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但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新纪元,而且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本书以新中国建立60年为时间坐标,条分缕析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的发展历程及其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同时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的新提升。全书在内容和结构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辉煌60年·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丛书,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撰写,由吕贵、周鹤龄、陈章亮、袁恩桢、芮明杰、桑玉成、何勤华、吴铎、彭希哲、杨洁勉、姜义华、晏可佳、杨扬、宋超、张伟江、罗剑明等16位专家领衔撰写。本丛书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互动为研究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力求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促进学术成长,学术成长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力求反映中国学术研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力求体现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的辩证关系;力求反映学术进步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改善的重大作用;力求体现我们党多年来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全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力求理论性与实证性结合,既有理论概括,又有历史概述,努力做到事实准确、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文笔生动、富有新意。
导论 旗帜·道路·理论体系
第一章 社会主义实践的初步探索与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及其对理论发展的双重影响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与新的理论飞跃
第一节 真理标准讨论与伟大历史性转折
第二节 回答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与创立邓小平理论
第三节 回答执政党建设基本问题与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四节 回答中国发展的基本问题与创立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生活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展开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基本经验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及其重大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及其发展趋势
结语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