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曹聚仁先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两部文学论著的合集。《中国文学概要》初衷为供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之用,故语言生动晓畅,作者从“中国文学”的概念入手,强调近代“文学”与历史上所谓“文学”的不同,并通过十讲扼要梳理了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到近代散文兴起的发展流变,线索清晰,实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文学史。《小说新语》原是作者写作计划“文艺近思录”的一部分,作者着眼于国内外小说,不求面面俱到,而是“专写自己所了解的、所欣赏的、所体会的,仿佛一部‘文艺国’的游记”,是一部丰富有趣的小说品鉴札记。 作者简介 曹聚仁(1900.6-1972.7),字挺岫,浙江兰溪人。1916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中任学生自治会主席,主编《浙江新潮》。1922年到上海,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曾主编《涛声》《芒种》等杂志,为《社会日报》和《申报》副刊《自由谈》撰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战地记者,曾报道凇沪战役、台儿庄之捷。1950年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特派记者。1959年后同人合办《循环日报》《循环午报》《循环晚报》。 著有杂文随笔集《笔端》《文思》《文笔散策》《乱世哲学》等,散文集《我与我的世界》《今日北京》《文坛五十年》等以及大量报告文学作品,辑有《现代中国戏曲影艺集成》等编著共近七十种,约四千余万字。 目录 中国文学概要 第一讲 文学与中国文学 第二讲 从《文心雕龙》说起 第三讲 汉赋的演变 第四讲 史传、诸子、论说 第五讲 乐府古诗 第六讲 唐学 第七讲 五代、两宋词 第八讲 散曲、北曲、南曲 第九讲 小说的演进 第十讲 近代散文之流变 后记 小说新语 人物与故事 写实与理想——从罗亭说到巴扎洛夫 素材与想象——《少年歌德之创造》及其他 布局三义——大观园的轮廓 性格与线索——读《红》小记 史事与历史小说 传记文学 演史的一例——西太后故事 “曼依帕” 写实的与理想的——写实主义作家李劼人 杂谈《红楼梦》 余论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