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呱呱坠地开始,一天天长大,凝聚了爸爸妈妈无限的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年轻的爸爸妈妈最关心的是宝宝生长发育是否健康正常,最担心宝宝生病,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宝宝快快乐乐,健康成长。
本书总结了几十年的育儿指导经验,详细讲述了父母最希望了解的育儿细节,为父母养育宝宝提供体贴入微的指导。
面对襁褓中娇小柔弱的新生宝宝,本书第一部分为新手爸妈讲述了哺育新生宝宝的各种细节知识,让年轻的父母了解各种新生宝宝的居家护理要点,指导父母细心照顾和精心喂养新生宝宝,以及进行体格锻炼和智能训练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父母最关心的365个育儿细节(0-3岁第2版) |
分类 | |
作者 | 刘莹//刘玲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宝宝从呱呱坠地开始,一天天长大,凝聚了爸爸妈妈无限的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年轻的爸爸妈妈最关心的是宝宝生长发育是否健康正常,最担心宝宝生病,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宝宝快快乐乐,健康成长。 本书总结了几十年的育儿指导经验,详细讲述了父母最希望了解的育儿细节,为父母养育宝宝提供体贴入微的指导。 面对襁褓中娇小柔弱的新生宝宝,本书第一部分为新手爸妈讲述了哺育新生宝宝的各种细节知识,让年轻的父母了解各种新生宝宝的居家护理要点,指导父母细心照顾和精心喂养新生宝宝,以及进行体格锻炼和智能训练等。 内容推荐 本书详细讲述了父母最希望了解的育儿细节,为父母养育宝宝提供体贴入微的指导,分别针对不同月龄的宝宝,详细讲述了生活护理、日常喂养、智能训练、心智发育、宝宝常见问题与应对技巧、用药常识、教育技巧等父母需要注意的细节。 本书内容科学实用,插图亲切温馨,每页都为读者精心奉献医师指导、爱心提示和健康小百科等小知识,相信每位父母都能从本书中获得有益的帮助,愿每一对夫妇都能拥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愿每一个宝宝都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目录 第1章 细心哺育新生宝宝 细心呵护新生宝宝 细心观察新生宝宝的身体状况 新生宝宝的居家护理要点 1周新生宝宝护理要点 2周新生宝宝护理要点 3周新生宝宝护理要点 4周新生宝宝护理要点 哪些新生宝宝要特别加强护理 怎样测量新生宝宝的体温 什么样的新生儿黄疸要引起重视 宝宝出现产伤家长莫惊慌 谨防新生宝宝窒息 谨防新生儿败血症 什么是“脐带风”或“七日风” 新生儿假月经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包茎怎么办 不必担心新生宝宝打嗝 选择宝宝尿布有讲究 莫忘给尿布消毒 勤换尿布以防尿布疹 为新生宝宝准备合适的衣物 宝宝衣物忌放樟脑丸 不宜将新生宝宝裹成“蜡烛包” 新生宝宝应该睡什么样的床 新生宝宝不宜看电视 仔细为新生宝宝洗浴 精心喂养新生宝宝 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品 掌握新生宝宝需要的乳量 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 让新生宝宝喝到珍贵的初乳 做好排乳反射准备 把握宝宝的觅乳反射 让宝宝安心欢喜地吃奶 两侧乳房轮流哺乳 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 哺乳结束时轻柔地移开宝宝 夜间哺乳的妈妈争取白天多休息 把握合理的喂奶频率 适当减少夜间喂食 母乳质量巧改善 找出乳汁不足的原因 让妈妈增加乳汁的方法 母亲哺乳时需注意的细节 哪些情况不宜哺乳或暂停哺乳 让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以防佝偻病 让新生宝宝进行体格锻炼 为新生宝宝做健身活动 为新生宝宝做按摩 新生宝宝按摩操 带新生宝宝去户外活动 让新生宝宝进行智能训练 重视对新生宝宝的早期教育 仔细了解新生宝宝的感知能力 重视对新生宝宝视力的训练 加强对新生宝宝听觉的训练 注意对新生宝宝触觉的训练 积极训练新生宝宝的语言能力 鼓励新生宝宝多发声 多与新生宝宝进行情感交流 关注新生宝宝的情绪发展 分辨新生宝宝的气质类型 科学开发新生宝宝大脑潜力 第2章 精心养育0~3岁的宝宝 精心照顾1~3个月的宝宝 细心观察1~3个月宝宝的身体状况 为宝宝营造适合成长的居家环境 为1~3个月的宝宝挑选合适的衣物 从两个月开始给宝宝把尿 不必担心宝宝流口水 为3个月的宝宝准备合适的枕头 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头睡觉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让宝宝睡得更好 及时纠正宝宝昼夜颠倒的睡眠习惯 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 注意保护宝宝的嗓音 注意保护宝宝的听力 注意给宝宝调节体温 要经常给宝宝洗手和脸 要勤给宝宝洗澡 要勤给宝宝洗头 给宝宝剪手指甲和脚趾甲时要小心 从3个月开始给宝宝理发 为1~3个月的宝宝挑选合适的玩具 别忘给宝宝的玩具消毒 常带1~3个月宝宝到户外 给1~3个月的宝宝进行日光浴 细心护理因生病而输液的宝宝 精心喂养1~3个月的宝宝 母乳是喂养宝宝的最佳选择 母乳充足巧判断 混合喂养时应先喂母乳再喂牛奶 掌握好人工喂养的方法 掌握好人工喂养的奶量和频率 掌握好人工喂养的牛奶温度 人工喂养的宝宝“火气大”吗 给橡皮奶嘴开孔有讲究 莫忘给宝宝的食具消毒 注意为宝宝添加鱼肝油与果蔬汁 为宝宝制作果蔬汁的方法 给宝宝喝果蔬汁 别忘给宝宝补充水分 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让1~3个月的宝宝进行智能训练 让宝宝做俯卧练习 锻炼宝宝的腿部力量 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 训练宝宝的听觉 刺激宝宝的视觉 父母要多和宝宝说话 细心照顾4~6个月的宝宝 细心观察4~6个月宝宝的身体状况 为4~6个月的宝宝挑选合适的衣物 注意保持宝宝的清洁 宝宝口水增多可戴围嘴 训练4~6个月的宝宝定时排便 细心护理正在出牙的宝宝 注意保护宝宝的乳牙 轻微摇晃宝宝有好处 莫要抛摇或颠颤宝宝 多带4~6个月的宝宝去户外活动 给4~6个月的宝宝进行擦浴 及时纠正宝宝吮手指的不良习惯 细心喂养4~6个月的宝宝 从4个月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 细心为宝宝喂食辅食 从4个月开始让宝宝吃蛋黄 从6个月开始让宝宝吃鱼泥与肝泥 从4个月开始让宝宝吃淀粉类食物 从5个月开始让宝宝喝婴儿粥 让4~6个月的宝宝进行智能训练 让宝宝进行爬行练习 让宝宝做~做婴儿被动操 大人多和宝宝一起玩 教宝宝自己玩 让宝宝练习婴儿语言 细心照顾7~9个月的宝宝 细心观察7~9个月宝宝的身体状况 根据入睡状态判断宝宝的健康 培养宝宝良好的入睡习惯 为7~9个月的宝宝挑选合适的玩具 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 训练宝宝控制大小便 禁止宝宝做的事情 细心喂养7~9个月的宝宝 把握宝宝断奶的具体时间 细心为7~9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 培养7~9个月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 宝宝营养不良巧判断 宝宝食欲不振怎么办 细心调理腹泻宝宝的饮食 让7~9个月的宝宝进行智能训练 让宝宝做一做婴儿主动操 锻炼宝宝手的精细动作 让宝宝练习爬行 让宝宝学习迈步 让宝宝进行语言训练 经常和宝宝做游戏 细心照顾10~12个月的宝宝 细心观察10一12个月宝宝的身体状况 多让宝宝去户外玩耍 了解婴儿的肥胖标准 注意预防宝宝肥胖 宝宝入睡后为什么会打鼾 防止宝宝出现“八字脚” 1岁还不开口说话也不必着急 宝宝开窗睡觉益处多 细心喂养10~12个月的宝宝 如何让10~12个月的宝宝完全断奶 断奶后宝宝的日常饮食应丰富多样 哪些食品不宜让宝宝吃 培养10~12个月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 不要让宝宝偏食或挑食 不要让宝宝多吃冷饮 让10~12个月的宝宝进行智能训练 多让宝宝做游戏 培养宝宝良好的个性 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宝宝手指益智法 细心照顾1~2岁的幼儿 幼儿一日生活巧安排 仔细保护幼儿牙齿 让孩子学习独立行走 怎样让孩子安静入睡 多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培养孩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 正确使用丙种球蛋白(丙球) 细心喂养1~2岁的宝宝 1~2岁宝宝营养需要量 宝宝营养要全面 哪些食物适合1~2岁的宝宝吃 幼儿食品巧烹制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莫让幼儿吃太多甜食 莫让幼儿吃太多冷饮 多让宝宝喝酸奶 让1~2岁的宝宝进行智能训练 抓住宝宝学说话的最佳时机 培养孩子认识事物的能力 多给孩子听悦耳的音乐 宝宝为什么不合群 纠正孩子任性的毛病 培养孩子入托的愿望 细心照顾2~3岁的幼儿 教孩子正确使用牙刷 为2~3岁的孩子挑选合适的玩具 为孩子进行预防接种的种类 为孩子进行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密切关注孩子接种后的异常反应 莫忘按时带孩子查体 1岁以下小儿查体内容 1~3岁小儿查体内容 3~7岁小儿查体内容 细心喂养2~3岁的宝宝 2~3岁幼儿食谱表 2~3岁幼儿为什么会食欲不振 怎样纠正幼儿食欲不振 给孩子吃零食有讲究 培养2~3岁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注意预防小儿肥胖 孩子偏食巧纠正 让2~3岁的宝宝进行智能训练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培养幼儿的自立能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从小注意让孩子仪表大方 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要一致 婴幼儿常见问题与应对技巧 耐心对待宝宝哭闹 细心护理多汗的宝宝 宝宝腹泻莫惊慌 积极预防宝宝便秘 宝宝边吃边玩怎么办 注意避免宝宝体重异常 孩子打喷嚏、流涕、鼻塞怎么办 宝宝眼屎多怎么办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喉鸣怎么办 细心护理发热的宝宝 宝宝呕吐怎么办 宝宝腹痛怎么办 宝宝抽风怎么办 宝宝患外耳道疖肿怎么办 宝宝患外耳道湿疹怎么办 宝宝患口疮怎么办 宝宝异食癖是怎么回事 及时纠正宝宝口吃 及时改善宝宝营养不良的状况 如何治疗小儿肥胖症 宝宝长湿疹怎么办 宝宝屏气发作怎么办 孩子烫伤细护理 孩子皮肤损伤细护理 如何清除孩子眼内异物 如何清除孩子耳内异物 如何清除孩子鼻腔内异物 如何清除孩子食道内异物 如何清除孩子气管内异物 孩子食物中毒如何应对 孩子被动物咬伤如何应对 孩子鼻出血如何应对 孩子中暑和晕厥如何急救 孩子溺水如何急救 孩子触电如何急救 婴幼儿家庭用药常识 家庭应常备哪些急救物品 巧为宝宝冷热湿敷 巧为宝宝进行酒精擦浴 怎样给宝宝用目艮、耳、鼻药 仔细把握婴幼儿用药剂量 婴幼儿用药时间有讲究 慎重选择宝宝服药方式 密切关注孩子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宝宝慎用成人药 怎样为小儿煎服中药 不要让宝宝乱吃补药 合理使用抗生素 仔细保存家庭药品 莫忘常给家里消毒 第3章 精心培育儿童成长 关注儿童的身体发育 了解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对照儿童身长和体重的增长标准 了解影响孩子长高的因素 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儿童不宜多吃的20种食物 孩子盲目进补有三害 避免导致儿童肥胖的不良习惯 儿童锻炼三不宜 父母与孩子同室睡弊大于利 如何提高儿童的抵抗力 儿童验光要散瞳 哪些儿童不宜打防疫针 儿童头部外伤不可忽视 怎样为孩子代述病情 儿童咳嗽莫大意 冬季儿童久咳不愈怎么办 高热惊厥莫惊慌 孩子发烧查查尿 孩子发烧慎打针 儿童轻微腹泻不一定是坏事 儿童腹泻不应禁食 儿童慎用感冒药 孩子心理障碍可致腹痛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输液时的护理 细心治疗遗尿症 注意保护“六龄齿” 小儿拔牙前后的注意事项 关注儿童的心智发育 了解幼儿期的心智特征 掌握幼儿期的学习特点 重视幼儿期的品德教育 了解儿童期的心智特征 掌握儿童期的学习特点 重视儿童期的品德教育 抓住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重视训练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细心分辨孩子的智力类型 掌握超常儿童的特点 什么是真聪明 早慧和大器晚成 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 了解影响孩子智力的因素 培养孩子科学用脑的好习惯 让孩子有一个好记忆力 把握孩子的认知过程 抓住孩子思维与智力发育的关键期 关注孩子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重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注重培养孩子的意志 关注孩子性格的发展 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抓住孩子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键期 了解非智力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了解影响孩子心理行为的环境因素 了解孩子个性的五大因素 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 了解孩子气质的四种类型 正确对待孩子的气质特点 掌握对抑郁质气质幼儿的教育方法 掌握对多血质气质幼儿的教育方法 掌握对胆汁质气质幼儿的教育方法 掌握对黏液质气质幼儿的教育方法 掌握教育孩子的技巧 父母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做一个懂教育的家长 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亲要善于对孩子表达爱心 善于与孩子沟通 了解孩子的基本方法 常和父亲相处的孩子智商高 父母要学会控制情绪 不做唠叨的妈妈 每天都拥抱孩子 孩子成长需要家长的肯定 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学会赏识孩子 孩子需要自由的生活空间 游戏是儿童的事业 孩子的成长需要积极去尝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请为孩子保密 如何建立家长的威信 学会拒绝孩子 对孩子讲话的禁忌 不要武断地判断孩子的对错 重视纠正孩子的恐惧心理 莫让孩子脾气变暴躁 关注独生子女的优点与缺点 教育孩子的禁忌 正确对待问题儿童 幼儿也有性感 儿童也有心理压力 关注孩子的三个不快乐期 关注孩子的两个反抗期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问题行为 孩子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 防止独生子女发生心理偏异 注意预防孩子智力低下 儿童学习障碍怎么办 正确对待儿童口吃 如何对待八点钟头痛症 父母要关注儿童多动征 父母要重视儿童抽动征 别让孩子成为脆弱儿童 警惕孩子感觉综合失调 消除儿童吮拇指癖与咬指甲癖 消除儿童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 正确纠正孩子手淫的习惯 试读章节 2周新生宝宝护理要点 宝宝正在继续努力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对他来说,外面的世界与妈妈的子宫相比,又喧闹又明亮,有些不习惯。但是你会发现宝宝每天都在进步,他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强的。 出生第一周时宝宝体重大多数会暂时下降,医学上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下降不超过400克。随着吃奶量的增加,宝宝的体重从第四至五天开始回升,一周之内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同时你会发现宝宝的四肢运动是不自主的,会出现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比如受到较大声音的惊吓时,四肢会下意识地向胸前抱拢,这就是新生儿特有的拥抱反射。到第一个月的月末,你将会发现随着宝宝肌肉控制能力的发展,他的动作逐渐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从出生到56天,宝宝还具有一种神奇的本领——行走反射,从宝宝出生第八天开始,可以利用这一先天能力加以训练,不仅能使宝宝提前学会走路,还能促进大脑发育成熟和智力发展。 有的宝宝呼吸时会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这是因为宝宝盖的毯子、衣物上脱落的棉绒和灰尘阻塞了宝宝的鼻腔和上呼吸道。你不用担心,宝宝不是患了感冒,这个时候的宝宝患伤风感冒的可能性还不大,宝宝只是在努力地呼吸。 3周新生宝宝护理要点 此时的宝宝已建立多种条件反射。当你分开宝宝紧握的小手,用一个手指轻触他的掌心时,他就会紧紧地握住你的手指不松手;当妈妈把宝宝抱在胸前,准备喂奶的时候,或是宝宝因饥饿而啼哭时,他都会把头左右摇摆,张开小嘴,拱来拱去地寻找妈妈的乳头,他已经可以很熟练地掌握吸乳的本领,小嘴一下一下吸吮得十分有力;当你把手慢慢凑近宝宝眼前,达到一定距离时,宝宝就会不由自主地眨眼睛。 现在的宝宝已经能够和你对视,但持续的时间还不长。当宝宝注视你的时候,你也应该很专注地看着他,给他一个充满爱意的笑脸,向他点点头,轻轻地呼唤宝宝的名字,这些都会让宝宝感到快乐。 宝宝现在还不会有意识地去触摸物体,但是他喜欢你给他做按摩操,喜欢妈妈温柔的触摸、亲切的声音、和蔼的笑脸。 如果宝宝经常不明原因地啼哭和烦躁不安,怎么哄也不管用,严重的会产生阵发性的剧哭,每次持续数分钟后才能安静下来,那么宝宝有可能是患了肠绞痛。一般说来,大约有20%的宝宝在出生后2~4周的时候,会出现肠绞痛的症状。发作的时候,宝宝不仅会长时间地啼哭,而且看上去很难受。如果你的宝宝有这种现象的话,你恐怕就要很辛苦,因为这种腹痛是功能性的,经常会发作,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等宝宝长大些自然会好。 4周新生宝宝护理要点 此时,宝宝颈部力量已有所加强,可以趴在床上或大人胸前,以腹部为支撑,把头稍稍抬起一会儿,而且还能左右转动脑袋。如果你把宝宝抱起来或靠坐在你身上,宝宝的头已可以直立片刻,但时间不要长,以免宝宝疲劳。宝宝胳膊和腿的动作也协调了一些,说明他控制肌肉的能力有所增强。 现在宝宝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睡眠、吃奶和排便习惯。宝宝之间的差异很大,有的宝宝夜里已能睡4~6小时的长觉,有的宝宝夜里还需要妈妈喂2~3次奶。因为母乳比较好消化,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间隔时间比喝牛奶的宝宝短,一天的大便次数也比喝牛奶的宝宝多,需要妈妈更多的照料。 这时的宝宝已能辨别妈妈的声音和气味,即使妈妈不在眼前,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宝宝就会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 如果你给宝宝进行过胎教,现在试试给宝宝播放胎儿时期常听的音乐或故事,宝宝很可能会有明显的反应呢!此时的宝宝已能判断声音的来源,听到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宝宝的头就会转向声音所在的方向,但声音的距离不宜太远,应在50厘米以内。宝宝的眼睛此时已能看清近距离的人和物,目光也会跟随眼前的物体水平移动,特别喜欢看线条较粗、图案简单、颜色鲜明的图画,尤其是人脸的图案。 与前几周相比,宝宝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看起来更加招人喜爱。 7.哪些新生宝宝要特别加强护理 哪些新生儿需要特别加强护理呢?早产儿(指妊娠不足37周)、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在2500克以下)、过期产儿(指妊娠超过42周)、小样儿(体重低于同龄儿的第10百分位值以下)、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4000克)都需要特别加强护理。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出现窒息者,娩出时出现皮肤紫绀、呼吸暂停、颅内出血、抽搐、昏迷或其他严重畸形者也需特别加强护理。 在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如横位、臀位)、剖宫产,有羊膜早破,羊水过少或过多,羊水发绿、发臭,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脐带脱垂或打结;孕妇在妊娠前或妊娠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严重贫血等疾病;在分娩过程中曾用过哌替啶(杜冷丁)、吗啡、抗惊厥药等,所分娩出的新生儿都应特别加强护理。 对于上述特殊的新生儿除了加强保暖、注意呼吸等情况外,其他方面的护理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新生儿本身存在先天发育不足、生理功能的不完善或病理变化;或者由于母体本身的疾病,服用的药品影响胎儿,这样出生的宝宝不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容易发生意外,所以从医疗、护理的角度应该特别重视。P6-9 序言 宝宝从呱呱坠地开始,一天天长大,凝聚了爸爸妈妈无限的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年轻的爸爸妈妈最关心的是宝宝生长发育是否健康正常,最担心宝宝生病,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宝宝快快乐乐,健康成长。 有鉴于此,我们总结了几十年的育儿指导经验,编写了此书。本书详细讲述了父母最希望了解的育儿细节,为父母养育宝宝提供体贴入微的指导。 面对襁褓中娇小柔弱的新生宝宝,本书第一部分为新手爸妈讲述了哺育新生宝宝的各种细节知识,让年轻的父母了解各种新生宝宝的居家护理要点,指导父母细心照顾和精心喂养新生宝宝,以及进行体格锻炼和智能训练等。 在本书第二部分,分别针对1~3个月、4~6个月、7~9个月、10~12个月、1~2岁、2~3岁不同月龄的宝宝,详细讲述了生活护理、日常喂养、智能训练、宝宝常见问题与应对技巧、用药常识等方面需要注意的细节。 孩子慢慢长大,需要父母的细心教育。在本书第三部分,讲述了小儿家庭教育的各种细节知识,让年轻的父母关注小儿的心智发育,掌握教育的技巧,正确对待问题小儿。 本书内容科学实用,插图亲切温馨,每页都为读者精心奉献医师指导、爱心提示和健康小百科等小知识,相信每位父母都能从本书中获得有益的帮助,愿每一对夫妇都能拥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愿每一个宝宝都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编者 2009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