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至善至要之作,文笔清丽、力透纸背,读之令人心怡……在爱森斯坦的笔下,16世纪学者——印刷商兼于一身的伟人形象生动、各具特色;埃蒂安纳、奥珀利努斯、普朗坦等人物表现出宗教宽容的理想和思想上的兄弟情谊……她这部近代史的力作论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下限为18世纪,其完美无与伦比,且渗透批判的精神。
本书涵盖1400年到1700年三百年间的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新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爱森斯坦女士对有关这三大运动的原因和进展的主要假说进行考察,她用印刷术及其产品的冲击来重新评价这三大运动。
这是十七年磨一剑的巨著,伊丽莎白·爱森斯坦教授倾毕生之力精心打造的经典。这是跨学科的巨著,涉及印刷史、技术史、文艺复兴史、宗教改革史,欧洲史、传播学。 众多学科争相将其纳入自己的视野和领地。 这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奇葩和丰碑。
《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初为两个分册,如今合二为一。这部卷帙浩繁的历史巨著研究印刷术的来临及其作为变革动因的重要意义。爱森斯坦教授考察从手抄书文化向印刷文化转变的总体意义,然后研究近代早期的三大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
译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初说难以准确界定的变革
第一章 尚未被公认的革命
第二章 对初始的转变进行界定;印刷文化的部分特征
2.1 细看印刷术的传播:产量的增加和付印书籍的变化
2.2 考虑标准化的一些效应
2.3 文本重组和文献索引产生的效应:资料的整理、编订和分类
2.4 采集资料的新程序:从错讹的抄本到改进的机印本
2.5 印刷术的保存威力:固化功能和累积性变化
2.6 放大与强化:刻板定型和社会语言分割现象的持久影响
2.7 从聆听型公众到阅读型公众:社会变化和心理变化的不平衡发展
2.8 文坛与机印书贸易
第二部分 古典传统与基督教传统的重新定向;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再评价
第三章 古典复兴的重新定向:文艺复兴的两个阶段
3.1 本章概说
3.2 短暂的复兴与恒久的复兴
3.3 向近代意识形式的转变
3.4 破解奥秘:远古崇拜和“复兴”理念的变化
第四章 《圣经》传统的重构:为宗教改革重新布置舞台
4.1 本章概说
4.2 中世纪教会的结束:正统基督教的转变
4.3 福音书真理的重构:拉丁文《圣经》的印行
4.4 为宗教改革重新布置舞台
4.5 新教伦理与新兴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4.6 从南欧的天主教到北欧的新教:启蒙思想的温床
4.7 新型书本宗教面面观
第三部分 自然之书的转化
第五章 绪论;断代问题
5.1 概论:“伟大的自然之书”与“渺小的人为之书”
5.2 断代问题再思考:
(1) 布尔克哈特派对阵中世纪派
(2) 中世纪科学之不足:关于新方法论的建议
(3) 错讹文献的复制:文化滞后的幻觉
第六章 技术性文献的印刷出版:科学著述与研究的新趋势
6.1 缩小民众与学者的差距
6.2 宣传科学:新的职业生涯向各种才俊之士开放
6.3 盖仑医学的复活与超越:为“新解剖学”搭建舞台
第七章 为哥白尼革命重新搭台
第八章 科学著述的赞助与审查
8.1 本章概说
8.2 分道扬镳的新教出版政策与天主教出版政策
8.3 堵塞思想试验,提倡创造行为
8.4 为伽利略的审判重新搭台
结束语: 《圣经》与自然的转化
最后的话
注释
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译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