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在中国古代,用途极为广泛。除了祭祀天地神灵、祭奠祖先长辈之外,更多的则是驱除野兽蚊虫,驱邪去秽。诸如宫殿居室要熏香,被褥衣服要熏香,身体要佩戴香囊。
潘奕辰编著的《香生活》一书将香文化的发源、掌故、流变娓娓道来,更有从入门级到骨灰级的各种香玩法,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作者对香的理解和感悟,也是爱香人的入门教科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香生活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
作者 | 潘奕辰 |
出版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香,在中国古代,用途极为广泛。除了祭祀天地神灵、祭奠祖先长辈之外,更多的则是驱除野兽蚊虫,驱邪去秽。诸如宫殿居室要熏香,被褥衣服要熏香,身体要佩戴香囊。 潘奕辰编著的《香生活》一书将香文化的发源、掌故、流变娓娓道来,更有从入门级到骨灰级的各种香玩法,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作者对香的理解和感悟,也是爱香人的入门教科书。 内容推荐 说起香,也许在你以往的认知范围里只是敬神礼佛的形式,又或者是远古年代小说戏文里士人风雅的玩物、女子邀宠的工具,这些都太过片面。香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已存续了几千年,它的来龙去脉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其源流之久长、影响之深远、遗产之丰硕、幻变之纷纭、引涉之庞杂、仪轨之繁复,用一句“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时至今日,仍有人视香为一种生活,她的晨昏起作,无一不与香相关,带着浓浓的古意,清雅而闲适,令多少世俗中人心生向往。曾几何时,她也曾是人们眼中的女强人,在职场上叱咤风云,与香结缘,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这种魔力着实令人惊叹。作者(潘奕辰)的《香生活》,将会告诉你关于香的种种,也许读完《香生活》,你也会爱上香。 目录 自序 卷一·香韵缭绕的前世今生 引言 心归处 香满路 与香的邂逅 名媛、雅士与香 众香国里话红楼 千娇百媚话和香 《甄嬛传》中神秘的香 日本香道与源氏物语 探究神秘的沉香产地 香与雅艺 卷二·那一炉迷人的香 引言 那一炉魂牵梦绕的沉香 庄严且浪漫的檀香 奢华的龙涎香 最是那清凉无比的龙脑香 麝香真是那么十恶不赦吗 香炉之祖——博山炉 价比黄金堪称国宝的宣德炉 今后十年内最热的收藏品——沉香 香与养生 卷三·氤氲散漫间的雅与趣 引言 多姿多彩的香 熏香的舞台——香具 馨香难辨,雾里看花 入门级玩法 中级玩法 高级玩法 骨灰级玩法 品香观烟 文人的聚会——雅集 卷四·潘老师的微博时间 @香者潘奕辰 香是一种生活 后记 试读章节 心归处香满路 我是60年代生人,那个年代国家还比较贫穷,没有那么多奢侈品、化妆品可以供女孩子妆扮自己。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妈妈每天给我擦脸的雪花膏和只有夏天才能用的花露水。雪花膏的那种香气在每天早上、晚上各来一次,每次抹完,我都要兴奋好久,那香气让我有种幸福感。那时,在我幼小的心里雪花膏的香气代表温暖的家、代表妈妈的爱,这香气一直伴我到高中毕业。 上大学后,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让很多国外的新鲜事物进入了国内。我用到的第一瓶香水,是我的伯父出国回来带给我的。这个晶莹剔透的小瓶子让我当时在同学们面前自豪了很久,她们是那样地羡慕可以浑身香气袭人的我,为了能蹭一点儿香水她们可以用自己本就不多的零用钱给我买零食。为了不让老师发现,我每次都是只抹一点儿在耳后,不贴得很近的人,一般闻不到,而我自己却能闻得很清楚。也是由于这香气,我赢得生命中第一个异性对我的青睐,让我了解了爱情的甜蜜,这个阶段的香气,代表了我的初恋。 学理工科的我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我的专业,我在短暂的实习后,就毅然决然地出国了,在国外的经历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由此开始。 在发达国家几乎人人都用香水,喷香水成了他们每天出门前最后要做的一件事,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心情、着装、出入的场所来选择香型,每款香水都是由多种香料配成的,香水分为前调、中调、尾调。前调主要是以花香为主,比较刺激、很香,一两个小时后这种气味就会比较淡了,这时出现的就是中调,主要是以草本的、树脂的香料为主,香气馥郁、复杂,持续时间长,一般在4小时左右,再往后就是耐人寻味的尾调,一般为含蓄、深沉的木香,如沉香、檀香等。这种香气厚重、迷人,最为持久,可以让这款香水的作用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有的甚至一两天内都有这种香气的存在。 香水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为,他们的饮食习惯是比较偏好肉食,因此,相对我们东方人来说体味比较重,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来遮盖体味。然而,由于前调的浓烈刺激,长期使用香水可能会影响到人们嗅觉系统的敏感性。 我持续用了5年香水,在一次旅游后,它结束了在我化妆柜里的历史使命,我把用过的几十个空瓶子都收集了起来,作为纪念,到现在还在我家里展示着。那一次是去埃及,我第一次见到了精油,那是用纯植物提取出来的精华,一个一个不起眼的小瓶子里存放着诸多的梦幻,一滴精油就可以那样的芳香馥郁,那是融合了多少花瓣的精华呀!从此以后,精油进入了我的生活,沐浴要用,按摩要用,平时的皮肤护理也要用,甚至我随身的面巾纸,都要有几张是浸过精油的,那几年,我出国旅游的目的地几乎都是和精油的产地相关的,法国、捷克、印度、希腊、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精油是需要从植物里萃取、提纯的,纯度越大的精油使用起来越要小心,需要专业的知识去配比,如果使用不得当,可以瞬间使人窒息,因此,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尽量不要使用单方纯度很高的精油。精油的香气比香水使用后柔和很多,而且,还能起到养生的功效,因此,我对于精油的钟爱持续了8年。这期间,精油的温柔香气代表了一个事业成功女人的生活品质,和来自家庭的爱。 但当我在一个特别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中国传统的香,看至4、闻至0那些最原始的香料时,我的心怦然而动。我陶醉在那些不起眼的“木头”里,竟然就此把后半生交给了它,我们还是从几年前的一天下午开始说起吧。P6-8 序言 香,在中国古代,用途极为广泛。除了祭祀天地神灵、祭奠祖先长辈之外,更多的则是驱除野兽蚊虫,驱邪去秽。诸如宫殿居室要熏香,被褥衣服要熏香,身体要佩戴香囊。大臣向皇帝奏本之际,也要于舌尖之下含压一丸“鸡舌香”,才敢启奏,唯恐满口秽气熏着皇上。皇室、官宦、士人们,大都颇有些讲究,宋代大文豪苏轼平生最喜的《赏心十六事》之第九事,便是“晨兴半炷茗香”。即便条件一般的百姓之家,也要寻找些艾蒿菖蒲等,为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香,后来也作为宗教的礼仪与虔诚的承载。在东汉时期,又被本土诞生之道教、印度舶来之佛教等宗教普遍运用,于香云缭绕,梵音袅袅之间,神佛们宝相庄严,接纳着信徒们的顶礼膜拜。 香,在中国古代更是医家必备。在《千金要方》、《本草纲目》、《金匮要略》等诸多医典之中,香料都被广泛用来治病养生。日本、韩国等国家至今盛行的香茶之事,也都是唐宋时从中国传播去的,后来被日本人演绎成为“香道”、“荼道”之形式。由于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变革,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香文化却被相对稳定而简单化的日本保留。这些年经台湾而回归,在本土盛行起来,使得中国古来随性的生活伴侣,变成仪轨与形式。这,实在是国人的悲哀,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都在追寻我们古人香文化的本真。 国人骨子里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总是在最为适宜的时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奕辰先生在追求美好生活之时,发现了香的曼妙,由喜爱到享受,由享受到研究,又升华至于著书立说,实在是大家不曾预料到的。我与奕辰先生虽然同住一个小区,同在一栋楼内,几年来也许见过,也许没见过,也许经常擦肩而过,像所有世人一样,总未晓得对方。一次偶然泊车于楼门前,偶然抬头看见滚动的灯箱,几句颇为醒目的关于香的语汇,引导我去叩响了“木风香堂”之门,一位优雅贵气的女士迎迓入室。于是,结识了这位芳邻。 后来,有幸参加了“木风香堂”的几次香茶雅集,又看了奕辰在国内外媒体的诸多讲座与访谈,很有些士人的味道,她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香事,继承、融合得典雅而地道,她的见解,又与我在拙作《荣斋随笔·文博篇》《荣斋随笔·风雅颂篇》两书中之许多议论颇为相通,自然就多了几分理解。 再说香席,既然是席,必定要有些体面的排场。上古时候就有其事,只是不叫这个名,尧帝禅位给舜帝之时,便以绵延数里的烟火,祭祀天地神灵,舜帝又选五色玉器设礼,代表天下五方,以承继帝位,《尚书》称之为“柴燔升烟”。其所用之柴,即是有浓烈香味的松柏蒿草之属,即“柏、萧”等木草植物。后世亦用此等植物加工成香料,用于日常生活。传说汉武帝沿习上古,隆重设置了“香祭”,延请王母娘娘,乞寿万年。此类事情,唐代以前称之为“焚香”,唐宋时节,又有了“闻香”与“香事”的称谓。这恐怕是关于焚香一事较为系统的说法。此外,再没有看到更为科学的名头。至于“香席”一名,应该是宋代以后的称谓了。可见,自古到今,香,始终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与修为。 后记 本书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的,这其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都是我自己和我身边玩香的朋友的经历,这些经历是现代人都有可能实现的,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希望这些故事带给现代人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放下该放下的,享受当下的生活,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这本书是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带领大家进入一个大多数人比较陌生的一个领域,但是,我还是希望以这样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家了解这一传统文化,至少,对这一文化产生兴趣,这样,也就达到我这本书的目的了。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在短短五个多月的时间内写作完成,由于时间的仓促,里面难免存在错漏,希望大家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本书得到了行业内外很多人的大力支持,在此向刘锡荣、张晓武、林家毅、李国群、杨锐辉、子望、孙大迪、孙亮、苏弘毅、汪琪、林海、孙可等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