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书民刊漫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晓剑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前言/序言

序一 读书民刊,你好

倘若我们来研究读书民刊的发展史,还需从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思想解放说起。此时,各类民间刊物风起云涌, 如诗歌民刊、行业内刊等,而读书民刊只是众多民刊之一。它出现的时间较晚,但影响力与日俱增。至于何为读书民刊, 曾引起不少争议。简言之,读书民刊需满足这样的条件:供某社会团体或民间组织内部交流使用,没有正规出版或发行刊号的民间印刷物。其生存方式多为挂靠在文化单位,靠自筹资金、集资开办等。

2000 年4 月,《开卷》在南京创刊。此前,国内就有各种读书刊物出现,如《读书》《书林》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刊物渐渐失去活力,而读书民刊却因有一定的定力,从而保持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如《开卷》就团结了国内□□□的一批文化老人和青年学者、作家。以《开卷》为首的读书民刊近些年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同样,我们可看到的是,全民阅读的风气培养与读书民刊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序二 读书民刊的发展

《开卷》创刊以后,国内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十堰、成都、芜湖、济南等地,都出现了风格各异、内容多元的读书民刊。读书民刊的发展是得益于阅读风气的蔓延,可用你方唱罢我登场来形容,其迅猛发展的态势影响着许多年轻人走上了阅读之路。倘若我们将读书民刊的发展过程细分的话, 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个时期的读书民刊纯粹以阅读为主,内容多为文史掌故,兼顾对新书的评论。这一时期因刊物主编大都是爱书人,具有相应的阅读品位,所以在组稿、编辑方面把关较为严格,从而保证了刊物的质量。

第二个时期的读书民刊形式多样,除了纸质刊物之外, 还出现了电子杂志、阅读自媒体。刊物的主办方也由爱书人扩张到图书馆、纪念馆、书店等。刊物更关注地方文化与阅读的关系。这些都使读书刊物的范围有所扩展。

在办读书刊物的过程中,虽然许多刊物并没有提出自己的明确主张,但从其长期的办刊方向上看,各有所侧重。如《开卷》以文史类的文章为主;《芳草地》定位于高品位、有保存价值、让人喜爱的文学杂志;《梧桐影》的定位为“读书刊物、民间立场、地方特色”等。不过,对大多数读书刊物来说,其内容都是以书人书事、淘书藏书为主,没有明确的版块划分,就难免给人一种看上去相差无几的感觉。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读书刊物如今发展到上百种,老牌民刊如《开卷》《芳草地》等依然在坚守,主题性刊物如《日记杂志》《书简》《名堂》也是做得有声有色。不过, 在读书民刊的生存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资金问题、人事变动等原因而导致刊物停刊的情况,如十堰《书友》、武汉《崇文》、北京《书脉》、长沙《书人》等都因故停刊。在这方面, 深圳的后院读书会探索出的“策划+ 有条不紊的执行+ 随时可用的资源”方式,也许可以有效缓解读书民刊的经济压力。

序三 网络阅读时代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介入,阅读变得无处不在。但这种网络阅读常常被视为一种“浅阅读”。这跟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转型有关。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当下的阅读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

在这个时代,阅读以浅层次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深度阅读。就拿读书民刊来说,它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的—服务当下,融合时尚与潮流,就有可能受到读者的青睐;反之,就可能是圈子化,无法更好地把阅读传递到大众当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兴起的文化讲坛多少是一种互补。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反馈到当下,成为读书民刊发展的又一趋势。

《悦读时代》《温州读书报》《今日阅读》等刊物之所以能走在同行列的前面,且广受好评,与此大有关系。而新刊物如《乐读》《易读》则结合当下的网络资源,每期固定的主题吸引着读者的目光,这种方式如今也广被其他读书刊物所借鉴。

网络时代,不能不提到的是电子杂志。早期的刊物如《读品》《天涯读书周刊》等是社区人气聚集的产物,后来逐渐变成了读书类的兴趣读物。其涵盖的读者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社区论坛,而是针对互联网用户,如《独立阅读》《绿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介入,阅读变得无处不在。但这种网络阅读常常被视为一种“浅阅读”。这跟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转型有关。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当下的阅读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

在这个时代,阅读以浅层次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深度阅读。就拿读书民刊来说,它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的—服务当下,融合时尚与潮流,就有可能受到读者的青睐;反之,就可能是圈子化,无法更好地把阅读传递到大众当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兴起的文化讲坛多少是一种互补。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反馈到当下,成为读书民刊发展的又一趋势。

《悦读时代》《温州读书报》《今日阅读》等刊物之所以能走在同行列的前面,且广受好评,与此大有关系。而新刊物如《乐读》《易读》则结合当下的网络资源,每期固定的主题吸引着读者的目光,这种方式如今也广被其他读书刊物所借鉴。

网络时代,不能不提到的是电子杂志。早期的刊物如《读品》《天涯读书周刊》等是社区人气聚集的产物,后来逐渐变成了读书类的兴趣读物。其涵盖的读者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社区论坛,而是针对互联网用户,如《独立阅读》《绿茶书情》等都以各自的特色赢得了书友的认同。还有不少电子刊物因稿源、读者群等原因做了几期就消失了。

在阅读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如何让读书刊物更具有活力?这在今天似乎不成问题。我注意到,有不少读书刊物利用网络资源组稿、联谊,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这其间,举办了十一年的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间读书年会的宗旨是“传播中华文化,营造全社会良好的书香气息”。每年的民间读书年会会选择一个城市举行,除了读书民刊相关人员参加外,包括藏书家、书店从业者、爱书人都会参与其中,被誉为“民间读书的盛会”。对大多数爱书人来说,若不是通过这个读书年会,是很难知道有那么多读书刊物存在的。

作者简介

朱晓剑,专栏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顾问。2013年,其家庭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书香之家”。曾任《成都客》等刊物主笔,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著有《书式生活》《杯酒慰风尘》《闲言碎语》《美酒成都堪送老》《闲雅成都》《吃茶记:一半成都一半茶》等二十部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翔实、全面地介绍了近几十年来,中国读书民刊发生、发展的历程,以及在当下网络媒体的巨大冲击下,读书民刊的生存现状。每一本民刊,都凝聚着一个或者一群爱书之人的心血,当它们随着时间不断地消失,谁还能寻到当初的踌躇心绪?

编辑推荐

它们存在着,却正在消失着,翻开旧书卷,这些文字里的山水仍如眼前一般鲜活。寻味中国读书民刊,回想那些被遗忘的时光。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近几十年来, 中国读书民刊发生、发展的历程, 以及在当下网络媒体的巨大冲击下, 读书民刊的生存现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9: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