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云逸大将/大将传记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洪亮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云逸将军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百色起义、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7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张云逸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关心人民,爱护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正如毛泽东所称赞的:“数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是模范的共产党员。”

本书是关于介绍其生平事迹的传记。

内容推荐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方阵中,有十颗最耀眼的将星,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在中国革命战争、新中国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许多重大战役和事件的酝酿、决策及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无不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不对当时的历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书介绍了张云逸大将的生平事迹。

目录

第一章 从军之路

 寒门才子 

 立志报国 

 初次参加武装起义

 参加黄花岗起义 

 辛亥革命 

 讨袁护国

 东征北伐 

第二章 受命于广西

 踌躇满志建功勋

 志同道合为革命

 百色风雷骤然起

 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激战隆安、平马

 扬鞭下榕江

 再战百色 

第三章 胜利转战

 转战千里

 猎猎军旗

 不再盲从 

第四章 突出重围

 直奔苏区 

 痛失战友 

 代表中央赴汀州谈判

第五章 万里长征

 强渡乌江显神威

 勇夺泸定立战功

 雪山草地唯胜之

第六章 抗击日寇

 劳山脱险

 统战建功 

 组建、发展和壮大新四军

 挺进皖东 

 妻儿遭扣 

 皖南事变 

 重建新四军军部

 胜之善战

 天仪扬反“扫荡” 

 校长生涯 

 自力更生 

第七章 激战华东

 两淮之战

 驰骋鲁南

 支前总指挥

第八章 老骥伏枥

 主政广西

 桂中支队

 高风亮节

 鞠躬尽瘁

试读章节

在黄埔陆军小学,张云逸不仅受到了严格正规的军事教育,而且开始接受爱国主义和民主思想的教育。当时黄埔陆军小学有不少革命者,他们都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在教育这些“国之栋梁”的时候,给他们历数鸦片战争以来的国耻,讲解孙中山先生发动的国民革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国家的落后、人民的疾苦,使张云逸痛苦万分。

立志报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面临更加严重的内忧外患的局面,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开始了“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赶上并超过西方列强,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各地纷纷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开办新学堂,培训技术人才;在军事上兴办新式小学堂、讲武堂等,建立新军,并组建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但它对于新思想、新理念的传播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朝政府为了培养新式军事人才,决定在京师及各省建立陆军小学堂。其中就包括1908年张云逸考入的广东陆军小学。以后在中国战场上名声赫赫的很多将领(包括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将领)大都在这样的小学堂中受过训练。

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近代知识分子以报刊为重要阵地宣传民’主革命学说,创办了《江苏》、《浙江潮》、《苏报》、《中国白话报》等20多种政治性刊物;还出版发行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小册子130余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翻译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著作,蔡元培翻译了德国科培尔的《哲学要领》,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著作。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

1905年8月20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反动统治而奔走呼号。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在20世纪初叶发挥了巨大作用的革命政党,在中国政治和革命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人一个新阶段。同盟会的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孙中山先生1894年在檀香山组建的兴中会曾明确提出了武力推翻清政府的口号。在兴中会成立伊始,孙中山便积极走动,筹备成立“华侨兵操队”,接受军事训练,以便回国起义。1895年开始秘密筹备在广州举行第一次武装暴动,筹备会上,孙中山提议说:“我等倡议革命,旨在倒清立国,迟早而已,必有成功日”,并确立了“青天白日旗”为以后建国之国旗, “青天白日,取义宏美,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

1909年10月,在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张云逸参加了由步兵教官、同盟会会员周远明主盟举行的同盟会入会宣誓仪式,与同班的几位爱国青年一起秘密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接过了“三民主义”的革命旗帜。

初次参加武装起义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都集中到了清政府身上,人民已经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才能拯救民族。于是,革命就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断利用会党和新军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12月,同盟会推动和领导了规模巨大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这也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1907年、1908年,同盟会又在西南边境地区发动了六次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河口起义。

潮州黄冈起义: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1907年,同盟会计划在广东潮州、惠州起义。许雪秋派陈涌波等于5月22日夜攻人潮州黄冈(今饶平),缴获清军枪械数十支,张贴中华国民军布告安民。后起义军攻清军驻守的潮州,死伤甚众,遂告失败。P4-7

序言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方阵中,有十颗最耀眼的将星,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中国革命战争、新中国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许多重大战役和事件的酝酿、决策及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无不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不对当时的历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的革命精神、崇高品格和超常智慧,无不给后人以教育和激励。

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们纵横驰骋,百战沙场,叱咤风云。土地革命战争中,他们身先士卒,在反“围剿”斗争和长征路上屡立战功;抗日战争中,他们出生入死,率领根据地军民与日伪军浴血奋战;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战无不胜。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实践,使他们的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世人敬佩的常胜将军。

他们是共和国强大国防的奠基元勋,为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是十位大将的毕生心愿。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们肩担重任,呕心沥血,只争朝夕,顽强拼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铁甲雄师的组建,有他们留下的身影;长空利箭的升空,有他们洒下的汗水;蓝天战鹰的翱翔,有他们弹奏的旋律;水中蛟龙的出海,有他们驶过的航迹。他们为共和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的奠基性贡献有目共睹,他们所积累的人民军队的建设经验是我军的宝贵财富。

他们是我军官兵的良师益友,培养出了一大批治军的栋梁之才。人才是治国之本,也是治军之本。他们以培养高素质的治军人才为己任。他们不仅慧眼识才、真心爱才,而且在实践中言传身教、工作中大胆使用,使我军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他们身居高位,却视人民为父母、视士兵为兄弟。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和士兵同呼吸共命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和士兵面对面心连心,和士兵交朋友是他们的一贯作风。他们待人热情诚恳,耿直谦虚,大公无私,乐于助人。他们在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中享有极高的威望,深受人民和广大官兵的爱戴和敬仰。

他们虽出身不同、性格各异,或严肃不苟,或幽默诙谐,或直言不讳,或独思慎言,或书生意气,或虎虎生威……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正直、勇敢、睿智、干练。他们为人民舍生忘死,对党忠心耿耿。他们的革命生涯和人生经历都富有传奇色彩,他们的成长故事和战斗历程,展现了千姿百态的人生画卷,体现出一代英雄的迷人风采和与众不同的个人魅力。

他们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

他们的崇高思想和优秀品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鲜明个性和大将凤采,将流传千古,永照后人。

张树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