 06.责备或鼓励孩子,应抓住具体的重点 07.责备的声音越小,孩子越会仔细听 08.不要把孩子的缺点告诉其他人 09.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会使孩子是非不明 10.只须问吵架的原因,无须责备孩子吵架 11.如果攻击孩子的人格,他就不会反省, 12.如果父亲代替母亲责备孩子,孩子会对母亲失去信心 13.与其强迫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不如教孩子习惯各种场合 14.不管多么不喜欢,也应当尊重孩子的兴趣 15.鼓励内向的孩子活泼些,常招致反效果 第四编 适当的责备可以矫正孩子的任性 01.断然拒绝孩子任性的要求,才不致有后患 02.毫无根据的奉承,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03.父母采取低姿态,会使孩子瞧不起 04.父母不宜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对方的错误 05.有时候,别人说一句胜过父母千百句 06.虽是方便,教育孩子也不可说谎 07.在公共场所里,让孩子积极行动 第五编 适当的责备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立心 01.孩子即使自大,也要让他自己做主 02.与其规避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如与孩子对立 03.不宜回答的问题,也该告诉孩子“现在不能说” 04.父母不宜干涉孩子零用钱的用途 05.让孩子自己检查行动的危险性 06.不让孩子遭遇小挫折,他永远无法克服大困难 07.基本体验不足,常使孩子直觉迟钝 08.与其骂孩子说脏话,不如用平常的话应对 09.父母可帮孩子善后,但绝对要孩子自己道歉 10.抽象的赞美,常使孩子对父母失去信心 11.即使孩子失败,也勿强迫他接受父母的正确判断 12.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让他自己说清楚 13.如果父母说“恶心”,孩子也会觉得恶心 第六编 这些话,父母绝对不能对孩子说 01.绝不可批评孩子容貌、资质等天生缺点 02.常觉得会被抛弃,是孩子的致命伤 03.否定孩子的将来,亲子间的信赖会彻底崩溃 04.讽刺孩子幼稚,孩子永远不会成熟 05.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让孩子有屈辱感 06.虽是开玩笑,也不要讽刺孩子 07.绝不能讲会使孩子失去自信、意欲的话 08.强迫孩子确认父母的关爱,会使孩子产生反感 09.越是责备孩子的失败,越收不到责备的效果 10.虽然骂得太过分,做父母的也不宜道歉 11.责备之后,仍须对孩子表示关心 试读章节 “我们家的小孩,迷上了网吧,一点也不想看书。”常常会听到父母如此抱怨。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上网不正经,看书才是用功。事实上,书读得多的孩子,理解力自然就会提高。而且这种理解力,不只是对语文、数学而已,它是学习一切科目的基础,理解力差的小孩,功课容易赶不上,最近有许多教育学者指出这一点。难怪子女不看书,父母要担心。 所以,做父母的常常会不知不觉地抱怨子女:“你这学期,别又老是上网,要多看点书!”而这样的抱怨,常常不会生效,反而使子女更不爱看书。 关于这一点,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你在一面墙上开了个小孔,然后在小孔的旁边贴上一张写着“不许偷看”的纸条。但是经过这面墙的人,看到这张纸条,一定会忍不住去窥视。这种心理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一般人对于被禁止的事,反而更感兴趣。如果上网被父母禁止,孩子就会背着父母偷偷地去网吧。禁止孩子上网,并不就表示孩子一定会读书。 最常发生的情形是,父母认为读书对孩子有益,所以强迫孩子读书。假如孩子对书本感兴趣倒无妨,但是一般而言,做父母的常常强迫孩子看他不感兴趣的书,如此一来,读书就是痛苦,孩子会变得完全不爱看书。 每当我听到父母对孩子说“只想着上网,一点也不想看书,这可怎么办才好”,我就去劝他们不要太担心,暂时别去管它。这样的说法,看似不负责任,但是事实上,做父母的实在不用担心子女不肯放弃上网。因为,一般的情况下,小孩的注意力及兴趣不会集中在一件事上太久,这段时间他或许热衷于这件事,但是不久后他的热情便消退了,转而去注意别的事情。 所以,对于整天上网、一点书也不看的小孩,做父母的可以告诉他:“稍微看一点这类的书嘛!”或者告诉他:“这本书也很有趣喔!”如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是方法之一。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做得太过火,否则便成为强迫性质,这时就难再奏效了。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就是做父母的不要认为上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一般而言,做父母的不让孩子上网,常常是因为他们认为上网对孩子没有好处。对于这一点,有一位自己也很爱上网的名作家兼评论家指出:“上网,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自学自习的方法。”这位人士说,他不会特别教导他的子女习字,他们多半一边上网,一边习字。不但如此,他还说,上网能使孩子思考亲子关系和各种形态的人生,因此,他觉得:“上网是精神的跃动。”他的看法的确有道理。 网上的东西,包罗万象,或者无甚教育意义,做父母的会担心,这样的知识、游戏对孩子会有不良影响。其实,看了一些想法奇特的网络内容,也会促使孩子幻想什么是美丽的东西,从而会有去创造这种东西的冲动。假如父母只给孩子看健全而完美的东西,这无疑是让孩子在温室长大的教育法,这种矫枉过正的方法,也会有使孩子形成偏向人格的危险性。所以,做父母的有时候也要让孩子培养对于恶的抵抗力。 其实,了解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常常是孩子本身而不是父母。虽然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会模仿网络里不健康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孩子也意外地拥有了高度的幽默感。当然,做父母的用不着积极地鼓励孩子上网,同时也不需要从孩子手中撤下电脑。换句话说,要劝孩子读书,或者劝孩子放弃上网,绝对着急不得,父母一着急,孩子反而更爱上网。 随着科技进步,电脑进入千家万户,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也大幅度增加,网吧聚集着的大部分是未成年人,他们有的在玩游戏,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登陆不健康网站……这一现象令人担忧。戒除孩子的网瘾是家长和学校最迫切的愿望,下面是笔者对戒除青少年网瘾的几点看法: 一、戒除网瘾关键在于疏导。 戒除网瘾不是一日之功,想通过一次或几次努力杜绝孩子上网,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家长越急躁,越不让孩子上网,孩子的逆反心理就越强,往往会由最初的偷偷去网吧上网,发展到最后逃学明目张胆地去网吧。所以说,家长应该首先和孩子讲清楚,让他适度地玩一会儿,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在家里玩玩电脑,这样也有个缓冲的余地。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减少他上网的次数。 大多数孩子迷恋上网游戏关键是生活中缺少沟通,缺少关爱,他们可能觉得生活中的失意可以在网络中得到抚慰,他们在游戏中会感受到成功,所以说父母应该以宽松平和的心态和孩子多多交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了解他们所想,然后正确引导。 二、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当看到孩子想玩电脑时,家长可想办法用他较为感兴趣的事情或话题分散他的注意力,尽量不让他感觉到无事可做。多在孩子身上花点时间,多陪他做一些他较感兴趣的、对他有益的事情。 P13-15 序言 孩子成长,少不了责备;而责备需要艺术。对责备孩子的艺术进行专门研究,并且形成专著,是本书作者的一大功绩。 人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有些父母把教育孩子当做天大的事情来做。在他们看来,孩子教育不成功,或者孩子发展平庸,是为人父母者人生的一大败笔! 那么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怎样才能把孩子引向成功之路?怎样才能把孩子的潜质发挥得淋漓尽致?本书作者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涉及的一系列小事,一件一件地提出来,进行分析、评论,指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让教育者教有良方,育有良策。 作者出生于普通家庭,孩提时代经历了普通孩子都有的经历,遇到过普通孩子都有的问题。在他犯了错误可能受至:父母严厉责备的时候,他母亲异乎常态的一种责备,让他年幼的心灵得到抚慰,从而改变了他以后的人生。走出孩子的队伍后,回顾做孩子的经历,他感悟到对孩子的不同责备,会带来不同的效果。于是,责备孩子的艺术成为他旷日持久的研究。 作者的研究可谓煞费苦心。他利用一切机会接触孩子,利用一切时间阅读中外教育家的书籍。孩子在学习、成长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会受到什么责备,父母和老师在责备时通常会采用什么语言、什么方法,对这些,他一一进行体察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对责备孩子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例如,责备孩子某科目成绩不好,不如称赞他另外某科目成绩好;责备孩子要把责备的要求集中于一件事;责备的声音越小,孩子越会仔细地听;不要把孩子的缺点告诉其他人;父亲代替母亲责备孩子,孩子会对母亲的教育失去信心;越是责备孩子的失败,越是达不到责备的效果…… 翔实的事例,丝丝入扣的分析,首先让我折服。相信担负着教育孩子重责的家长们,看到本书之后,对孩子的责备会“艺术”起来,更多的孩子会在“艺术”的责备中获益、升华! 我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和新闻出版工作,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还算是成功的,但对教育学却研究不多。应本书作者文根老师的邀请,写下上述数句互勉。期望文根老师日后对孩子教育的研究更加深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白礼华 2009年1月于滁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