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1587―1641):明代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因明末政治黑暗,不愿入仕,专心从事旅行。足迹所到,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旅途中备尝艰险。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去世后由季梦良等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徐霞客于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开中国地理界系统观察、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对西南边区地理,提供不少稀有资料;有关石灰岩地貌的记述,早于欧洲人一个多世纪。文笔生动,记述精详,也是很好的文学作品。
《徐霞客/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从少年立志云游、遍游附近名胜、进行远程环游、开始西南万里行和远游与回归这五部分内容展现了徐霞客的成长历程和其人生发展轨迹。
少年立志云游
书香门第出生的孩子
崇尚求真务实的主张
立下云游四方的志向
人生的第一次游历
遍游附近名胜
第一次畅游天台山
饱览雁荡山的美景
顶风冒雪参观齐云山
乘兴游览安徽黄山
休整后赴江西庐山
再游黄山寻找胜景
到九涤为母亲祈福
进行远程环游
拜访仰慕已久的嵩山
仓促的西岳华山之旅
顺道拜访湖北武当山
再度探访浙江天台山
寻找大龙湫的源头
专程拜访山西五台山
抄近道赶赴北岳恒山
开始西南万里行
开始艰苦的万里西游
春节期间游览武功山
沿路进行山洞探险
深入考察南岳衡山
在湘江遭遇强盗袭击
乘间隙进行环湘南游
远游与回归
沉醉在桂林山水间
在贵州山区冒险旅行
人滇完成两件大事
畅游云南美丽的风光
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
《徐霞客/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书香门第出生的孩子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江苏的江阴,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长江江阴段江面最为狭窄,故江阴自古就为扼守长江咽喉的“第一要塞”。在江阴城南四五里的西顺乡,有个朴素的村庄叫作梧塍里,这是一个河汊纵横、芦苇荡漾的美丽地方。
明朝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梧塍里一个姓徐的人家屋内,传出来低低的妇女呻吟声。几个接生婆子焦急地走来走去,看来是有一个孩子要降生了。
不久,随着婴儿响亮的啼哭,一个男孩来到了世间。据说,他的母亲怀孕的时候,做了个奇异的梦,导致这孩子出生后“绿眼炯炯,十二时不瞑”,就是瞳仁大而亮,眼睛很长时间不闭,大家就叫他“餐霞中人”。餐霞,就是指有仙气。因此,有人给这个孩子取号“霞客”。另外有说法是,由于他后来长大了游踪飘然,如天上的云霞,所以朋友们赠他的雅号叫“霞逸”“霞客”。
徐家位于梧塍里村东,是当地的豪门大户,有十三进一百零十七间的大宅院。徐氏是江阴的名门望族,其一世祖徐锢在宋朝的时候曾经做过京城开封的府尹,位高权重,为徐家奠定了冢业。
北宋灭亡后,徐氏带了大批文献,跟随宋王朝仓皇南迁,定居江南。四世祖徐守诚于南宋宁宗庆元年问(1195—1200年)曾出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县尉,举家迁到苏州。虽说徐氏在苏州的时间并不长,但从此在苏州留下一些社会关系,后来演变成了世交。
蒙古骑兵人驻中原后,徐守诚的长子徐千十一为了保持民族气节,发誓不在元朝做官,便从苏州迁至江阴的农村梧塍里,过着耕读为业的隐居生活,所以徐千十一实际上是梧塍里徐氏的始祖。
徐氏先祖迁到江阴梧塍里后,重视农耕,兴修水利,置田兴业,发展经济,逐渐成了有名的江南富户,为徐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当年,徐氏南迁时曾经携带了大批的中原文献,再加上历代收集,后来专门筑了一个藏书楼来收藏,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卷楼”。其中有诸子百家、图经方志、堪舆星象、神话异志等各种书籍,堪称包罗万象。
徐家在元末明初有“文献巨室”“书香盛家”的美称。元末画家倪云林与江阴徐氏的第八世祖徐直的友情很深,绘了《书屋图》赠予徐家。明初著名学者宋濂曾在梧塍里教过徐氏九世祖徐麒。
徐氏先祖喜欢以文会友。而吴中才子都是江南文化教育界的名人,他们也喜欢广交朋友,切磋书画诗文,这就与徐氏先祖志趣相同,他们在一起有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语言,久而久之,逐渐成为莫逆之交。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直到这个时候,徐家才又有人出来做官。徐麒受到明朝廷的诏令,出使西蜀,招抚羌人。徐麒此行不辱使命,声名大振。后来,徐麒辞官荣归故里,广置田产,拥有近十万亩土地,成为当时江苏最大的地主。
梧塍里徐氏家族全盛的时候,有土地近千顷,房屋五千多间,府内水井十八口,西有双凤桥,东有青龙桥。东南西北有护庄河,河外种植了大片梧桐树,密密麻麻,好似一道绿色的屏障,梧塍里由此得名。
江阴徐氏的十世祖、徐麒的长子徐态,在家乡修筑了“梧塍十景”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即:梧塍先陇,长寿幽居,梅窗诗思,竹屋书声,黄塘春涨,毗岭晴岚,西畴稼穑,北墅桑麻,南浦渔歌,东原牧笛。
徐家富而有仁,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遇灾荒,徐忞奉父亲徐麒之命,与弟弟一起捐粟四千石赈灾。在明英宗景泰年问,蒙古族的瓦剌部人侵,边关军情紧急,徐家又捐助鞍马数百匹,为此皇恩下达,赐以冠服,旌为义民,在祖茔东原建造了“旌义坊”。
第二次赈济灾民后,皇恩又下达,在梧塍里建造了“皇恩二下坊”。人们至今还能见到一截残破的坊柱。
……
我们的中小学课本中,涉及很多古今中外的、各个领域的历史名人,他们在思想、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以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探索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虽然他们的生活年代、成长过程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一生中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等优秀品质是大致相同的。他们是人类的骄傲,是青少年的榜样。
为此,我们推出了这套“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例如中国的孔子、屈原、李冰、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蔡伦、王羲之、祖冲之、唐太宗、李白、欧阳修、苏轼、岳飞、王阳明、徐霞客、曹雪芹、詹天佑、孙中山、梁启超、鲁迅、毛泽东、邓小平、钱学森等,以及外国的达·芬奇、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马克思、门捷列夫、顾拜旦……以他们的成长历程、人生发展为线索,采用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来表现他们,而不是进行冗长的说教性论述,以便使广大青少年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共鸣,进而得到启发。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套丛书不是学术性著作,所以不做学术性研究、论证;对于如徐霞客等生平资料较少的人物,为了使作品有血有肉、人物形象丰满,其故事叙述具有一定的合理虚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相信: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加知识,而且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找到自己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