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之际,《难忘一九五○——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图文实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书中收录的大部分照片是当年新华社记者在朝鲜战场拍摄的。作为新中国新闻工作的奠基者,他们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冒着枪林弹雨,真实地报道了这场战争。在志愿军跋山涉水的征程中,在志愿军冲锋陷阵的战斗中,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在长津湖畔的冰天雪地,在上甘岭的焦灼阵地,在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上……他们的镜头留下了志愿军威武的英姿、矫健的身影、辉煌的足迹。在镜头中,志愿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让世人敬仰,令敌人魂飞魄散。
抗英援朝战争迫使世界上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11.1陷入日益被动的困境。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毛主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敌人眼光短浅,他们看不到我们这种国内国际伟大团结的力量,他们看不到由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
于是,他们当即立断,决定采取同敌人预期遭遇的姿态占领温井以北两水洞至丰下洞东北侧高地,准备阻击从温井向北镇前进的敌人。命令前卫第354团停止前进,在温井以北的丰下洞、富兴洞严阵以待,准备以伏击手段阻敌北犯。师主力集结于两水洞、北镇地区,随时准备支援前卫团的战斗。
北镇至温井有一条长约20公里宽约1公里的谷地。谷地两侧是绵亘的高地,谷地北侧高地树林浓密,南通平壤北至楚山的公路沿北侧绕行,九龙江沿公路走向缓缓流淌,南侧高地距公路较远,高地与公路间沟坎纵横,地形复杂。
入夜,在沿温井至北镇公路和九龙江北侧一线阵地上,第354团指战员正严阵以待。
次日凌晨,隐蔽在山林中的指战员们焦急地盯着山下的公路。突然,山下响起了马达声,公路上扬起滚滚烟尘,两辆中型卡车沿着温井公路直开过来。接着,大队汽车一辆接一辆浩浩荡荡地开过来了。这是南朝鲜第6师第2团第3营并加强了一个炮兵连。
当敌人的前卫进至两水洞,后卫进到丰下洞以北时,团长褚传禹一声令下,全团一齐向敌人展开了火力袭击。
汽车停止前进,车上的敌人纷纷跳下车,立即向路侧的一个小山包奔去。指战员们依托有利地形,以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向敌行军纵队实施侧翼猛烈的攻击。
志愿军第354团第3营8连首先将敌炮兵连与敌第3营的联系切断,第2营以火力截断了敌第3营与团主力的联系,阻止了敌团主力的前进。第354团第1、第3营乘敌队形混乱之际,分路冲下公路,大胆实施穿插分割。
顿时,公路上、稻田里、山坡上、河滩里,到处闪着刺刀的寒光。
“缴枪不杀!”战士们忘记了南朝鲜兵是听不懂中国话的,喊声越大,敌人跑得越凶。
这股南朝鲜军兵力尚未展开,火炮未及开架,即大部被歼,余部向九龙江南溃逃。随队的1名美军顾问也成了志愿军的俘虏。
南朝鲜第2团主力在其第3营遭到阻击时,急忙组织兵力在炮火的支援下,向防守在216、409.5高地的志愿军第2营疯狂进攻。
坚守在216高地的第4连,不顾敌人密集的炮火,勇敢顽强地抗击敌人,连续击退敌10余次进攻,坚守住了阵地。南朝鲜第2团主力被迫退回温井。
入夜,志愿军第40军将温井四面包围,给南朝鲜第6师第2团主力以突然、猛烈的打击。
南朝鲜军在黑暗中陷入混乱状态,慌忙向城外溃逃。志愿军担任阻击任务的部队迎头打击溃逃之敌,南朝鲜第2团主力被歼一部,大部撤逃。
第40军乘胜攻占温井,切断了北犯楚山之敌南朝鲜第6师第7团的退路。
在两水洞战斗刚刚打响之际,云山战斗也拉开了帷幕。
云山东侧的玉女峰等高地是云山通往温井的天然屏障,占领玉女峰等高地就封闭了通向温井的通道。我第40军第120师第360团潜伏在云山以北的玉女峰等高地。
在云山至温井的公路上,汽车、坦克一辆紧跟一辆轰轰隆隆开过来了。
突然,我志愿军以狂风暴雨般的枪弹向公路上的汽车、坦克扫去。敌人在志愿军突然猛烈的打击下,措手不及,被迫缩回云山。
缩回云山的是南朝鲜第1师先头部队。师长白善烨还以为遇到的是朝鲜人民军的零散部队,又命令第15团由云山东北方向越过三滩川,企图抢占间洞南北一线高地。 守卫在间洞南山的3连英勇抗击,连续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在3连3班的阵地上,班长石宝山带领全班利用有利地形,顽强地抗击着敌人的进攻。
弹药消耗殆尽,阵地受到严重威胁,当敌人冲到阵地前,石宝山毅然抱起两根爆破筒扑向敌群,与2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为石宝山报仇!”战士们端起刺刀,举起石头,英勇地与敌人拼搏,再一次打退了敌人。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冲击,都遭到了失败。
上午11时许,南朝鲜第1师又派出8辆坦克,搭乘步兵向从间洞沟口迂回到第3连阵地右后侧,企图夺占间洞南山。P18-21
6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迫使世界上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被动的困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毛主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敌人眼光短浅,他们看不到我们这种国内国际伟大团结的力量,他们看不到由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
历来相信实力就是一切的美国人这次妥协了,拥有绝对优势装备的美国军队竟不是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的对手。美国前国防部长马歇尔在谈到朝鲜战争时,被迫宣告:“神话已经破灭了。美国原来并不是像人家想象的那样一个强国。”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伟大胜利,是维护正义、反对强权的英勇壮举,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建立的巍巍丰碑。
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广大志愿军指战员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牢记在全国人民心中,他们的英名将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斗争的史册上万古流芳。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之际,《难忘一九五○——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图文实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书中收录的大部分照片是当年新华社记者在朝鲜战场拍摄的。作为新中国新闻工作的奠基者,他们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冒着枪林弹雨,真实地报道了这场战争。在志愿军跋山涉水的征程中,在志愿军冲锋陷阵的战斗中,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在长津湖畔的冰天雪地,在上甘岭的焦灼阵地,在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上……他们的镜头留下了志愿军威武的英姿、矫健的身影、辉煌的足迹。在镜头中,志愿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让世人敬仰,令敌人魂飞魄散。
这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永远镶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折射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灿烂光芒,奏响着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壮丽凯歌,汇聚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画卷。这一画卷令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和有力的鼓舞。
这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全景式、多层次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面貌。一些作品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可称为上乘之作,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到,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值得加倍珍惜。我们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拯救和平的崇高事业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愧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贡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丁伟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