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民、古德生、张钦礼编著的《深井矿山充填理论与管道输送技术》一书共分7章,针对深井开采涉及的充填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讨,重点介绍了深井矿山充填体的作用机理、充填材料及质量控制、充填材料的制备工艺及管道输送工艺技术,探讨了适用于深井矿山的若干个充填系统的主要构成及适用性、深井充填管道输送系统的可靠性及管道磨损等问题,给出了国内外几个典型采用充填法的深井矿山实例。本书编著过程中参阅了大量近年来发表的相关科技文献,融入了编著者部分研究成果。本书尤其注重工程应用性,试图成为深井矿山充填系统设计、施工与管理的有价值的参考书,既可供采矿与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域设计、研究和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王新民、古德生、张钦礼编著的《深井矿山充填理论与管道输送技术》介绍了深井矿山充填理论、充填系统与工艺及管道输送技术。内容包括:深井矿山充填体作用机理、充填材料及充填质量控制、充填材料的制备工艺与管道输送、深井矿山充填系统、深井管道输送的可靠性及管道磨损。此外还介绍了国内外几个典型的深井矿山实例。
《深井矿山充填理论与管道输送技术》涵盖了大量的最新科研进展和工程经验,内容丰富、叙述简明。可供从事矿山采矿工程的研究与设计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
第1章 绪论
1.1 深井矿山充填技术的特性
1.2 深井开采技术研究状况
1.3 深井矿山充填技术发展现状
第2章 深井矿山充填体作用机理
2.1 采场围岩及充填体稳定性的控制因素
2.2 充填体的作用机理
2.2.1 充填体的支护作用
2.2.2 充填体与系统的共同作用
2.2.3 充填体的充填作用
2.2.4 充填?的综合作用机理
2.3 胶结充填体的破坏机理
2.3.1 充填工艺及所形成的充填体的破坏形式
2.3.2 层状充填体顶板的冒落条件
2.3.3 充填体破坏过程
2.4 深井岩爆的能量诠释
2.5 深井矿山的充填支护系统
2.5.1 深井矿山充填区域支护的影响因素
2.5.2 连续矿柱与充填体组合的区域支护系统
第3章 充填材料及充填质量控制
3.1 常用充填材料的来源及分类
3.2 充填骨科
3.2.1 充填骨科的化学成份
3.2.2 充填骨料的密度
3.2.3 充填骨科的孔隙率
3.2.4 充填骨科母岩的强度
3.2.5 松散充填骨科的沉缩
3.2.6 松散充填骨科的粒级组成
3.3 胶凝材料
3.3.1 水泥
3.3.2 高水速凝固结材料
3.3.3 全水胶固材料
3.3.4 王业废渣活性材料
3.3.5 磁黄铁矿和黄铁矿
3.4 改性材料
3.4.1 水
3.4.2 絮凝剂
3.5 充填体的含水与脱水
3.6 充填体的力学特性
3.6.1 充填体的强度
3.6.2 充填体的自立高度
3.6.3 充填体的压缩特性
3.6.4 充填材料制备和充填工艺对充填体力学特性的影响
3.7 充填质量控制
3.7.1 料浆的配合比
3.7.2 采场充填工艺
3.7.3 充填接顶
3.7.4 层状充填体顶板的质量控制标准
第4章 充填材料的制备工艺与管道输送
4.1 充填系统和充填量计算
4.1.1 充填系统
4.1.2 充填量计算
4.2 水砂充填系统
4.2.1 水砂充填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4.2.2 制备站及结构
4.2.3 充填?道和管件
4.3 分级尾砂充填
4.3.1 尾砂的分级
4.3.2 卧式砂仓和立式砂仓
4.3.3 尾砂胶结充填料制备站的主要设备
4.3.4 水泥的风力输送入仓
4.3.5 充填钻孔
4.3.6 尾砂充填和尾砂胶结充填的采场排水
4.4 全尾砂的浓密和过滤
4.5 膏体和混凝土充填
4.5.1 膏体和混凝土充填工艺
4.5.2 细石混凝土充填工艺
4.5.3 膏体和细石混凝土的可泵性
4.5.4 膏体和细石混凝土的泵送设备
4.6 非机械快速浓缩全尾砂胶结充填
4.6.1 全尾砂絮凝沉降浓缩试验
4.6.2 絮凝理论与药剂作用机理
4.6.3 全尾砂配比试验
4.6.4 工业试验及应用
4.7 两相流管道输送技术
4.7.1 充填材料水力输送特性
4.7.2 充填料浆的悬浮条件
4.7.3 充填料浆特性
4.7.4 水力坡度
4.7.5 临界流速及有关管道参数的计算
4.7.6 水力输送计算实例
4.7.7 管道两相流输送参数数值模拟
第5章 深井矿山可以选择的几种充填系统
5.1 细砂管道自流输送充填系统
5.1.1 物料制备系统
5.1.2 物料运送系统
5.1.3 物料存储设施
5.1.4 充填料浆制备系统
5.1.5 监侧仪表与功能
5.1.6 细砂管道胶结充填生产工艺
5.1.7 井下排泥排水
5.1.8 充填站的环境管理
5.1.9 深井矿山中应用自流充填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5.2 膏体泵送充填系统
5.2.1 物料准备
5.2.2 膏体充填料的可泵性
5.2.3 膏体充填料桨管道阻力损失的计算
5.2.4 定量给料搅拌制备膏体
5.2.5 泵压管路输送
5.2.6 采场充填
5.2.7 水泥的添加方式
5.3 膏体自流充填系统
5.3.1 临界流态浓度的界定
5.3.2 料浆流态的转化措施
5.3.3 地表储料仓
5.3.4 膏体自流充填料浆的输送
5.3.5 膏体自流充填系统的生产
5.4 块石胶结充填系统
5.4.1 国内的块石胶结充填
5.4.2 井下充填料浆的混合方式
5.4.3 充填材料的制备及配合比选择
5.4.4 深井矿山废石胶结充填的生产
5.5 深井矿山充填系统的选择
5.6 深井矿山充填系统的水力计算
第6章 深井管道输送的可靠性及管道磨损
6.1 深井充填系统构成
6.1.1 自流输送管道充填系统的组成
6.1.2 充填系统工艺流程
6.1.3 深井充填系统的层次结构
6.2 深井充填系统的特性
6.2.1 原料及供给的不确定性
6.2.2 制备和输送系统的不确定性
6.2.3 充填效果的不确定性
6.2.4 充填系统失效模式的不确定性
6.3 深井充填系统故障模式与分析
6.3.1 FMEA的起源与发展
6.3.2 FMEA原理及方法
6.3.3 深井充填系统:FMEA分析实例
6.4 深井充填管道输送系统的可靠性对策
6.4.1 充填料浆运动形式
6.4.2 深井充填管道的失效机理
6.4.3 充填管道系统可靠性对策
6.5 充填钻孔磨损机理及降低磨损技术
6.5.1 充填钻孔内管壁磨损的主要影响因素
6.5.2 充填钻孔磨损因素的AHP定量化分析
6.5.3 充填钻孔内管壁磨损机理
6.5.4 降低管道磨损措施
第7章 国内外深井矿山实例
7.1 冬瓜山铜矿深部充填技术
7.1.1 极细颗粒全尾砂高浓度连续放砂实践
7.1.2 充填挡墙
7.2 孙村煤矿深部制冷降温技术
7.2.1 矿井热源分析
7.2.2 矿井高温的危害
7.2.3 通风降温
7.2.4 冰冷辐射降温
7.2.5 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7.3 龙首矿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
7.3.1 地质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7.3.2 采矿方法简介
7.3.3 六角形进路的形成过程
7.3.4 充填工艺
7.4 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超深薄矿脉开采
7.4.1 留走向矿柱的长壁采矿法
7.4.2 留倾斜矿柱的下行式水平采矿法
7.4.3 留倾斜矿柱的上行式水平采矿法
7.4.4 留倾斜矿柱的下行式倾斜采矿法
7.4.5 充填体的作用
7.4.6 通风和制冷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7.5 Kidd Creek矿胶结充填系统
7.5.1 块石胶结充填系统
7.5.2 膏体胶结充填系统
7.5.3 粉煤灰胶结充填系统
7.6 南非Elandsrand金矿V型梯段式房柱采矿法
7.6.1 地质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7.6.2 V型梯段式房柱采矿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