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卢志文杏坛絮语/大美教育名校长系列
分类
作者 卢志文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卢志文——教育管理大家,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民办教育十大风云人物。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卢志文杏坛絮语》,是作者多年管理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丰厚的文化底蕴,理想主义情怀,浪漫主义精神,富有人文关怀的管理措施,脚踏实地的品格,率真丈义的性情,处变不惊的心态,融汇在他幽默灵动的文字中,读之如饮佳茗,常有提醐灌顶之感。

内容推荐

做一个不对下属发火的校长、校长工作准則50条、做“八戒”校长、《致加西亚的信》和罗文精神、教师要备课,校长要备会、那天,我给一位老师写了信并奖励1000元、什么是理想课堂、我的教育理想:翔宇人不随地吐痰、我用化学教学生……

卢志文是教育管理大家,他的校长管理和教育思考的经典篇章,早巳被老师们为传阅,渎后你不得不佩服那种深刻的窖智和内在的引领。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有机结合,构建了独特而完整的教育文化体系,本书是他多年管理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丰厚的文化底蕴,理想主义情怀,浪漫主义精神,富有人文关怀的管理措施,脚踏实地的品格,率真丈义的性情,处变不惊的心态,融汇在他幽默灵动的文字中,读之如饮佳茗,常有提醐灌顶之感。

身为翔宇教育集团总裁、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的卢志文同时拥有诸多骨灰级爱好,灯谜、书法、篆刻、楹联……再加上卢式幽默,造就了独特的卢志文的智慧。不少教师把他的文章当做心灵鸡汤,“篇篇精读”。

目录

序 用脑袋走路的卢志文

俺的娱乐版自我介绍(代自序)

第一辑 教苑无悔·实践与思考

 做“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

 底色:来自那些深刻影响着我的人

 9月1日,我喜欢对着教学楼发呆

 漫道书生身已老,育才何惜

 教育公平絮语

 德知、德识、德行、德性——谈学校德育

 体制创新带来超常发展

 改革的勇气与智慧

 相信,是一种力量——绛县新教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

 我理解的新教育

第二辑 职场顿悟·怎样当校长

 做一个不对下属发火的校长

 法家·儒家·道家

 领导是什么

 校长修养十三条

 打造品牌学校的五个“需要”

 改革中的困难最终还要靠改革去解决——也谈“李向南”校长出走

 毕业典礼:校长不能放弃这个教育阵地

 沟通,从心开始——我和一位老师的通信

 高考碎思

 体验高考发榜

 记个一天的流水账

 长假,常常是假的

 烛光里的微笑

 絮语:学校·校长·教育家

 做“车胎”——受得了气才坚强

第三辑 管理偶得·管理是什么

 《致加西亚的信》和罗文精神

 校本管理案例:我们这样开教职工例会

 那天,我给一位老师写了信并奖励1000元

 管理是什么

 文化,在制度管不着的地方起作用

 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关于校园环境的设想

 牢骚太盛防肠断——关于反馈原则回应王益民的商榷

 向企业家学管理

 跳槽之后的奖金

 学校管理九问

 “精致管理”散议

第四辑 杏坛絮语·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我用化学教学生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课堂立校”断想

 关于高效课堂的对话

 关于理想课堂的100个问答(1—11)

 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学校,是唯一允许人犯错误的地方

 杏坛絮语二则

第五辑 心灯烛照·我想对孩子们说

 让我们执手相约——致学生的期中公开信

 让我们一起变革课堂——宝应中学开学典礼讲话

 我想对孩子们这样说——

 你在老师心中的位置同样重要——毕业典礼致词

 敬老日:从一则故事说开去

 知礼仪,讲文明

 我这样答复学生来信

第六辑 家园心语·翔宇梦飞

 翔宇·翔宇人·翔宇文化

 翔宇教育集团员工宣言

 翔宇学生宣言

 我的教育理想:翔宇人不随地吐痰

 给集团全体教职员工的一封信

 翔宇课变,向着明亮那方——理想课堂谵语

 翔宇办学理念

 让我们分享“奶酪”——《翔宇教育集团员工读本》序言

 携手共进同绘蓝图——在投资监利教育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就教师招聘与一位家长的网络对话

第七辑 人生意趣·我的凡人箴言录

 我这样回答“50个问题”

 搬家不如修路

 遭遇毒隐翅虫

 爱而不痴:我的“谜途”杂叙

 愚人节做傻瓜(搞笑)

 贫穷有两种:有钱的,和没钱的

 我的凡人箴言录

 选辑人生慧语60条

试读章节

做“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

在做校长之前,我憧憬过的自己所有的美好前途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带“长”字的字眼。我身材瘦小,相貌平平,拙于旋事,喜静怕动,一直自认没有管理才能,缺少“官相”。

20年前教初中化学的时候,我课务最重,实在没有精力像其他老师那样去“盯”学生,我琢磨只有哄学生主动地学,才能取得成绩,有人对我说:“你善于鼓动,所以你教的班级成绩好。”15年前做教务副主任的时候,我是学校里年龄最小的“官”,我琢磨自己只有做好“服务员”,才能被大家接受,有人对我说:“你很谦和,所以老师都肯听你的话。”10年前做副校长的时候,我是学校里青年教师中最高的“头”,我琢磨只有搭好“人梯”,才能赢得信任,有人对我说:“你肯帮人,所以大家心里服你。”三年前做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的时候,我虽茫然,但本色地埋头做去,忽然有人说:“你会管理,所以集团才有如此骄人的发展。”

我没有专门学过管理,我问自己:“什么是管理?”头脑中竟一片空白!后来研究管理学的教授告诉我,会“鼓动别人”、“服务别人”、“成就别人”,就是会管理。我终于明白:管理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自己也悟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实践与思考才是人生真正的智慧之源!

于是,我的憧憬和理想不再漂移:做一名“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成了我的终身追求。因为,我知道,成功并不是一大堆做成的事情所构成的一种结果,而是积极进取、不断思考与实践所形成的一种状态。

我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立“地”顶“天”的人。这个“地”就是“现实”,教育“现实”,经济转型期中国的教育“现实”;这个“天”就是“天堂”,教育的“天堂”,理想主义者的教育“天堂”。“怀揣教育理想,贴着地面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找到了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用脑袋行走,做思考的实践者

近几年,我接到盼讲学邀请渐渐多了起来。大型学术活动的专场报告、骨干校长研修班的专题授课,大学讲坛、小教课堂,沪杭都会、云贵小镇,人们并不掩饰对我的演讲的肯定和欢迎——

“卢先生演讲一如他的文章——简洁、幽默、传神,既有思想深度,又不乏雅致文采,极具感染力与美感。”

“亲耳聆听卢志文精彩报告,灵魂受到荡涤,心灵为之震撼。卢先生是一位真正富有教育智慧的人!——博学而儒雅,机智而幽默,激情而沉稳,大气而从容。”

“卢在用极富哲学性的语言和思想,阐释着教育。令人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一个学养、思辨、文才、处世都很厚重的人,一个很不起眼的人,放到人群中会很快被淹没在人群中的很平凡的人。但是人是靠心灵称雄的。只要卢校长开口,他的智慧、睿智、学养、深刻就会喷涌而出,让你只敢听,而不敢发言,好怕露出简陋、幼稚、偏激的本性。”

“卢校长的很多感悟是在实践与反思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与一般的理论研究者不同,他一边在实践,一边在思考;他与一些只会说,不会做的校长也不同。官本位的校长更多是学会了一身官气,说的比做的好听,说的比做的更多;他与一些只会盯着钱看的民办校长也不同,他以其宽阔的人文视野,审视教育市场与教育管理。”

我当然知道这些评价中包食着许多“谬奖”,当不得真的。但是,我也明白正是我“实践下的思考”和“思考下的实践”才给了大家以不同于单纯理论家和专门经验家的启发。  缺乏思考的实践,是盲目和低效的,容易陷人“经验主义”甚至“盲目蛮干”的泥潭。我主张“用脑袋行走”,做“思考的实践者”。

勤手学习,才能善于思考。要做一个“思考的实践者”,就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勤奋的学习者”。

高度:理论扩展视距

学习理论是提高思考水平的捷径。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登高才能望远。没有足够的理论高度,就不会有实践中的那些远见和卓识、胆略与思路。哲学给我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科学让我们的教育实践找到正确的方向,经济学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并理解社会现实,管理学则让我们对人和人性有更加准确的把握……这些理论是校长需要的、,却是在“职前”的师范教育中没有学到或没有学好的。“职后”的工作实践中,校长也没有获取这些理论的固定渠道,而且还不时地被一些错误的理论或思想误导着。因此,能清醒地读一些理论,也算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许多人对读理论书籍不感兴趣,那是因为没有读进去,真正读进去了,有了收获,就会越读越想读,越读越觉得自己读得太少,而不是太多。

我酷爱读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这个爱好是幸运的;我读理论书籍也能津津有味,对一个有追求的实践者来说,则不能不说是一个更大的幸运。

精度:专业滋养底气

精通业务应该是做校长最基本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业务上的“精度”,是校长的科学决策能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提升的基础。我是从“好教师”出发走上管理岗位,再去努力做“好校长”的。1985年我在一所农村中学教书,那年市里举办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优课比赛”,我经过层层角逐,获得全市唯一的理科一等奖。半年后被县中校长用小车接到城里工作。那里虽然高手如林,我还是很快成为“业务尖子”,先后在省市化学优课竞赛、论文评比、实验调演中,获奖数十次。江苏省“五四杯”教育教学论文竞赛,两年一届,我连续四届获一等奖。扎实的学科教学基本功和教科研能力,给我做管理奠定了厚实的“家底”。

P14-16

序言

俺的娱乐版自我介绍

俺最怕自我介绍,第一句就容易出问题:

“本人姓卢!”

“哪个卢?是不是庐山的‘庐’?——哪有‘庐’这个姓啊?!”

“不是。是卢布的卢。”卢布,最不值钱的东西,俺羞于启齿,又找不着别的介绍方式。

“噢,我知道了,是不是‘上’字头,下面加一个尸体的‘尸’字?”

你说咱多倒霉啊!每次电话订机票也都要遭此“软骂”,连首都机场都不例外。亏俺想得开些。

俺大名“志文”,很多人向别人介绍俺的时候,总会说错俺的名字,说我大名“鼎鼎”,像个熊猫。

这年头,人没什么秘密可言。比如,我生日在九月份,连我不认识的初次见面的人都知道。等咱报上名来,一准都会说:“九养,九养!”您说奇怪不,他们怎么都知道俺是“九月里养的”?!

除“正版”的自我介绍外,经常有人要俺弄个“娱乐版”的。俺正好借机给自己画了一个像:

一表人才:特爱表现。

二意三心:小事随人意、大事顺天意;容物宽心、论事平心、处变定心。

四体不勤:喜静怕动:缚鸡尚有余力;电视助眠:每选足球拳击。

五读俱全:喜欢读帖、读印、读史、读谜、读诗,却被迫读考题、读文件、读报告、读发票、读人脸色。

六亲不硬:达官显贵,概不沾亲。

七情调和:喜怒忧思悲恐惊,心口一色。

捉笔涂墨,附庸风雅;射虎制谜,偶有妙得;操刀篆刻,得“意”忘“形”。

苦于心实,拙于旋事,志大才疏,心雄手拙。

做事有唯美倾向,多累,常自叹命苦;

处人以设身为想,多亏,仍积习难改。

尚有一长,每每自得:能用“脑袋”走路,会用“脚板”思考。

俺学习普通话特别.认真,进步也很大。有一回,在北京的一次座谈会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坚持用普通话发言,自我感觉很好。会议一结束就有人向俺祝贺:“你讲得太好了。不过,要是用普通话讲,就更好了!”

俺长得对不起中国所有的领导干部,破坏了他们的形象。每次领队外出参观,见面时人家经常会嘴里喊着“卢总”,把手伸向俺边上的其他人。他们认为俺更适合拎包之类的工作。俺坐过的所有主席台,都让俺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你猜怎么着?就是椅子太矮!

俺长得老相。32岁那年,在一次酒席桌上,同事向一位靓妹介绍我:“这位是卢校长!”那位漂亮的小妹妹惊讶地来了一句:“哇,这么年轻?”喜得我差点晕过去。不过,她接下来的一句让我真的晕了过去:“您今年四十几呀?”

俺体量小,个子矮,不能给人以视觉冲击,热闹场合经常会有人在我面前大叫:“卢校长到哪里去啦?”然后东张西望地找。有一回遇着一位大汉,欺我个儿矮,故意把手不经意地伸过来,拍到俺的头,酸酸地说:“卢校长,你很能干啊!”俺也学他的样子,把手伸过去不经意地拍拍他,可怜俺只能拍到他的屁股,俺只好谦虚地说:“您这是哪儿的话呀?”那家伙半天不说话。

俺小时候瘦弱,经常被别人欺负。1999年我在淮安外国语学校当校长,有一位我小学的同学找我,帮忙把他的那位没考上学校的儿子收下来。他那孩子的分数比咱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低了好几十分。我一见到他的儿子,心里就咯噔一下,跟他爸当年一个模样,分毫不差,那个形象是我噩梦中的常客,一见着,我腿肚子就下意识地发抖——被打怕了。

俺把这孩子收下来,就提了一个要求:“你不要像你爸那样欺负同学啊!”

这孩子进校时成绩倒着数,三年后中考考全校前50名,品行非常好,不像他爸,像俺了!

书评(媒体评论)

卢志文从来不刻意炒作自己,那些写他的人也都不是刻意恭维者,更没有什么功利目的。仔细地读一读。不难发现。卢志文几乎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具备这种持久而深厚的魅力的人,历来很少,在教育界就更少,卢志文就是这种人,他想不脱颖而出都难。

——费晓东(网友)

我们这一批管理者得之于卢兄的要远过于书本,我经常对朋友们说“都是卢志文害了我们,使得我们知道前面有目标,身上有压力,心里有榜样,所以不能懈怠,不敢懈怠”,几天前,在盐城,我们抵足而眠,彻夜长谈时我说:“你也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我们当初动不动把你请到学校去给老师、学生讲座,就不能‘低成本’培养出你这样的管理水平、理论水平。”这当然是玩笑话,但他这种挖掘自我生命潜能的秉性,多年来一以贯之,痴情不改;这种看似琐屑的习惯累积出他今天的大业。

——潘文新(网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7: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