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时的错误一直是很多学习者在英语表达中易犯的错误之一,即使是较高水平的学习者也不例外。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在全国四级口试中的语料进行分析,反映出较高水平的学习者在口语表达中过去时的使用概况,并揭示出一些影响过去时使用正误的因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口试英语时态探微/新世纪外国语文论丛 |
分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作者 | 陈萱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过去时的错误一直是很多学习者在英语表达中易犯的错误之一,即使是较高水平的学习者也不例外。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在全国四级口试中的语料进行分析,反映出较高水平的学习者在口语表达中过去时的使用概况,并揭示出一些影响过去时使用正误的因素。 内容推荐 过去时的错误一直是很多学习者在英语表达中易犯的错误之一,即使是较高水平的学习者也不例外。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在全国四级口试中的语料进行分析,反映出较高水平的学习者在口语表达中过去时的使用概况,并揭示出一些影响过去时使用正误的因素。 一、研究背景 动词过去式的生成73-式一直是理论界的争论焦点。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规则、不规则动词过去式使用正确率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比,探讨两者在生成过程上的异同。 前人的研究在取样、研究框架、以及个别因素的选择上都有不完善之处。本项研究旨在完善这些方面,从多方面选取适合口语研究的因素,具体包括:动词的语音凸现度(phonetic saliency)、语法意义、动态性、时间状语、动词位置、任务类型,以及学习者的口试得分、流利度和冠词的使用正确率。 本研究旨在回答四个问题:①英语专业学生在全国四级口试中过去时的使用概况如何?②动词过去时使用的正确率与动词、任务、学习者有关的因素各有何关系?③这些因素对实义动词过去时使用正确性的总体预测力如何?如果分别分析规则、不规则动词,结果又如何?④这些因素对助动词和系动词过去时使用正确性的总体预测力如何? 二、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的语料来源于南京大学所建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该库包括历年来参加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的二年级学生的录音材料及转写文本。每34到35盒口试录音带被随机分成一组。每组磁带分别由两名教师根据内容、结构、准确性、流利度和语音语调进行评分。本研究于2001年开始收集数据,所取语料来自当年口试的录音材料。包括三项内容:①复述关于一个健忘教授的故事。②即席讲话,题目为“一位不寻常的老师”。③与另一名参试学生就在国外学习的利弊进行对话。由于第三项任务的内容不一定牵涉到过去时的使用,所以不列入本项研究的范围。 本研究所用语料来自随机抽取的两组共65名学生的录音材料。在他们所使用的动词中,有3 446个需要用过去时。研究者根据所要研究的因素对动词逐个标记,并将这些信息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 12.O保存。各类词的数目用WordSmith工具软件进行统计。所得结果用来回答问题一。此后的数据统计分为两步。第一步旨在确定影响动词过去式正确率的因素。主要运用SPSS软件中的t检验和ANOvA分析,所得结果用以回答问题二。第二步旨在测量这些因素对动词过去时使用准确性的预测力,并比较不同因素预测力的大小。主要运用的是SPSS软件中的定类回归分析(categorical regression analvses)。数据分析的结果用来回答问题三和四。 三、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归纳如下: (1)在学生所使用的3 446个需要用过去时的动词中,有2 234个动词(64.8%)正确使用了过去式,有1 183个动词(34.3%)没有使用过去式,另外29个动词(0.9%)用了错误的过去式。 (2)造成学生在过去时使用的正确率上有所不同的因素包括:任务类型、动词的语音凸现度、语法意义、动态性、时间状语和动词位置。结果暗示规则和不规则动词在过去时使用上可能有不同的模式,所以需要分别研究。 (3)对实义词而言,与动词有关的因素总是比与任务或学生有关的因素对动词过去时使用正确率的预测力要强。 不同因素对规则和不规则动词有不同影响。根据这些发现和相关理论,本研究提出两大假设:①在口语表达中,动词过去式是通过两条不同的路径生成的。②过去时规则的运用也有两种可能。 (4)与对实义词的影响相比,各种因素对助动词和系动词的影响有同有异。结果暗示助动词、系动词和规则动词在生成过去式的过程上都比不规则动词要复杂。 四、总结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①研究的结果证明,Bavlev(1994)用来预测动词过去时使用正确率的语音凸现度等级表只适合于不规则动词。②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关于动词过去式生成过程的理论假设。根据现有数据中出现的错误类型以及各种因素对不同动词的不同影响,本研究提出,在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中,动词过去式是通过不同路径获得的。单一路径的解释不能成立。本研究提出的模型比双重路径或单一路径模型更适合解释英语学习者的发展模式,因为它比这两种模型都更为灵活,不仅能指出总体趋势,也能涵盖学习者之间的不同以及学习者本身的发展变化。③本研究的结果暗示,输出信息的加32过程与输入信息的加工过程相似,都以意义为重。 此外,本研究对外语教学的教材编写和学习策略也有实践意义。但因受语料的限制,本研究只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所得结论仍有待验证。文末指出了在哪些方面可以对该课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目录 致谢词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引言 0.1 错误使用过去时的问题 0.2 研究意义 0.3 论文概貌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理论背景回顾 1.1 引言 1.2 术语定义 1.3 理论问题 1.4 小结 第二章 相关实证研究 2.1 引言 2.2 任务类型对使用过去时的影响 2.3 语言水平对使用过去时的影响 2.4 语言因素对使用过去时的影响 2.5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2.6 小结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素材 3.3 数据分析 3.4 小结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学生口语测试中过去时使用概况 4.1 引言 4.2 过去时使用概况 4.3 错误类型及原因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因素对过去时使用的影响 5.1 引言 5.2 任务类型的影响 5.3 动词相关因素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实义动词的过去时 6.1 引言 6.2 对总体实义动词过去时使用正确率的预测 6.3 对规则和不规则动词过去时使用正确率的预测 6.4 对规则动词与不规则动词差异的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助动词和系动词的过去时 7.1 引言 7.2 对助动词过去时使用正确率的预测 7.3 对系动词be过去时使用正确率的预测 7.4 对系动词、实义动词和助动词相关结果的讨论 7.5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 第八章 口语中过去时的使用:结论 8.1 主要发现 8.2 启示 8.3 局限性 8.4 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任务一的转写样本 附录Ⅱ:任务二的转写样本 附录Ⅲ:标注符号列表 附录Ⅳ:标注后的转写样本 附录Ⅴ:Levelt(1989)的语言表达模型 索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