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的《圣经》,给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给中国人了解、研究西方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为了更好地让广大读者了解世界文化的经典著作《圣经》,编者们编写的这本书,是在《圣经》原著的基础上将有意义的事件、人物、典故提炼出来,以故事的形式写出来,便于读者读懂和掌握《圣经》的精髓,可谓是为广大读者了解西方文化而做的一点点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圣经故事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张岚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人类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的《圣经》,给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给中国人了解、研究西方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为了更好地让广大读者了解世界文化的经典著作《圣经》,编者们编写的这本书,是在《圣经》原著的基础上将有意义的事件、人物、典故提炼出来,以故事的形式写出来,便于读者读懂和掌握《圣经》的精髓,可谓是为广大读者了解西方文化而做的一点点贡献。 内容推荐 《圣经故事》分为旧约故事、新约故事和后典故事三大部分。 起中,“旧约故事”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 “新约故事”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传教等故事。 目录 旧约故事 上帝创世 人类的原罪 骨肉相残 挪亚方舟避难 巴比伦古塔 亚伯兰的奇遇 上帝赐名亚伯拉军 罪恶之城的毁灭 上帝的考验 以撒的婚姻 史弟间的争夺 雅各娶两妻 思归背逃 回归故乡迦南 约瑟的不幸 从囚徒到宰相 十二兄弟苦重聚 以色列迁居埃及 摩西的诞生 埃及的十大灾难 红海是显圣 天降鹌鹑和吗哪 摩西十诫 替罪羊与饮食禁忌 严惩动摇者与叛逆者 巴兰的“诅咒” 摩西之死 攻克耶利哥城 贪婪的亚干 基遍人的诡计 日月停止 以笏刺杀摩押王 底波拉的颂歌 受命于危难之时的基甸 英雄父女 力士参孙的命运 路得再嫁 撒母耳出世 立扫罗王 少年英雄大卫 嫉妒的追杀 聪慧的亚比该 大卫称帝 大卫的罪过 押沙龙叛父 智慧之王所罗门 南北对峙 以利亚斗法 歹毒的王后 法力无边 宫廷政变 希西家的反抗 以赛亚的预言 巴比伦之囚 重建上帝圣殿 以斯帖请君入瓮 义人约伯 智者但以理 约拿历险记 后典故事 智勇双全的犹迪 苏姗娜洗冤 但以理击败异神 马加比揭竿而起 犹大收复失地 论辩获胜者的请求 以斯拉梦幻启示录 新约故事 施洗约翰的诞生 耶稣的诞生 逃离魔掌 耶稣的失踪 施洗约翰洗礼 施洗约翰作证 耶稣战胜试探 耶稣选招门徒 耶稣教诲门徒 耶稣初显神迹 耶稣洁净圣殿 尼哥底母讨教 耶稣井旁谈道 耶稣再显神迹 迦百农传道治疾 治愈麻风病人 安息臼治病 施洗约翰门徒确证耶稣 妓女获赦 再显救死扶伤神迹 耶稣拒行神迹 无知的乡里 以比喻阐释真理 驱邪鬼救狂汉 施洗约翰被杀 差派门徒传播福音 善良体贴的耶稣 耶稣警示门徒 异帮人蒙恩 基督的代价 信心的力量 耶稣争辩见证自己 盲者为耶稣见证 耶稣再辩见证自己 耶稣智赦罪妇 耶稣论生命之粮 领先与落后 耶稣以喻诠释天国 故事中的道理 谦恭为首宽恕为怀 浪子回头金不换 智慧的论断 进圣城哀圣城 受难前的教诲 最后的晚餐 最忧伤的祷告 耶稣被捕受审 基督受难 基督复活 西门彼得承主传道 彼得行神迹讲福音 基督教会的兴旺 试读章节 以色列迁居埃及 “约瑟的兄弟们来了。”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了法老的宫里。宫里的上下都为约瑟感到高兴。当下法老把约瑟召到宫中,告诉他:让兄弟们尽快把他们的父亲和家眷搬到埃及。全埃及都欢迎他们的到来,将把埃及最好的美物赐给他们。又吩咐约瑟派车辆去接家人。 约瑟非常感动,就照法老的吩咐做了。给兄弟们准备了车辆和路上吃的食物。另外送给父亲雅各十匹公驴,十匹母驴,分别驮着埃及的美物和粮食及面饼、蔬菜,让老人路上用。临别又给大家每人一套衣服。唯独小弟便雅悯的与众不同:五套衣服,三百块银子。后来人们就用“便雅悯的份儿,这句话来指称“最大的份”、“最厚的礼”。 兄弟十一个这次真的把心放到了肚子里,高高兴兴地上路了。一路上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两次到埃及买粮的经历感受,谈论着弟弟约瑟的变化,不知不觉就回到了迦南地。 雅各见十一个儿子平安地回到了家里,尤其是小儿子便雅悯安然无恙地归来,多少天来悬在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没想到,更为惊人的消息还在后头。儿子们急切地告诉他: “约瑟还活着,而且做了全埃及的宰相。” 不听则已,听完雅各反而手脚冰凉,心中的创伤又一次被撕裂开。 “不要再提约瑟了,我的约瑟早被野兽撕裂了。” 老人一点也不相信约瑟能活到今天。那被鲜血染红的彩衣仿佛还历历在目。 儿子们见父亲不相信,便七嘴八舌把约瑟让他们转告给父亲的话说了一遍,他们说: “约瑟让我们转告您:上帝让我做了全埃及的主,请您到我这里来,不要耽误。您和您的儿子、孙子,连同牛群羊群,并一切所有的都带到埃及,住在歌珊地与我相近,我要在那里奉养您。” 雅各还是有些半信半疑。儿子们急了,就将父亲搀扶到院里,让他亲眼看看约瑟送给他的驴子、车辆。便雅悯也把哥哥送的礼物让父亲过目。雅各看啊,摸啊。突然,两颗混浊的泪珠从眼里滚落下来,他的心渐渐地苏醒了。 “我的儿子约瑟还活着!还活着!我要去埃及,在没死之前,去见他一面。”雅各悲喜交集,说完险些晕了过去,儿子们赶快把他扶到床上。 当下,以色列带着家中所有的东西,带领家人动身了。来到别是巴时,以色列就给上帝献祭。夜里,上帝在异象中呼唤以色列: “雅各!雅各!” “我在这里。”以色列说。 “我是上帝,就是你父亲的上帝。不要害怕,我将与你同下埃及,使你在那里成为大族。以后必定再把你带回迦南地,约瑟必给你送终。”上帝对雅各说。 以色列就从别是巴启程。他和孩子、妇人坐在法老为他们准备的车上,带着牲畜、财物和儿子们一起向埃及奔去。 到埃及后,雅各便打发儿子犹大去见约瑟。约瑟先派人将全家带到歌珊。自己坐着法老的副车,前往歌珊,迎接父亲以色列。 当以色列从车上出来时,约瑟双手搀扶着父亲,伏在父亲的脖子上泣不成声。以色列捧着儿子的脸仔细端详着他,眼泪扑簌簌流了下来,对约瑟说: “只要见上你一面,我死也瞑目了。” 约瑟知道埃及人不喜欢牧羊人,为了能使全家在埃及久居下来,就叮嘱兄弟们一些事情,然后回去了。并向法老报告了全家从迦南地搬到埃及的消息。 不久约瑟从兄弟中挑出五人引他们去见法老。法老问: “你们以什么为业呢?” “你仆人是牧羊的,祖祖辈辈以牧羊为生。”他们按约瑟原先吩咐好的回答,然后又对法老说: “迦南地的饥荒很大,仆人们的羊群没有草吃,所以到这里来寄居。现求你容仆人住在歌珊地吧。” 法老很痛快地答应了,并让约瑟把全国最好的土地给他们居住。 荒年一个接着一个,人们为了活命,就用牲畜、土地到约瑟那里去换粮食。这样约瑟就为法老买下了整个埃及的土地。只有祭司的土地仍归祭司所有,因为祭司有从法老那里得来的俸禄,所以不必卖地换粮。有一天,约瑟对百姓说: “我现在从你们那里为法老买了地。这里有种子给你们,你们还可以种地。只是要把打出的粮食,分出五分之一给法老,五分之四归自己。” 众人说: “你救了我们的性命,我们愿做法老的仆人。” 直到今天,约瑟为埃及定下的这个规矩一直存在着,法老必得收成的五分之一,只有祭司例外。 以色列人初来埃及时,加上约瑟所生的两个儿子,共计七十人。他们在歌珊地放牧羊群。后来约瑟用粮食换了埃及人的许多牲口,很快就发达起来。购置了许多产业,生育了很多子女,过着殷实富足的生活。 在埃及住了十七年的雅各,预感到自己不久将别于人世,就把儿子约瑟叫到面前说: “请把手放在我大腿底下,用慈爱和诚实待我。不要把我葬在埃及,将我送回迦南地,与我祖我父埋在一起。” “我必遵照您的遗命而做。”约瑟向父亲发誓说。 接着,雅各又召来了所有的儿子,一一为他们祝福。尔后就与世长辞了。 约瑟伏在父亲的脸上大声哀哭,又吩咐医生用香料薰他的父亲,共薰了四十天。四十天过后,埃及人又为他哀哭了七十天。 约瑟征得法老的同意,带着众位弟兄回迦南地给父亲安葬,只有妇人孩子留在埃及。当时随约瑟一同前往的,还有法老的臣仆,法老家的长老及埃及国的长老。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迦南地进发,刚到约旦河外,大家就号啕大哭起来,一直哭了七天。迦南地的居民不明原因,吃惊地小声议论说: “这是埃及人最大的一次哭丧吧。” 约瑟遵照父亲雅各的遗嘱,把他埋葬在麦比拉洞里。至此,这里已埋葬了以色列人的三代祖先,他们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 埋葬完父亲后,约瑟便带众人返回了埃及。 一天,约瑟的哥哥们在一起小声嘀咕说: “父亲死了,约瑟会不会找我们报仇呢?” “没准,当初把他害得太惨了。” 最后,他们商量遵照父亲的嘱咐给约瑟赔罪,求得他的宽恕。 约瑟亲切地安慰他们说: “你们不要害怕,没有当初,哪有今日的成就。我来埃及是上帝的安排,我不责怪你们。” 于是大家就在埃及安心地住了下来。 约瑟临终前,叫来了众位弟兄,对他们说: “我死后,上帝必保佑你们,要领你们离开这里,返回曾赐给我祖我父的地方去。”并叮嘱子孙把自己的骸骨带出埃及。 约瑟终年一百一十岁。 (《创世记》) …… P54-57 序言 《圣经》之书名,最初是出自于希伯来文kethabhim,意思是“文章”。到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问,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约翰·克利索斯开始将《圣经>称作“Biblia”(拉丁文),意思是“唯一的书”。西方传教士来华后,按照中国人把认为最重要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著作圣典称之为“经”的习惯,才把这部被尊崇为基督教典籍的著述“Bibla”,或“Christian Bible”,汉译为“圣经”。 《圣经》是一本什么书呢?它的内容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来,《圣经》是一部基督教正式教典、经典的总称。通常包含《旧约全书》、《新约全书》以及《后典》三大部分。其实,在基督教内部,早期的犹太教仅尊经典三十九卷《旧约》为“圣经”,因为那时“新约”还没有出现;基督教新教则以《旧约》和《新约》为“圣经”;而天主教的“圣经”则包含《旧约》、《新约》,并在《旧约》里收录了“后典”的经卷。在当代基督教普世合一运动的发展中,西方新版的《圣经》,《旧约》、《后典》和《新约》合订成册则日益多见。 基督教从公元7世纪唐初时传入中国,至今先后已有数种汉语《圣经》译本。1919年间出版的官话本《圣经》(因其版面像蝶翅合页,故又称之为“蝴蝶本”、“合页本”,复因在译称所用的语词不同,分“上帝版”和“神版”两种版本),未把“后典”的经卷收入。1968年思高圣经学会翻译的《圣经》,则又把“后典”的大部分经卷篇章收纳在《旧约》的篇目之中。到1980年,上海基督教会出版的“神版”影印本《圣经》,以及1989年中国基督教协会依“神版”《圣经》修订印发的“新、旧约全书”《圣经》亦未收纳“后典”的篇章。此后两种汉译版本《圣经》,当系目前国内教会信徒较为通用的宗教圣典。 《圣经·旧约》共三十九卷,凡九百二十九章,依照犹太教经卷成书的三个阶段,从结构上把《旧约》分为三大部分,即:律法书、先知书和圣著。 律法书,又称“古经”,共五卷。相传系摩西之作,故又通称其为“摩西五经”。约于公元前5世纪汇编成册。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律法书记载的是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希伯来人的古代传说、民族历史,以及这一民族的宗教祭祀、法典和教规等内容。 先知书,共二十一卷。约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90年左右)汇集成书。大抵为犹太民族诸先知所作。“先知”希伯来文之意为“神的代言人”。先知书又分为“早(前)期先知书”和“晚(后)期先知书”。“早期先知书”六卷:“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和“列王记”(上下);“晚期先知书”十五卷:“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和“玛拉基书”。这里所谓“早期”(或“前期”)、“晚期”(或“后期”),乃是在其结构成书,其被纳入宗教圣典在时间上的早与晚,而并非是这些著述所产生的年代的早晚或前后。先知书的内容,包括犹太民族演变、王国兴衰的历史,以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一些评述,具有较为强烈的宗教政治色彩。从某个角度说,先知书亦反映了以色列民族历史上鼎盛时期的社会生活历史。 圣著,亦称“经录”、“圣书卷”、“杂集”等等,共十三卷。圣著成集较晚,是最后一批被确立为犹太教《圣经》正典的著作,其最后定型当为公元1世纪间。十三卷包括:一、“诗篇”、“箴言”、“约伯记”;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雅歌”;三、“但以理书”、“尼希米记”、“以斯拉记”和“历代志”(上下两卷)。圣著收集的内容较为复杂多样,既有赞美祈祷的诗集(如“诗篇”、“雅歌”),也有诲人劝世的格言哲理(如“箴言”、“传道书”);既有寓言式的宗教故事(如“路得记”√“以斯帖记”),也有犹太民族的历史记载(如“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历代志”),而“但以理书”则更是公元前3世纪末后流行的犹太“启示文学”的典型代表之作。这些著述在其宗教思想、题材及文字等方面,都对《新约》的一些篇章的成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圣经·后典>,亦译称有“外典”、“次经”、“旁经”。共十五卷,约一百八十二章。成卷约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年问。包括:“多比传”、“犹迪传”、“以斯帖补篇”、“马加比传”(上下)、“所罗门智训”、“便西拉智训”、“巴录书”、“耶利米书信”、“三童歌”、“苏姗娜传”、“彼勒与大龙”、“以斯拉”(上下)和“玛拿西祷词”。《圣经·后典》所记载的,主要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圣经·旧约》向《圣经·新约》过渡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风俗人情和宗教生活,并借古代(约公元前7世纪、6世纪前后)的一些历史史料和传说,阐释犹太民族的宗教思想、精神和教义。 公元前930年以色列所罗门王死后,以色列王朝分裂,犹太民族走上衰落之路,逐渐沦入亚述人、希腊人的统治,至公元1世纪(公元6年),以色列王国消亡。此间,亚述人、希腊人与犹太民族的宗教信念和文化传统,直接或间接地相互渗透。人们开始用希腊文写作,犹太教的希伯来文宗教经典不断地被翻译成希腊文,而散居于世界的犹太人,亦则有意或无意地将希腊文明溶入了以色列民族的宗教文化传统之中,于是,犹太人虔诚的信仰与希腊文化灵活而缜密的思辨哲理,十分有趣而又巧妙地开始融为一体。希伯来古经卷的平铺直叙的传统与希腊文化精巧善辩联姻,《圣经》的写作自此亦产生了微妙的风格上的变化。《圣经·后典》不仅反映了《圣经·新约》耶稣降生之前的历史背景,同时,亦构筑了《圣经·旧约>向《圣经·新约》过渡的桥梁。 《圣经·新约》共二十七卷,计二百六十章,原版为希腊文文本,是基督教本身的教典。其各经卷约于公元1世纪至2世纪问形成,于公元4世纪最后定型。从内容上,《圣经·新约》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这四大部分。 福音书,实际上就是基督的生平传记。希腊文“耶稣”(Jesus),含“耶和华拯救”、“救世主”之意。基督的全称则为“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救世主”。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四卷,通常称之为“四福音书”。“福音”(gospel)希腊文意是“好消息”,想是取意于当时人们对罗马帝国统治者的不满,对基督降临凡间,普救人世解脱苦海的一种希冀和反映而名之的。“四福音书”分别为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四人所作。马太和约翰均位于耶稣十二大门徒之列,马可和路加则皆为曾追随于耶稣基督传教使徒的信徒。相传“四福音书”中,“马可福音”形成较早,约写于公元65年左右,在罗马教会中流行传播,对“马太福音”、“路加福音”影响甚大。此两部福音书结构内容、故事取材及基本观点等都与“马可福音”大体一致,因而这三福音又被称为“同观福音”、“对观福音”或“符类福音”。“约翰福音”作者约翰,以其才华深得耶稣喜爱,乃耶稣最为钟爱的三个门徒之一(另二位为彼得和雅各),其写作风格与“同观福音”迥异,受当时希腊哲学、文化影响为最,热情奔放而富有哲理和神秘感,故“约翰福音”又有“神性福音”之称,其开篇“太福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气势宏大,每为人们引用和称道。在其内容上,“同观福音”多著述耶稣在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区的传教生涯,而“约翰福音”则更多地记叙耶稣在犹太境内耶路撒冷等地的传道活动。“同观福音”笔墨对一些事情事态的叙述多较为客观,故又有“客观的福音”之称;“约翰福音”则喜落笔在耶稣的个人生活和传教的细节,使耶稣更具人的血肉外形的形象,有“主观的福音”之谓。因之人们称“约翰福音”更接近于一部阐述宗教见解的作品,而不是像“同观福音”为史实性作品。 使徒行传,亦被称为“圣灵的福音”,共一卷二十八章,出现于公元2世纪问。但一般认为系“路加福音”的作者路加的手笔,成卷于公元77年左右。“使徒行传”紧承福音书的内容,从“路加福音”的结尾——记载耶稣门徒感受圣灵的降灵,并向世界传布耶稣的福音开始,叙述了在耶稣升天之后,基督教早期教会的建立和早期活动,以及耶稣门徒彼得和保罗的传教生涯。 使徒书信,共二十一卷(封1,包括“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力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迦前书”、“帖撒罗迦后书”、“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一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和“犹大书”。一般把使徒书信分成两大部分,即前十三卷书和后八卷书。前十三卷多于公元1世纪中叶写成,后八卷则约于公元1世纪末和公元2世纪间的作品。 前十三卷书,通常被称之为“保罗书信”,相传为使徒保罗所作,是保罗与地方教会及一些友人的通信,其内容多为阐述基督教在信仰方面和宗教生活方面的理论主张和态度。保罗书信是基督教教义神学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加之“约翰福音”,基督教教会的正统教义于此基本奠定,在保罗书信中,“罗马书’则为其书信中神学意义最大,影响最广的著述,为后世基督教教会神学家阐释教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新约>神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罗书信”和“使徒行传”多以保罗为主角,因此,它们实际上构成了一部保罗的传教传记。 后八卷书,除“约翰一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传统上认为是约翰所作之外,其他书信的作者都较难确认。此八卷书内容多为劝世诲人的内容。 启示录,是《圣经·新约》的最后一卷,共二十二章。一般认为其作者是约翰,故又称“约翰启示录”。其写作时间大约于公元68年或公元69年间。其内容是记载约翰在其流放的拔摩海岛上,看到的一系列异象,并由此而得到上帝的启示,宣示一个崭新的天地即将来到,上帝终将战胜一切邪恶势力。 自《圣经》问世以来,各种《圣经》的译本已近两千种,仅20世纪间,便出版了六七百种《圣经》新译本。说其版本和翻译堪称世界出版物之最,当并不为过。其影响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恐怕也是其他任何书籍无法相与匹比的。 从公元4世纪,基督教在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支持下而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获得合法地位的基督教随之在欧洲各地广泛地传播开来。作为基督教圣典的《圣经》亦随之走上其辉煌的传播之路。在西方世界的文明史上,西方各族民众的思想哲学、社会心态、文化生活,以及音乐、文学、雕塑、绘画等等,《圣经》占据了其独一无二,甚或是至高无上的地位。许多经典著作中,也常有《圣经》典故的引用。从某个角度来说,没有基督教的《圣经>,便没有了世界文化中的西方文明。 对于这样一部流传千百年、影响亿万人的世界性著作,对于这样一部西方文明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的《圣经》,我们应当有所了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