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学科。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同时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
本书配有几百幅精美图片,包括各种药草、珍贵植物、食材等,并以文字加以注释,使读者熟悉各种山草,对着图片亲自配药,治病养生。
本书共收集了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上百幅精美插图,并为每种药物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闻流传的药方)等项,可以称得上是治病养生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由明代著名医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所撰,是中国最具世界性影响的药学及博物学巨典。它集中国古代医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为一体,同时广泛涉及相关的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巨著,曾被英国生物不家达尔文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不仅是400年来医家必修圣典,也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本草纲目》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药物、食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方法之大成,对后世食物养疗学、饮食烹饪学、医药学、种植学及人们日常生活起居都构成了深远影响。其药食同源的思想更是影响至今,成为中国文化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对食物的选择及养生方式。
弘景日:凡采药时月,皆是建寅岁首,则从汉太初后所记也。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也。大抵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花、实、茎、叶,各随其成熟尔。岁月亦有早晏,不必都依本文也。所谓阴干者,就六甲阴中干之也。又依遁甲法,甲子旬阴中在癸酉,以药著酉地也。实不必然,但露暴于阴影处于之尔。若可两用,益当为善。
孙思邈日:古之医者,自解采取,阴干、暴干皆如法,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病十愈八九。今之医者,不知采取时节,至于出产土地,新、陈、虚、实,一皆不悉,所以治病十不得五也。
马志日:今按法阴干者,多恶。如鹿茸阴干悉烂,火干且良。草木根苗,九月以前采者,悉宜日干;十月以后采者,阴干乃好。
时珍日:生产有南北,节气有早迟,根苗异收采,制造异法度。故市之地黄,以锅煮熟;大黄,用火焙干;松黄和蒲黄,樟脑杂龙脑,皆失制作伪者也。孔志约云:动植形生,因地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取,则物是而时非。名实既虚,寒温多谬,施于君父,逆莫大焉。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