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周汝昌梦解红楼
分类
作者 周汝昌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周汝昌梦解红楼》是《红楼夺目红》的姊妹书,系周汝昌先生一系列梦解红楼随笔的汇编,由周先生的小女兼工作助手周伦苓女士分类编辑而成。本书收录了大约80篇谈红说梦的随笔文字。回顾过去数十年所写《红》文,有些是“学院派”的所谓“论文”,学术性强,表达方式不通俗,带着“学问腔”,一般读者并不爱看。《红楼》文笔奇妙,需要“奇文共欣赏”,须有“每有会心便索然忘食之乐”,方是读《红》的真正享受处。

内容推荐

《周汝昌梦解红楼》是《红楼夺目红》的姊妹书,系周汝昌先生一系列梦解红楼随笔的汇编,由周先生的小女兼工作助手周伦苓女士分类编辑而成。全书近八十篇研红随笔、大致归类为经历、赏析、版本、考证、人物及传记等。还配有名家“红楼”画作错落点缀,使全书图文并茂增添无限雅趣。

宝玉家世是否影射雪芹?依“伏笔诗”各钗应何等命运,贾府应结局如何?红楼主角是黛是钗?红楼背景是南还是北?周汝昌先生用精确的考证层层揭去“红楼”的面纱,你不仅会心悦诚服,还会惊叹于他的生花妙笔,让“红楼”趣味横生。

目录

自序

我与《红楼》有夙缘

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

不悔——知愧

不离本行

研红良不易一得贡真愚

考证之乐

触类旁通

楝亭四像一无踪

应识灵山

“六朝人物”说《红楼》

青石板的奥秘

龙年与曹雪芹

雪芹曾客“富儿”家

佟·傅·李与天津

长安·种玉及其他

曹雪芹生于何月

曹雪芹的“用典”

“诗礼簪缨”有埋伏

从《红楼》到康熙

“情教”创者曹雪芹

情在《红楼》

《红楼梦》食谱闲话

《红楼》饮馔谈

《红楼》花品

雪芹笔下有名花——海棠

怎么写宝玉

从衣饰到神采

《红楼梦》中的女性美

“西府”的谜底

“红楼”本是燕京典

红楼迢递认燕都

《红楼梦》与满俗

恭王府传奇

莲池北岸的天香楼

藕香名榭在津门

“自传说”能成立吗?

脂砚即湘云

林黛玉的《庄子》是什么版本

《红楼梦》的流行

关于甲戌本《石头记》

芹溪与玉溪

不敢提芹字字清

《红楼》章法是神奇

过场人物乎?结局人物乎?

“花主”“花王”气味殊

胃烟含露见颦颦

《红楼梦》欣赏一隅

脂砚小记

绛珠草·文化教养·化缘簿

潘霍芬与太虚幻境

多少楼台烟雨中

雪芹·水星·红祠

竞病·丕兴·芹庙

甲戌本联系三奇女

张爱玲眼中的《红楼梦》

字比笆斗大

齐白石与曹雪芹故居

上元佳节访芹居

胭脂米传奇

“红楼升官图”

雪芹印章·印缘小札

念芹重建大行宫

青史红楼一望中

黄叶山村入画图

西山寻梦

一帆风雨路三千——探春远嫁

云散水流——黛玉自沉

薄命女——香菱

秦可卿

贾元春

给“老外”讲《红楼》

《红楼梦》世界语版序言

美红散记

域外红情

“红楼梦”解

试读章节

和红学结下因缘,从明确的意义讲,总在三十年代。二十年代的我,还看不懂《石头记》——开过几次头,都读不下去,只好掩卷收书而罢。但在初中时候,胡乱学写诗词,那种令和七言歌行,却都不是直接来自宋篇唐句,而是带着一眼可见的《柳絮词》、《葬花吟》的影响痕迹的“学语”之作。其时年龄十三四至十五岁之阶段也。到了高中时期,是在有名的南开中学,和老同窗黄裳兄住同屋(那时还叫做“斋”,这宿舍名称包含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饶有意味)。我们二人,志趣略同,都酷爱文艺,每日晚饭后,情意悠闲,风日晴淑,例至校外散步,直走到墙子河畔为度,饱领落日归鸦之趣,霞天散绮之奇。我们不光是走,嘴里当然在说笑,不知怎的,话题往往落到《红楼》上来。这毕竟所因何故,今天我已解说不清了。而且所谈的到底涉及哪些点或面,也是不能追忆的了。只记得曾论及一义:像《红楼梦》这样的中华文学菁华,必须译成一部精确的英文本,使世界上的读者都能领略一二。于是,黄裳兄遂发一问日:我们有“红学”这个名目,可惜外国还不懂得,比如英文里也不会有这个字呀,这怎么办?我当即答言:这有何难,咱们就能造(coin)一个新字,就是“Redology”!他听了大笑。

此情此景,如在目前,而年华一箭,早是五十来年过去了。黄裳兄给香港报刊撰小文,好像也提到过我们两人南中晚步的往事(他指出我对研红的规模意度大致已具于彼时了),不过他未必涉笔及此——创造英文“红学”的掌故。至于“Redology”这个字,迟早会收入《牛津大词典》的,对此我曾说过我是相信不疑,无须多说的。

P5

序言

提“梦解红楼”,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1953年之秋,《红楼梦新证》在沪出版,顿时引发了海内海外空前的,也是名实相副的“轰动”。我那时在成都做教师,在外文系教翻译,老同窗许兄政扬就将北京的消息及时传给了我;其一叙写各种佳话时,讲到启功先生,说他见了《新证》十分高兴,表示“我要画一幅《周公解梦图》”。

原来,自古流传,西周文化创始人周公(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已发现镌有周公名字的甲骨文),是“演《易》”和“解梦”之大圣人(和孔子并称“周、孔”),民间有“周公圆梦”的书,说他能解译梦境的征兆意义。这是“解梦”的最早史话。所以启先生那时的一席话,即巧用双关的妙语一那“梦”,自然是指“红楼”之“梦”了。

如今因为这本小书命名,于是想起要讲“解梦”,当从这儿引起。

“解”,今日时尚语言似乎就是“破译”之意。报纸标题,为了“吸引”看报人,不时可见“解(揭)开××之谜”的措辞。但我这里借用此字,却不是为了“吸引”什么,倒是时常想着雪芹书中的原话:“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那个“解”,乃是“懂得”、“理解”、“晓悟”之义,虽然也与“揭开”可以关联,毕竟侧重在神智上、文化上感受和领会一层要义,不是要引起什么“轶闻效应”。

先说明这一点,可免误会。

本书收录了大约80篇谈红说梦的随笔文字。回顾过去数十年所写《红》文,有些是“学院派”的所谓“论文”,学术性强,表达方式不通俗,带着“学问腔”,一般读者并不爱看。《红楼》文笔奇妙,需要“奇文共欣赏”,须有“每有会心便索然忘食之乐”,方是读《红》的真正享受处。因此,我也喜欢写这种文章,以为更适于遣怀抒感,更便于与读者沟通交流,共得其乐。

基于以上拙想,也承应不少读者报函,特别是女儿伦苓的提议,遂将适合这种性质、文体的历年习作尽可能地搜辑,由伦苓整编纳于一帙之间,可省检觅之劳烦,可供“独坐”之遣兴,更可引发由这些浅显的生活现象、文化课题而进入高层次的思索和研求一那么,这个“解”就不是单方只由作者来“破译”什么奥秘,而是著与读双方共同“索而解”的事情和乐趣了。

还请勿忘:我们中华文化文学传统,从来最重“解人”这一词义。用今天的话来说,雪芹作书开卷不久就先关切着有无“解人”这件大事。“谁解其中味”,即谁可为我这《红楼梦》的“解人”?——即能读懂我之旨义精神的“会心者”?所以,轻下一个“解”字,实在太孟浪,太不自揣:我们有资格充当一个能“解”之人吗?

言念及此,惭颜自哂矣。

再者,“梦解红楼”,四字如此安排,亦颇费苦心。这种句法较为灵活,你可以读作“睡里梦里都在为红楼求解”,也可理会为“梦中说梦倍辛酸”(陈寅恪先生诗句),或者就是“梦想”、“妄想”要强解《红楼》。若如此,这书名取得就更有自嘲语味了。

一位不相识的远方投函者,寄来一张明信片,首尾不具,只言:“爱读您的书,爱听您的课(电视讲座),谢谢您,辛苦了。”语少而情真,让我感动,让我鼓舞。

这样的“知音”遍天下,不能尽举;为了他们的热诚好意,我将自己这些拙文结集成编,聊为答报,料想定会得到友声,兼予切磋,不胜欣幸之至。

诗日:

 梦解红楼日月长,奇情异彩细参商。

 零笺碎墨皆堪念,中有微怀一瓣香。

承蒙好友丁羲元先生出示珍藏《红楼》名画家改琦之佳作,允作插图,光我篇幅,谨致以深衷谢意。

甲申十月小阳春写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0: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