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饭尾洋一所著、刘雨轩翻译的《古典音乐说明书》一书是一本古典音乐入门读物。语言清新流畅,内容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视野开阔,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全书解答问题细致亲切,通篇浸透着对古典音乐的热爱。用作者的话讲,是“为了音乐迷,或者说即将成为音乐迷的人而编写的,具有可实践性的说明书”。
除了传统的CD等实体媒介以外,书中还介绍了可从网上购买并下载的高清音频,并且推荐了通过网络在线收听及下载的各种专业站点,例如柏林爱乐的“电子音乐厅”服务,为爱乐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音乐欣赏渠道,并没有同类书中常见的偏好传统媒介、推崇高保真音响设备的倾向,在对信息的选择上走在了时代前列。
由日本饭尾洋一所著、刘雨轩翻译的《古典音乐说明书》一书是一本轻松易读的入门读物,为希望认识古典音乐的人打开一扇窗。全书分为七个部分,包括去听古典音乐会的准备、需要注意的细节、入门者常有的问题、管弦乐团与指挥、欣赏歌剧、音乐史、经典名曲介绍等方面。前六章通过提出并回答一系列问题,解答了有兴趣聆听而又茫然无措者常有的疑问。第七章选择了25首极受欢迎的名曲详细介绍,融入了作者个人的理解,并附有在线欣赏地址。
前言
第一章 首先鼓起勇气去古典音乐会
为什么要去音乐会?
音乐会的票价是多少?
S席是什么?票价高的席位就是好席位吗?
与管弦乐队越近越好吗?
各地的管弦乐队和音乐厅
如若常去音乐会,如何进行选择
跟谁一起去音乐会?一个人去也没关系吗?
去音乐会之前需要预习吗?
第二章 为了能够心情舒畅地享受音乐会
有着装要求吗?
音乐会迟到是绝对NG吗?
在音乐会上的鼓掌时机
手机、智能手机和糖纸是烦恼的根源
睡眠不足是大敌
谢幕是什么?
有返场吗?
鼓掌以外的称赞
工作日晚上的公演,晚餐怎么办?
第三章 开始时谁都会有的质朴的问题
有太多的曲子,不知道该从什么开始听起
适合入门的作曲家是谁?
为什么有些古典乐没有名字?
什么是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
为什么古典乐的曲子很长?
可以在网络上欣赏古典乐吗?
录音是现场演奏的代替物吗?
第四章 管弦乐团与指挥
管弦乐团由多少人组成?
什么是首席?什么是乐团首席?
在管弦乐队中演奏的是怎样的人?
不要通过“等级”去判断管弦乐队
指挥的作用
演奏会变化是怎么一回事?
有年轻的指挥吗?
以前是由作曲家指挥?
第五章 享受歌剧
音乐会与歌剧的区别
歌剧的主角是谁?歌手、指挥、导演?
首先观赏的歌剧曲目
用外语演唱的话,岂不是听不懂吗?
角色与歌手
在电影院看歌剧
第六章 了解一点音乐历史
知道哪位作曲家是哪个年代的人
古乐——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从蒙特威尔第到巴赫
古典派音乐——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黄金时期
浪漫派音乐——感情表达的幅度愈加扩大,喜爱使用文学表达的时代
国民乐派——民族主义音乐
20世纪音乐——现代主义的抬头
从知名曲目时代转向著名演奏时代?
第七章 听了不会有损失,首先从经典名曲开始听吧
斯特拉文斯基 芭蕾音乐《春之祭》
引发巨大骚乱、打破常规的芭蕾舞曲
肖邦 《小狗圆舞曲》
如轻快的圆舞曲般旋转,小狗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奥尔夫 《布兰诗歌》被庄严的旋律包裹着的现实欲望
舒伯特 第七交响曲《未完成》
B面王者的光辉,如今再次复活
柴可夫斯基 芭蕾《胡桃夹子》
大师带来的圣诞节礼物
拉威尔《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
让委托人和作曲家意见相左的“杰作”
拉威尔 《波莱罗舞曲》人生如波莱罗的旋律一般
伦纳德·伯恩斯坦 《老实人》序曲
影响未来,新古典乐
肖邦 《幻想即兴曲》被作者扼杀掉的代表性名曲
肖邦 《降D大调唐璜主题变奏曲》
令舒曼兴奋不已,肖邦17岁时的才华
舒曼 《小提琴协奏曲》
降临在苦恼的艺术家处的天使的旋律
约翰·施特劳斯二世 华尔兹《蓝色多瑙河》
即使多瑙河不会长青,名曲确是美妙如初
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合唱》日本特有的年末“盛宴”
埃尔加 《威风堂堂进行曲》第一号
在足球赛场经常能够听到的名曲
瓦格纳 《婚礼进行曲》从两首进行曲来看“结婚”
帕赫贝尔 《卡农》
过了三个世纪以上才得以成名的最强古典乐
萨蒂 《裸体歌舞》第一首
从特立独行的麻烦制造者手中诞生的治愈乐曲
巴赫 《哥德堡变奏曲》为了失眠之夜而作的不眠旋律
普罗科菲耶夫 从芭蕾《灰姑娘》到《战争与和平华尔兹》
装饰了“借来的东西”的热情华尔兹
德彪西 《儿童乐园》攻陷了多情之人的最后一位爱人
巴达捷夫斯卡 《少女的祈祷》
从谜一般少女而来的少女的名曲
奥涅格 交响乐《太平洋231》
音符中倾注了对轨道的迷恋
哈恰图良 《马刀舞曲》
快节奏名曲背后隐藏的濒临绝境的迫切感
比才 《卡门》高涨的悲剧情绪中隐藏的味道
马勒 第一交响曲《巨人》
从庞大的文字世界中诞生的庞大音乐
后记
出版后记
如若常去音乐会,如何进行选择
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古典音乐会每年会举行1万场以上。
仅首都圈,多的时候每天数十场,少的时候每天也有几场。从管弦乐到室内乐、钢琴或小提琴独奏会等,种类多样。
选择哪种音乐会,对于初学者来说并非易事。当然,有目的性地选择心仪的作曲家、管弦乐、演奏家是最好的。如若没有特定喜好,只是想有个契机的话,我建议首先进到音乐厅。到距离自家或公司较近的音乐厅查看公演节目表,从周边寻找中意的场所。在中小规模城市,可以演出音乐会的音乐厅屈指可数,而音乐厅的全年公演安排表基本根据当地的音乐季而定。
如当地有专业管弦乐团,那么我推荐大家查看此乐团的全年公演安排表。管弦乐的好处在于,一年中拥有固定的音乐季。换句话说,以“定期演奏会”或“名曲系列”的形态,几乎每月可以欣赏到1次演出。在音乐季期间定期前往,可接触到多样的指挥家或节目,相信会有更深一层的体验。音乐季开幕时间各有不同,有像欧美乐团在9月份举行的,也有按照日本习惯在4月份举行的,通常会在夏季结束。可以购买音乐季通票,也可以单独购买感兴趣的场次。
各种演出安排中,定期演奏会(定期公演)是对于管弦乐团来说最重要的,由乐团主导的音乐会。人们从中可欣赏到经过精心彩排后登峰造极的音乐会,同时这也是乐团展现自身实力的演出。各大乐团的定期演奏会的数量各有不同,有每月仅1次公演的,也有像NHK交响乐团每月6次公演的。
N响的定期公演每月分为A、B、C三类节目,不同的节目举行2场相同内容的公演。即,3类节目×2场次共6次公演。除3月、7月、8月没有演出以外,一年中27类节目共计举办54场次。能够举办如此多的场次,说明其观众数量的庞大。N响3类节目中的2类在能够容纳3600人的NHK音乐厅举行,剩下的1类在约容纳2000人的三得利音乐厅举行。演出上座率极高,集客能力真是令人惊叹。
各管弦乐团按照固定的时间表举办定期演出,与此同时也会举办其他种类的演出。根据乐团的不同,有举办集中演奏知名曲目的“名曲系列”演出的,也有去其他都市巡演的。
如东京交响乐团,每年会数次在新溻的Ryutopia(新潟市民艺术文化馆)举办演出。因此即使当地没有乐团,也会有其他城市的乐团前来举办巡演。跟谁一起去音乐会?一个人去也没关系吗?
跟谁一起去音乐会?当然谁都想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欣赏,但这并非像看电影一般能很轻松地去邀请。
如若喜好点有所差异,无论多么喜欢音乐的人,也会担心同伴是否会感到无聊。中场休息或演出结束后,一起讨论演出内容,分享感受,倾听对方察觉到了而自己未察觉感受到的地方,谈论这些共同话题加深了体验。如果最想邀请同行的家人或伴侣能更加喜欢古典乐,该有多么美好。
但是,实际上很难如愿以偿。如此,便一个人去听好了,完全不用担心一个人去音乐会会显得突兀。
实际去到音乐厅时你就会发现,独自一人的观众非常多。不必担心。
去音乐会之前需要预习吗?
去音乐会前需要预习吗,这是一个亘久不变的话题。
节目单中出现的是自己一无所知的作曲家或作品的话,那么在现场第一次接触,会不会感受不到有趣的地方呢?特别是较长的曲目不会感到无聊吗?这样的话,不如事前通过录音预习一遍比较好吧。如此这般,特意事先知道了伏笔,总觉得是不合道理的。如果是电影的话,绝不会提前剧透吧。
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别名《吓一跳交响乐》。在第二乐章中,一段持续安静优美的旋律之后,突然“锵!”(P13-15)
如果能有一本为听懂古典音乐而写的说明书该多好啊!
这本书就是本着这个想法起笔的。
市面上有很多古典音乐的简易入门书,只要去书店,介绍大作曲家或名曲、推荐知名唱片的指导书比比皆是。
但是,我想创作的并非是单纯的解说书,而是为了音乐迷,或者说可能即将成为音乐迷的人而编写的,具有可实践性的说明书。
说起听古典乐,总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印象。
至今我已被问过多次:“在哪里能听古典音乐会?”听起来好似古典音乐会是一项远离生活的特殊传统艺术,而且在一般人无法轻易出入的场所举行。事实并非如此!当我回答说“每天都会有数十场古典音乐会,与其他种类的音乐会一样,可以在网上购票,到便利店取票”时,大家都会露出意外的表情。
我也被问过很多次:“去听音乐会是不是一定要穿正装?”其实并非需着正装前往,但不知为何大家都如此确信此事。
其他的例如“不知道什么时机鼓掌比较好”或“有太多听不懂的专业用语”……经常听到诸如此类的问题。
因周边的各种大小障碍而影响到对音乐的享受,并不是一件好事。当然,也可以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投入进去,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步领会这个世界的常识和规则。但若有一本可以抄近道的说明书,尽可能地省略这个过程,相信会有更多人成为音乐迷。
古典音乐并非全是平易近人的作品,也有一些作品需要花时间慢慢品味其中的美妙。正因如此,我希望能尽量简单地清理像“不知道什么时机鼓掌比较好”这样的烦恼。
古典音乐有两种欣赏方式。一种是去音乐大厅享受现场演出,另一种是听录音。无论哪种都可以品味到音乐的美好,但本书略微侧重介绍现场演奏。现场演出需要与他人共享同一空间,为了大家能够心情舒畅地享受音乐,最好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另外,名曲专栏收录在本书的第七章,根据我在东急沿线时尚杂志《SALUS》中连载的原稿改编而成。
若能以本书为契机,让更多人亲近古典乐,夫复何求。
出版后记
“没有音乐,生活将是一种错误。”
在浪漫主义的洪流中,尼采如此评说音乐。
热爱音乐的人一定心有戚戚,反复的聆听和回想交织成网,一个个节点是我们记忆中鲜活的花朵。古典音乐正是那些丰富精巧、值得一再聆听的作品。音乐史上那些珍宝在隐秘之处闪闪发亮,在一代又一代音乐家的演绎中一次次重生。
有心认识古典音乐的人或许觉得这些接触有重重障碍,多得惊人的曲目、精深莫测的版本对比、玄之又玄的音响,似乎遥不可及。大部分人并不像《风月俏佳人》里那样,第一次接触歌剧就能身着礼服乘坐专机去一等包厢,上班族要考虑演出前还是演出后吃饭的问题,焦虑交通状况,担心票价是否过高,而饭尾洋一先生作为经常出入音乐厅的资深乐迷,恰能体会到这些细节,他从普通读者的角度解答了各个方面的疑问。
这是一本轻松易读的入门读物。全书语言轻松幽默,解答问题细致亲切,通篇浸透着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为希望认识古典音乐的人打开一扇窗。“古典音乐”和“说明书”两个词的组合,表明本书平实而贴近普通人生活的特质。用作者的话讲,正是“为了音乐迷,或者说即将成为音乐迷的人而编写的,具有可实践性的说明书”。全书分为七个部分,包括去听古典音乐会的准备、需要注意的细节、入门者常有的问题、管弦乐团与指挥、欣赏歌剧、音乐史、经典名曲介绍等方面。前六章通过提出并回答一系列问题,解答了有兴趣聆听而又茫然无措者常有的疑问。第七章选择了25首极受欢迎的名曲详细介绍,融入了作者个人的理解,并附有在线欣赏地址。
除了传统的CD等实体媒介以外,书中还介绍了可从网上购买并下载的高清音频,并且推荐了通过网络在线收听及下载的各种专业站点,例如柏林爱乐的“电子音乐厅”服务,为爱乐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音乐欣赏渠道,并没有同类书中常见的偏好传统媒介、推崇高保真音响设备的倾向,在对信息的选择上走在了时代前列。
希望这本小书能为读者进入古典音乐世界提供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