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正纲,旅日书画家,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娄正纲以“字如其人,画即心声”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她相信,用书法语言传递思想,促成人们互相理解,也是维系我们这个和谐世界的一条纽带。
2006年初,娄正纲在日本《总裁》杂志开辟“想要留下的话”专栏,与三十七位当今日本最有影响力的财经巨子谈人生,并用书法展示一个个财经巨子留给年轻人的话。专栏获得读者的青睐,连载三年。本书就是以专栏连载的内容为基础编辑整理成书的。
在当今的时代,谈人生已经不再是哲学家们的专利,当社会的光环更多地聚焦在财经精英身上时,财经精英们的人生哲学,就愈来愈成为那些怀着成功梦想的年轻人追逐的焦点。这些汇聚了三十七位财经巨子人生智慧的箴言,一定会让读者从阅读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一定会成为激励读者走向成功的灯塔。
2006年初,我在日本《总裁》杂志开辟“想要留下的话”专栏,与三十七位当今日本最有影响力的财经巨子谈人生,并用书法展示一个个财经巨子留给年轻人的话。专栏获得读者的青睐,连载三年。本书就是以专栏连载的内容为基础编辑整理成书的。
前田晃伸
“独立自尊”就是确立自我,不轻易与他人为伍。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免让人有孤独之感。
我的故乡大分县中津市出过一个名人——福泽谕吉,“独立自尊”四个字就出自福泽谕吉所倡导的“独立自尊的人”。所谓“独立自尊的人”是指“保持身心独立、自尊自爱、保有人的尊严与品格”。这正是福泽谕吉一生贯彻的理念。
上小学的时候,我家附近有一座城堡,城堡的边上是一个公园,公园里有一尊刻着“独立自尊”文字的石碑。那时我还太不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只是因为天天见、慢慢看,感到习惯而已。在即将考高中——决定我未来命运的时刻,我才对石碑上的文字有了粗浅的认识,对它真正的理解,是我进入银行工作之后。
当我面临升学、就职和结婚等人生抉择的重大时刻,我总是把“独立自尊”放在心头,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在工作中,我曾经负责处理不良债券,不良债券涉及买方和卖方的利益,双方持不同的立场。如果自己的立场不坚定,处理问题时就很难做到公正、合理。作为一名公司的员工,我面临着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因此,处理问题和开展工作不仅需要尽义务,还需要有“独立自尊”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困境。
作为一名经营管理者,有时要做到公正、不偏不倚,往往会使自己落入势单力孤的处境,只能自己跟自己的心灵交流。当我们不得已置身于这样一种境地时,如果没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是很难克服内心的孤独与恐惧的。
今天,当娄先生书写时,我注意到“独”字被写到了纸张的外边。我知道,娄先生不是不知道纸张的尺寸,而是故意把字写出纸的。我领悟了其中的深意,这就是:如果一个人特立独行、不墨守成规,肯定就会有冒尖的地方,然而,只有摆脱既有框框的束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尊的人。
娄正纲
我十二岁时被当作“神童”接受国家的特殊教育,在北京开始了所谓的“独立”。
但当自己独自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时,我渴望有人成为我心中的依靠。
最近,我才意识到心灵的自立是多么重要。
只有内心独立,才会享受到真正的自由。要“自尊”就必须独立,因为只有独立,才会变得自由。
我把第一个字写到纸的外面,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我把“独立”二字稳稳地落在纸上,将“自尊”二字由上向下延伸。
我用三年时间才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独立,并能独自应对生活中所有的挑战。
“独立自尊”这四个字使我再次意识到,我的人生基石就是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艺术。
人生如果没有基石,做任何事情都长久不了。
这幅新作,正是表达了这个意思。
古森重隆
我有好几个自己喜欢的词语,但最后还是决定请娄先生给我写“勇气”这两个字。这两个字虽然很质朴,我在生活中却一直把它们看得非常重。
我们公司在中国苏州有四家工厂。以前,我去工厂视察时,都要顺道去那里参观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寒山寺。有一次,寺庙里的主持说要给我写几个字,当时我请他写的就是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反映了我的价值观,并构成了我人生的原点。
无论是谁,都有可能被推到人生的十字路口而面临抉择。这时候,惟有勇气能让你产生魄力,做出判断和决定。而当你对情况进行分析、思考并形成结论时,勇气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力量,能让你不畏风险,果断地实施自己的方案。哪怕前方是悬崖峭壁,你也要勇于接受挑战,努力攀缘而上。
如今,照相行业已经进入数码时代,行业过去赖以生存的感光材料有被数码芯片替代的趋势。这时候,我们公司该何去何从?近几年,我们公司确实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们要根据照相行业的需要缩小经营规模,还要大力发展朝阳产业、创造新的产品。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能做的就是拿出勇气和魄力,挑战风险、克服困难。我确实是这样做的,不仅扭转了公司的局面,还使公司朝着光明的方向发展。
我认为,当今的日本人缺少的是勇气。当我们看清问题的关键并知道该如何去做的时候,就应该坚持自己的主张,撇开一切反对意见,大刀阔斧地去做。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和谐固然重要,但我总觉得:人必须拿出勇气和魄力去做自己认为正确和重要的事情。这一点并不限于生意场,也适用于国际社会。
娄正纲
做事无所畏惧就是勇气,勇气来源于信念。
勇气是一种力量,它能让我们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超越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有时甚至能让我们舍弃自己的生命。
另外,勇气是以知识和智慧为前提的。
科学和文化活动中的创新需要勇气,打破旧的制度和习惯也需要勇气。
真正要完成这幅作品时,我改变了采访时的构思。
采访时我的着眼点是“勇”字,强调的是“挑战”精神;落笔的时候,我突出的却是“气”字。
真正的勇气,与其说是强硬的姿态,不如说是坚韧的精神:使自己的事业持之以恒,即便慢一点也没有关系。
我是通过“气”这个字来表达这样的含义的,用“气”字突出气息绵长的意境。
我认为,有勇气挑战和有勇气做出决断固然重要,持之以恒则更为重要。
P37-43
我从三岁起拿毛笔写字,已有四十个春秋。从十二岁开始从事书画艺术,也有三十一年了。在2001年,三十五岁之前,我只书写那些自己喜欢的词句。那一年,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日文版自传《心》。回顾自己的人生旅途,突然意识到:在生命中遭遇坎坷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昔日写过的词句,像黑暗中的灯塔,激励或鼓舞我渡过一道道难关。在经历形形色色的喜悦和伤痛时,语言对我的影响深远,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此后,我开始有意识的书写那些鼓舞和激励人心志的词句。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以“字如其人,画即心声”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相信,用书法语言传递思想,促成人们互相理解,也是维系我们这个和谐世界的一条纽带。让心沉静下来,凝神于笔端,任手中的笔纵横驰骋——在这一书写过程中,书法被赋予了生命,书法创作是在寻觅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与沟通。
2006年初,我在日本《总裁》杂志开辟“想要留下的话”专栏,与三十七位当今日本最有影响力的财经巨子谈人生,并用书法展示一个个财经巨子留给年轻人的话。专栏获得读者的青睐,连载三年。本书就是以专栏连载的内容为基础编辑整理成书的。
在当今的时代,谈人生已经不再是哲学家们的专利,当社会的光环更多地聚焦在财经精英身上时,财经精英们的人生哲学,就愈来愈成为那些怀着成功梦想的年轻人追逐的焦点。这些汇聚了三十七位财经巨子人生智慧的箴言,一定会让读者从阅读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一定会成为激励读者走向成功的灯塔。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感谢策划在东方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乔平编审;感谢策划在《总裁》杂志开连载专栏的日本电通公司的田村正孝先生、深见和政先生;感谢在长达三年多的连载中给予我大力支持的《总裁》杂志社社长藤原昭广先生,摄影大泽尚芳先生,编辑木下明子女士;感谢将本书从日文翻译成中文的国际关系学院的欧文东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胡澎博士,译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勇博士。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