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范永著,李玉花译的《思索之苑(修订增补本)(精)》以散文形式讲述了韩国济州岛盆载艺术苑苑长成范永对石头与树木之爱以及他的人生故事,以及他36年来从树木和石头中感悟出的人生哲理,使人读后深受启发和教益。
他尊重自然规律,与艺术相依为命:为一棵松柏受到伤害而痛苦,为它精心疗伤,也为一棵梅花的成长而欢欣,晨间向桧树问好,月下与柳荫对话……万物皆有灵,他的精心呵护,换来了满园艺术的笑舞东风,而作者本身又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许多思考、许多启迪。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思索之苑(修订增补本)(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韩)成范永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成范永著,李玉花译的《思索之苑(修订增补本)(精)》以散文形式讲述了韩国济州岛盆载艺术苑苑长成范永对石头与树木之爱以及他的人生故事,以及他36年来从树木和石头中感悟出的人生哲理,使人读后深受启发和教益。 他尊重自然规律,与艺术相依为命:为一棵松柏受到伤害而痛苦,为它精心疗伤,也为一棵梅花的成长而欢欣,晨间向桧树问好,月下与柳荫对话……万物皆有灵,他的精心呵护,换来了满园艺术的笑舞东风,而作者本身又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许多思考、许多启迪。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充满美丽、爱与和平的地方,是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索空间。小小盆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成范永著,李玉花译的《思索之苑(修订增补本)(精)》讲述了刚刚移植的树木,为了适应新土痛苦地挣扎着。树木在移植时要将原土全部弹净,否则将永远不可能将它们弹掉。弹掉原土后被截去的树根,使出全身的力气重新生出根须,努力适应着新的环境。 从事盆栽是从对自然的享受和向往中开始的。缠绕在盆栽上的铁丝、铝线都是为了让树木美丽而采取的方法。它与教书育人的道理是相同的。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需要付出必要的努力和时间。盆栽可以理解为是未完成品,是过程,是教育。 人活在世上,有时需要静下心来,把心掏空。可是。即使掏空的心,过了几年之后,就会像需要翻盆换土的盆钵那样,里面还会被填得满满的,因为你还活着,因为人生没有结束。 目录 1.栽培树木的乐趣 培育梦想的树木 痛苦挣扎的韩国鹅耳枥 生千年,死千年的枷罗木 与石相依的榆树 浇水浇出感情 春暖花开时 我的宇宙,我的绿色庭园 小小盆栽的力量 对盆栽的偏见与误解 让人心平气和的树木 2.在平和的庭园里 给树木和石头寻找一张美丽的面孔 自然与人,还有盆栽 石痴 日本盆栽文化纪行 思索之苑与新村运动 济州岛的庭园树—朴树 未知的树木,未知的天气 树中之树—松树 芳香的树木—韩国桧柏树 儒生树—朝鲜冷杉 山茶花凋落时 冬天鲜花盛开的树木—金银木 3.思索之苑之梦 草木人生的开始 赌注一生的梦想 金融风暴来袭 我的中国缘 名人轶事 会见世界朋友 生命的声音 我是一个幸福的追梦人 附录一 写入中国教科书 获得中国国家旅游局QSC认证 举办韩·中建交纪念活动 附录二 盆栽艺术家的哲学沉思 附录三 新《病梅馆记》 附录四 盆艺与人生 附录五 成范永和他的“盆景艺术苑” 附录六 走进最美庭园 试读章节 人们称枷罗木是生千年、死千年的树木。那么枷罗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一般的树木都是树干越粗,其树根也越粗。可是枷罗木却不同,即使它树干十分粗壮,它的根须却细如葱丝。由于根细,它吸水量不多,不喜欢阳光,生长十分缓慢。也许正是为了克服自身的这些弱点,它动员所有的积极因素为自身注入活力,顽强保持着生命力。由此可见,它的千年树龄是它不懈努力的结果。 枷罗木即使死了也不易腐烂,与生存的部分和谐共存,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种新的美丽。所以,人称枷罗木是生千年、死千年的树木。从枷罗木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的方法。 我们思索之苑里有一株树心已经腐烂的梅花树,树龄约在100年左右,在近处看就像把几株树木捆在了一起,十分粗壮。其实,它是一株树木,只是由于中间腐烂出了洞,所以里面变得很宽。通常,树木的木质部都较弱,表皮部坚硬。因此,老桩通常因中间腐烂,出现空洞化现象。树心腐烂,树的里面就会变得很宽,人也是如此吧,心底无私天地宽。在创建思索之苑的过程中,我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每当感到吃力和苦恼时,我总是从树木的身上找到力量。 花朵虽小,却芳香怡人的冬季梅花;外表华丽,却毒性很大的夏季油桃花;长得难看又不能吃,却散发幽香的木瓜;没有绣眉鸟做巢就不能开花,而开花之后在最鲜灵时凋落的山茶花;先长叶后开花的苹果树或梨树;先开花后出叶的红花朴箪木和梅花。还有许多在各自的季节里开花的树木,每一种树木都以自己独特的芳香,春夏秋冬,朝夕变化着。 细细品味,每株树木都各有各的形态,以各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向人们揭示出自然的法则。最终会让人们在树木中发现不同的自我。望着树木,我心里常常说:“哦,原来是这样。是的,的确是这样。”我已经把自己的身心全部交给了树木,有时我觉得自己的一生就像一个求道记。 盆栽只有天时地利人和,才会营造出和谐的美丽。它接受天空之精气,在泥土中扎下根,在成长过程中经受大自然的洗礼,在人的心灵与宇宙的时光停留的地方刻下年轮。盆栽艺术本身就是在痛苦、忍耐与和谐中形成的。 盆栽不是在室内而是在室外生长,阳光、空气、风霜、雪雨会使它更加美丽。所以我认为,思索之苑里的盆栽并不是我自己制作出来的,这是人与自然共同创作的作品。 盆栽只有俯下身子,由下而上地观赏,才会看到它的美丽。欣赏盆栽要看它结实、美丽的根部,年轮的雄伟姿态,树枝伸展的方向,无人为雕凿痕迹的自然风格、均衡与和谐的树型、培育者的个性…… 就像欣赏盆栽时一定要俯下身子,面对盆栽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对大自然产生敬意与感激之情。在培育盆栽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盆栽就像是人类的导师,它们的身上充满了哲理性。 对我而言,苑里的每一株盆栽都像我的孩子。每当有游客问我哪个盆栽最值钱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P16-17) 序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转瞬间,《思索之苑》一书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已经十一年了,在此期间,思索之苑在成范永先生的率领下,又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如苑内面积进一步扩大,增加展出了许多新的盆栽艺术,于2007、2012年分别举办了两次“韩中建交暨思索之苑开苑十五周年、二十周年庆典活动”等等,思索之苑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名苑”。 2015年,中国的教育学家把成范永先生造苑的事迹写入了《历史与社会》教科书;2016年11月,思索之苑获得中国国家旅游局(CNTA)实施的中国出境旅游优质服务供应商资质认定,显示了对他的高度认同和评价。成先生的事迹确实很励志:年轻时毅然舍弃在首尔舒适富裕的生活,只身来到当时还荒凉闭塞的济州岛垦荒建园,为了实现梦想,栉风沐雨,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苦干几十年,终于成就了今天的“思索之苑”。这种为梦想而终生拼搏的精神,对每一个有志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具有楷模意义,特别值得青年学子认真学习。 到过思索之苑的人无不惊叹,苑内盆栽艺术的精美绝伦和巧夺天工,世界级的专家们把它赞誉为“世界最美庭园”。艺为心声,艺术是艺术家心灵的物化。艺术家的眼界、心胸、格调决定了他所创造的艺术境界的高低。这个最美庭园的缔造者——成范永先生,自称“农夫”,穿着济州岛自产的粗布衣裳,粗糙而宽大的手掌,握起来热情有力,饱经沧桑的脸上,永远挂着和善亲切的微笑。似乎与艺术无缘,但接触过他或读过他这本书的人都会惊异于他不仅是个杰出的植物学家,也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哲学家。他在这本书里所表现的智慧与哲思:如道法自然、人性与品性,以及把每一株植物视为有生命的个体的那种大爱与仁厚之心;他尊重自然规律,与艺术相依为命:为一棵松柏受到伤害而痛苦,为它精心疗伤,也为一棵梅花的成长而欢欣,晨间向桧树问好,月下与柳荫对话……万物皆有灵,他的精心呵护,换来了满园艺术的笑舞东风,而自己又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许多思考、许多启迪。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真、、善、美的统一,主张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认为天道和人道的统一就是人类和谐美好的社会。如果说思索之苑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境界,那么成先生则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他那种对人——无论陌生还是亲密,对物——不分弱小还是强壮,都呈现一片赤诚之心,正是这种境界的真实体现。2007年我和一批朋友受邀参加成先生举办的庆典活动,成先生动员全家为这个活动尽心尽力,让我们所有参加活动的朋友感动万分。此情此景,至今仍在眼前闪现。 在充斥着物欲横流的世界,无爱心、无敬畏、无底线正是万恶之源。成先生这种大爱、博爱与真诚,不正是我们今天最需要倡导的吗?他把一个“盆栽艺术园”命名为“思索之苑”不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反复“思索”的吗? 是为序。 后记 盆艺与人生 原载于《人民日报》2003年11月21日 张研农 韩国济州岛上有一位从事盆栽艺术的成范永先生。1995年深秋,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济州同他进行了一次交谈,并以《新(病梅馆记)》为题作一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 时隔8年,人民日报代表团再次访问了成范永先生。老人听说我们来了,急忙迎了出来,半旧的工作服散发着泥土的芳香,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给人留下刚毅、朴实、真诚、可敬的深刻印象。 成范永先生把他创造的“盆栽艺术苑”,也称作“思索之苑”。这艺圃占地3万多平方米,在一片荒地上历经30多年艰辛耕耘而成就。如今,2000多个艺术盆栽和景致,千姿万象,精美奇特,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这些作品中,更可以感悟到一种精神的力量,予人以心灵震撼。成范永老人平静地说,“其实,培育盆艺同塑造人生是相通的,花木要个性鲜明、独一无二,就要经过设计、修理、矫正;人要成才,也要经历教育、限制、约束。”他还说,“这是一个过程,坚实的辛劳方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完善的艺术作品需要伴随高尚的精神追求。”他总结了“盆栽十德”,其中有通过盆栽,“培养出施惠别人之善心”,“培养爱情、谦逊、让步之美心”,“体验自然之真理从而祛除贪心”,“学习创新和智慧”等。老人的话和实践心得,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我们常讲的德艺双馨、艺高德昭,做事与做人相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的道理。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古话,用在成范永先生身上是非常贴切的。为了盆栽艺术苑,成先生矢志不渝,坚韧不拔,从不懈怠,从不浮躁。财力不足,转做其他工作,再把挣来的钱一点一滴投进来;体力透支,先后6次手术,稍事休养又不停顿地接着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当我们赞叹他的成就时,成范永老人仍然是那样平静地说,“这艺苑的规划还没有完成呢。”他指了指一堆各式各样的陶盆,“这都是最近从中国买来的,有许多的事还等着我抓紧做。”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这盆栽艺术苑折射的是老人的心灵之美,这思考之苑展现的是老人的精神世界。 成先生刚毅坚强又极富感情。谈到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老人动容了。他说,“1995年,在我困难的时候,江泽民主席来过,亲笔题名作为留念,给我巨大鼓舞;1998年,胡锦涛副主席来过,还表扬了我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使我增添了信心和力量。”老人还说,“我多次去过中国,每次都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盆栽艺术发祥于中国,我和中国同行处得非常好。”说着说着,老人眼里闪着泪花,我们也都被感染了,触景生情,留下四句话:济州多仙境,至美属盆艺,现代承传统,中韩友情深。 再见,成范永老人,有机会一定再来看望您,也希望在中国见到您。 书评(媒体评论) 学习一位普通农夫的开拓精神。 ——江泽民 我要劝总统来看一看这座世界上最美丽的庭园。 ——关驻韩大使 雷尼 向以顽强意志创建思索之苑的成范永夫妇表示致敬。 ——前朝鲜劳动党秘书 金容淳 伟大的爱国者,为国家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前朝鲜人民武力部部长 金日哲 这里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庭园。 ——清华大学景观系教授 李树华 古朴典雅的盆栽。令人赏心悦目。 ——三访本苑的法驻韩大使 让·保雷 人间最美的地方,无以伦比的伟大乐园。 ——摩洛哥IOC委员 那瓦尔·乌他瓦科尔 这里有韩国一位农夫伟大的智慧和超人的创造力以及坚强的意志,令人惊叹。 ——越南前国家主席 张晋创 作为观光学的学者,我简直不敢相信,以人的能力怎么能创造出如此奇景? ——瑞士IT IS旅游大学校长 哈因茨·布奇 参观思索之苑是我们的骄傲与荣幸。思索之苑的每一个角落都给我们带来感动。成范永先生一家要世世代代把这一家业传承下去。UN应该把这些伟大的树木作为世界瑰宝来珍藏。您的优秀业绩将为人类和平做出贡献。 ——菲律宾上院议员 阿布杜拉·迪马帕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