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快、利、锋”,因篇幅短小而得名,读者几分钟就能看完全篇,快“速”得到审美感受;同时也由于它内涵丰富,虽然“君看萧萧只数叶”,却是“满堂风雨不胜寒”,给人以强烈审美“刺激”的实效。所以,本书所选小说在精短的篇幅中,追求材料精粹、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成为点点黄金,粒粒珍珠,有以一当百,以少胜多之效。
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好与坏,自有评判,相信中学生们在阅读这些小说过程中,能读出人生的真谛及生活中的种种滋味。这样,对树立远大理想,有积极意义!
浓缩乃精华,短篇小说亦如此。短篇小说“快、利、锋”,因篇幅短小而得名,读者几分钟就能看完全篇,快“速”得到审美感受;同时也由于它内涵丰富,虽然“君看萧萧只数叶”,却是“满堂风雨不胜寒”,给人以强烈审美“刺激”的实效。所以,本书所选小说具备以下特质。
第一,它们是浓缩的艺术。短篇小说体积虽小,质地却高,“言尽而意无穷”。这些小说在精短的篇幅中,追求材料精粹、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成为点点黄金,粒粒珍珠,有以一当百,以少胜多之效。
第二,它们是突变的艺术。突变,就是在情节的发展中,有意外发生,为受众所意想不到,始料不及,感到新奇和吃惊,从而得到快速审美的愉悦。欧·亨利与星新一这两位美、日短篇小说名家,在创作中都是以意外结尾而见长,以至于有人将突变的结尾,称为“欧·亨利的结尾”或“星新一的结尾”。
第三,它们是简练的艺术。限于篇幅,短篇小说必须惜墨如金,学会长话短说,尽量删除枝蔓,对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描写,都力求简练,在单一中追求精美,在单纯中体现丰富。郑板桥画竹诗云“冗繁削尽留清瘦。”削尽“冗繁”,才能将表现神韵的“清瘦”凸现出来。
第四,它们是讽刺的艺术。短篇小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突出的则是讽刺幽默的运用。希腊人说,诗歌像蜜蜂,一要蜜、二要刺、三要小身体。移到短篇小说身上,也完全吻合。在“小身体”内,既要有“蜜”,有耐人品味的内涵,也要有“刺”,能“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针砭人间丑态,弘扬社会正气。
第五,它们是瞬间的艺术。由于篇幅短小,短篇小说难采用铺垫、渲染的艺术手法。它不仅不能反映生活的长河,就是生活较长的片段也拙于表现,它较适宜的做法,是摄取生活的瞬间,将一瞬间描绘得惟妙惟肖。抓住瞬间,就要选准焦点,将全部能量有效地集中起来,以少胜多,以小显大,发出强烈的艺术能量。
短篇小说的五种特质,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不宜孤立看待。比如,短篇小说与其他艺术一样,容易渗透融合,产生“模糊”的特点,但是,不管怎样“模糊”,不能把写人的任务“模糊掉”。矛盾说,人是写小说的第一目标,不可目中无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五种短篇小说的特质,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能够及时帮读者领悟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当然,对于中学生而言,书中所选的小说的题材,基本发生在他们身边,有些没有发生在身边的题材,也与中学生的生活及成长历程有关联,这样利于他们阅读,或者说适合他们阅读。当然,阅读仅是一种形式而已,理解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尤为重要。
大学新生入学,302室住进八位女生。当晚,各位报了生日,便有了从大姐到八妹的排序,尽管都是同庚。
不久,大姐王玲的老爸来看女儿,搬进了一个水果箱。打开,便有十六个硕大红艳的苹果摆在了桌面上,每个足有半斤重,且个头儿极齐整。王玲抢着把苹果一字摆开,再让大家看,众姐妹更奇得闭不上眼了。原来每个苹果上还有一个字,合在一起是:“八人团结紧紧,试看天下能怎的!”之后便笑,一幢楼都能听到八姐妹的笑声。王玲得意地告诉大家,说家里承包了果园,入夏时她老爸就让果农选出十六个苹果,并在每个苹果的阳面贴上一个字或标点符号,秋阳照,霜露打,便有了这般效果。这是老爸早就备下的对女儿考上大学的贺礼。五妹张燕是辽宁铁岭来的,跟赵本山是老乡,故意学着那个笑星的语气对王玲老爸说:“哎哟妈呀,王叔,您老可真讲究啊!”众人再大笑,“讲究”从此便成了302室的专用词语,整天挂在了八姐妹的嘴上。
第二个来“讲究”的是三姐吴霞的妈妈,带来了八件针织衫,穿在八姐妹身上都合体不说,而且八件八个颜色,八人一齐走出去,便有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效果。吴霞说,妈妈在针织厂当厂长,这点儿讲究,小菜一碟。
年底的时候,二姐李韵的家里来了“钦差”,是爸爸单位的秘书,坐着小轿车,送给大家的礼物是每人一个皮挎包。女孩子挎在肩上,可装化妆品,也可装书本文具,款式新颖却不张扬,做工选料都极精致,只是都是清一色的棕色。但细看,就发现了“讲究”也是非比寻常,原来每只挎包盖面上都压印了一朵花,或腊梅或秋菊等,八花绽放,各不相同。李韵故作不屑,说一定又是年底开什么会了,哼,我爸就会假公济私。
每有家长来,并带来讲究的食品或礼物的时候,默不做声静坐一旁的是七妹赵小穗。别人喊着笑着接礼物,她则总是往后躲,直到最后才羞涩一笑,走上前去。所以,分到她手上的苹果,便只剩了两个标点符号,落到她肩上的挎包则印着扶桑花。有人说扶桑的老家在日本,又叫断头花,那个桑与伤同音,不吉利,便都躲着不拿它。每次,在姐妹们的笑语喧哗巾,默声不语的赵小穗总是很快将一杯沏好的热茶送到客人身边,并递上一个热毛巾。平日里,寝室里的热水几乎都是赵小穗打,扫地擦桌也是她干得多,大家对她的勤快似乎已习以为常。大家还知道她的家在山区乡下,穷,没手机,连电话都很少往家打,便没把她的那一份“讲究”挂在心上。
一学期很快过去,放寒假了。众姐妹兴高采烈再聚在一起的时候,已有了春天的气息。那一晚,赵小穗打开旅行袋,在每人床头放了一小塑料袋葵花子,说:“大家尝尝我们家乡的东西,是我妈我爸自己种的,没用一点儿农药和化肥,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
葵花子平常,可赵小穗送给大家的就不平常了,是剥了皮的仁儿。一颗颗那么饱满,那么均匀,熟得正是火候而又没一颗裂碎,满屋里立时逸满别样的焦香。
李韵拈起一颗在眼前看,说:“葵花子嘛,要的就是嗑时那份情趣,怎么还剥了?是机器剥的吧?”
赵小穗说:“我爸说,大家功课都挺忙,嗑完还要打扫瓜子皮,就一颗颗替大家剥了。不过请放心,每次剥之前,我爸都仔细洗过手,比闹非典时洗手过程都规范严格呢。”
王玲先发出了惊叹:“我的天!每人一袋,足有一斤多,八个人就是十来斤。这可都是仁儿呀,那得剥多少?你爸不干别的活儿啦?”
赵小穗的目光暗下来,低声说:“前年,为采石场排哑炮时,我爸被炸伤了。他出不了屋子了,地里的活儿都是我妈干……”
吴霞问:“大叔伤在哪儿?” 赵小穗说:“两条腿都被炸没了,胳膊……也只剩了一条。”
寝室里一下静下来,姐妹们眼里都噙了泪花。一条胳膊一只手的人啊,蜷在炕上,而且那不是剥,而是捏,一颗,一颗,又一颗……
张燕再没有了笑星般的幽默,她哑着嗓子说:“小穗,你不应该让大叔……这么讲究……”
赵小穗喃喃地说:“我给家里写信,讲了咱们寝室的故事。我爸说,别人家的姑娘是爸妈的心肝儿,我家的闺女也是爹娘的宝贝……”
那一夜,爱说爱笑的姐妹们都不再说话,寝室里静静的,久久地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直到夜很深的时候,王玲才在黑暗中说:“我是大姐,提个建议,往后,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行吗?”
心灵小语
岁月是一首不老的欢歌,在那歌声的飘扬中,校园的生活这么接近又那么遥远。摇曳的落叶下,每一缕晨曦里,宿舍的情谊总是绵长而深远,一点一滴,铭刻在彼此的心间。带着每个家庭的厚爱与关怀,姐妹的快乐互相分享。真挚的友谊莫嫌味道太淡,莫嫌表达太浅,有一颗真诚的心,抵得过任何形式的繁华。在物质与利益上建立的友情,可能在口中甘若醴,但甜不透心;用心和爱编织的情谊,无论怎样平淡,总能恰好温暖在你的心田。当时光磨去锋芒的棱角,一路走过,平平淡淡才是真,真真切切总是情。P8-10
浓缩乃精华,短篇小说亦如此。短篇小说“快、利、锋”,因篇幅短小而得名,读者几分钟就能看完全篇,快“速”得到审美感受;同时也由于它内涵丰富,虽然“君看萧萧只数叶”,却是“满堂风雨不胜寒”,给人以强烈审美“刺激”的实效。所以,本书所选小说具备以下特质。
第一,它们是浓缩的艺术。短篇小说体积虽小,质地却高,“言尽而意无穷”。这些小说在精短的篇幅中,追求材料精粹、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成为点点黄金,粒粒珍珠,有以一当百,以少胜多之效。
第二,它们是突变的艺术。突变,就是在情节的发展中,有意外发生,为受众所意想不到,始料不及,感到新奇和吃惊,从而得到快速审美的愉悦。欧·亨利与星新一这两位美、日短篇小说名家,在创作中都是以意外结尾而见长,以至于有人将突变的结尾,称为“欧·亨利的结尾”或“星新一的结尾”。
第三,它们是简练的艺术。限于篇幅,短篇小说必须惜墨如金,学会长话短说,尽量删除枝蔓,对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描写,都力求简练,在单一中追求精美,在单纯中体现丰富。郑板桥画竹诗云“冗繁削尽留清瘦。”削尽“冗繁”,才能将表现神韵的“清瘦”凸现出来。
第四,它们是讽刺的艺术。短篇小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突出的则是讽刺幽默的运用。希腊人说,诗歌像蜜蜂,一要蜜、二要刺、三要小身体。移到短篇小说身上,也完全吻合。在“小身体”内,既要有“蜜”,有耐人品味的内涵,也要有“刺”,能“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针砭人间丑态,弘扬社会正气。
第五,它们是瞬间的艺术。由于篇幅短小,短篇小说难采用铺垫、渲染的艺术手法。它不仅不能反映生活的长河,就是生活较长的片段也拙于表现,它较适宜的做法,是摄取生活的瞬间,将一瞬间描绘得惟妙惟肖。抓住瞬间,就要选准焦点,将全部能量有效地集中起来,以少胜多,以小显大,发出强烈的艺术能量。
短篇小说的五种特质,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不宜孤立看待。比如,短篇小说与其他艺术一样,容易渗透融合,产生“模糊”的特点,但是,不管怎样“模糊”,不能把写人的任务“模糊掉”。矛盾说,人是写小说的第一目标,不可目中无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五种短篇小说的特质,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能够及时帮读者领悟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当然,对于中学生而言,书中所选的小说的题材,基本发生在他们身边,有些没有发生在身边的题材,也与中学生的生活及成长历程有关联,这样利于他们阅读,或者说适合他们阅读。当然,阅读仅是一种形式而已,理解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尤为重要。
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好与坏,自有评判,相信中学生们在阅读这些小说过程中,能读出人生的真谛及生活中的种种滋味。这样,对树立远大理想,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