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春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敬泽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由李敬泽发表在《南方周末》《散文》等报刊上的专栏文章结集而成,主要包括《鸟叫一两声》、《那些做不到的事》、《君子之睡眠问题》、《数学家的城》、《当孟子遇见理想主义者》、《谎言饲养的王》、《办公室里的屈原》、《伪经制造者》、《赏心乐事谁家院》、《把遗产献给“世界”等文章。这些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会使您回味无穷。

内容推荐

本书由李敬泽发表在《南方周末》《散文》等报刊上的专栏文章结集而成,内容多为对《春秋》《论语》《诗经》《史记》等经典的全新解读。读经论道,写史见心,皆妙趣横生,且多有发明。文笔蕴藉,性灵踊跃,既深得传统真趣,又切中时代之痒。李敬泽的文字经得起阅读者挑剔的目光,每每给人如沐清风的欣喜,而文字背后的寥廓意境,更非寻常人可至。

目录

自序

鸟叫一两声

马夫车夫、高跟鞋

风之著作权

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

那些做不到的事

孔门弟子做好事

君子之睡眠问题

寡人有疾

人性与水与耍赖

象忱亦忧,象喜亦喜

数学家的城

孟先生的选择题

圣人病

当孟子遇见理想主义者

与盗跖喝酒

纪念律师邓析

关于宋襄公,一种想象及种种问题

活在春秋之食指大动

活在春秋之抱柱而歌

澡堂子引发的血案

独不可以舍我乎

英雄要离

其谁不食

伍子胥的眼

谎言饲养的王

战国策

隐于屠

办公室里的屈原

说难

阿房宫,一大烂尾楼也

三岔口

伪经制造者

汉语中的梵音——《长阿含经》

黑夜之书——《酉阳杂俎》

盛大、永恒的城——《东京梦华录》

赏心乐事谁家院

一世界的热闹,一个人的梦——《陶庵梦忆》

事去雨潇潇——《板桥杂记》

显得你的药便不灵了——《笑林广记》

说八

把遗产献给“世界”

试读章节

风之著作权

《诗经》据说是民间文学,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我上大学时头脑比现在还简单,闻听此论心驰神往,遥想商周时代,奴隶们一边劳动,一边哼着小曲儿,奴隶主呢,抱着鞭子蹲在田头听,听了觉得好便飞跑到官府去,唱给国王的使者听,国王的使者听了大喜:人民的呼声啊,俺赶紧着唱给大王听去!说着扬鞭拍马一溜烟而去……他要是半路忘了呢?不碍事,人民的歌人民唱,人嘴快过马腿,也许半路上他就又能听到同一首歌。

有一日,我把这番体会跟老师讲了讲,他老人家沉吟半晌,然后用哀我不幸、怒我不争的眼神看看我,曰:

唉,你们这代人啊——

余音袅袅,却不再说了。我等了一会儿,只好讪讪地出门,回了寝室上床思考:为什么老师这么教了我就不可以这么想呢?就算是我想得不靠谱了他老人家为啥要怪到我们这一代的头上呢?我认识的同代人加起来也不够一百,这一百人也不曾选我当个班长委员什么的,我怎么就忽然成了他们的代表了呢?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后来就睡着了。

岁月悠悠,如今,我也到了有资格长叹“你们这代人”的年纪,总算学到了一点儿人情世故,知道老师的教导必须亦正亦反亦正亦邪地听,至于怎么才能凑巧听对了,那得看你的造化和悟性。比如关于《诗经》,现在我知道,老师的说法不能当真,其中表扬帝王将相和以及他们的祖宗的《雅》和《颂》固然是庙堂之歌,那《国风》恐怕也大多是贵族阶层的无病或有病呻吟。

那么为啥老师要说《诗经》是民间文学呢?因为,老师认为这顶帽子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表扬,表扬古代劳动人民是肯定没错的,所以对不对先表扬着。而且,《诗经》还有一个特殊问题,就是除个别篇章之外,没人知道那些诗的作者是谁,既然不是张三不是李四,那么就只好说他是人民或者民间,总之,失物招领,过期充公。

——老师不小心走到了时代前头,或者说,时代未必真的走到了二十多年前我老师的前头。如今在网上,你发帖子留言,落个名叫踏雪无痕或一点红,那其实还是无名,因为无名,一个人的声音就不再是“我”的声音,一个人就变成了不可指认的“我们”,而当他放弃他的名字时,他获得了另外一种权力:他汇入“民间”或者“大众”,他就是“民间”或者“大众”。

逻辑就是这么个逻辑,我的老师二十多年前就把它用于《诗经》研究。但是,《诗经》的作者们不署名却未必有如此复杂的想法,商周是奴隶社会,也是贵族社会,那些大人君子们打破脑袋也想不到混入大多数有什么好处。他们不署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在乎,他们看不出写篇小文或唱个小曲儿却要标上自己的名字有多么风光体面,他们根本没有什么著作权的意识,当然也没处收版税去。

著书立说,出名露脸,这基本上是汉代以下人们的想法,特别是司马迁,该先生由于特殊的个人道际,极具升华冲动,《报任安书》中,一个孤独的血泪淋漓的作者站起来,他将战胜时间和俗世而不朽。从此,每一个会写字儿的人都知道:文章是我的,我将因此被记住。反过来,我要被记住,我就必须写。

当然,现在就更要写,因为不仅文章是我的,职称和版税也是我的。

而孔子不这么认为,孔老先生也是自我感觉甚好的人,但他毕生述而不作,一本《论语》,不过是弟子们的听课笔记,如果他不幸进了现在的大学,能不能混上个副教授还真是个问题。

在孔子看来,“道”也就是真理,在天地间默然运行,人所应做的,仅仅是谦卑地认识它、准确地转述它。真理如风,正如诗歌如风,如果有一个人长发飘扬,他不会认为这风属于自己,他不会给这风署上标明产权的名字,也绝不会因此而骄横虚荣。

——这就是古人的想法,不知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前头还是后头?P7-10

序言

李商隐《碧城》诗:“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窗外,星沉于海底,同时,万里之外,大雨落于河源。

一个人,看着。

义山诗中有大寂寞,是一个人的,是岁月天地的;义山是被遗弃在宇宙中唯一的人,他是宇航员他的眼是3D的眼,他看见了星沉,同时看见雨过,他的寂寞地老天荒,壮观玄幻,是华丽的、澄碧的、寒冷的、坚脆的,这世界如水晶琉璃。

枯坐案前,不知从何着笔,忽然想起了这句诗。看见星沉海底,看见雨落河源,看见人事浮沉、相亲相负、离合悲欢,看见了又如何呢?《红楼梦》里,晴雯撕扇只为听响,写出这样的诗,也不过是彩云易散琉璃碎,李商隐听碎裂的轻响。

几年前为《南方周末》写《经典中国》专栏,也为《散文》写了一个经典重读的专栏。读了几本旧书,古人寂寞、今人寂寞,写些字掷向虚空中去,不是凤凰叫,无心逗秋雨,只是无端轻响——架上的瓷瓶,静夜中,总觉它在轻响,向着碎裂而去。

这样的文字,写了就写了,并未存心把它怎样,几年来一直散碎着。其间,经历了“国学热”,朋友们多次怂恿,结集出版,凑个热闹。我要说不想凑那热闹,只怕就有人撇嘴:你倒想凑,凑得上吗?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我自知这些文字是凑不上热闹的,所以也就懒着,不动。

现在,结成一集,要感谢新星社的刘雁女士,她是当年《散文》的主编;也要感谢《南方周末》的马莉女士;若不是她们两位催逼,这些文字本不会有,若不是刘雁执著催逼,这本书也不会有。

书题为《小春秋》,因为大部分是有关《春秋》的,《春秋左传》和《吕氏春秋》,有人建议,索性叫《李氏春秋》,小子安敢!

忽然想起,孔子当日应是“当窗见”、“隔座看”的。

失明的左丘明也一定看见了星沉海底,雨过河源。

吕不韦大人上吊之前,必也想到了千年之下李生的诗。

《吕氏春秋》的章法我极喜欢,每章起首照例是时序、节令、物候与相应人事,岁月天地,然后才有故事和道理,小热闹和小机巧之后有大敬与大静。

——很想效法,但颓然而废,知道大敬与大静已不可得,只剩下小热闹与小机巧,合该叫做《小春秋》。

《小春秋》且放在这里,但终究是心有不甘。夜读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东施效西施,想写一本《春秋名人传》的,但俗世蹉跎,忙忙碌碌,夜里挑灯看剑,清晨柴米油盐,竟不知何时能够动手。那些人——披发孤独、后无来者,在“海底”、在“河源”,我看见了他们,不知是否能写出他们,不知何时写出他们。

李敬泽

2010年1月26日凌晨3时。

3月22日晨改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4: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