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远
好妈妈应给孩子这两样:一是健康的生命;二是“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的能力
教育学家说孩子生来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什么起跑线的差别。实际上孩子有起跑线吗?当然有,妈妈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跑线,这无关财富、学历和地位。
《妈妈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的作者——资深亲子教育咨询师陆语娴凭借自己多年教养经验,用温暖的文字,有趣的生活案例展现了自己和孩子生活的点滴,以自己的精神来影响孩子,塑造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这就是她用心陪伴十八年给予孩子的财富,同时也给了孩子一个高起点。
“上名校,挣大钱,出人头地”已不再是中国家庭培养孩子的目标,是否给孩子“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的能力,才是当今父母培养孩子的着力点。
也许母亲该告诉孩子“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不是“你看隔壁家的××,比你强多了”或者“你怎么这么笨,以后人生怎么办?”
妈妈掌握着孩子的起点,女人决定着家庭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家族的未来。作为妻子、母亲的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成长?
请各位妈妈在为孩子的种种陋习和不满烦恼、担忧之前,先反省下自己,再面对孩子。
《妈妈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列举了家庭教育中最常遇到的典型问题和现象,以“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给孩子当家的权利”、“让孩子当老师”、“如何处理早恋”“不要剥夺孩子走弯路的权利”等案例入手,以故事性的描述手法展示给大家,以中肯自然的平等交流方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作者陆语娴凭借自己多年教育孩子的细心体验及所从事的教育心理咨询方面的研究工作,综合中西方教育观,发挥了一个做母亲的天赋,改变了“中国式家庭”的教育观。在当下压力较大社会里,给了家庭和孩子“以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的权利。
这对于当下日渐急功近利,陷入各种教育理论中的迷茫家长们来说,无疑是一针清醒剂。该为孩子执着什么、放弃什么,妈妈们也许能从此书中找到答案。
现在的孩子大多“不食人间烟火”,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参与得越少越好。所以,我们的孩子大多缺少基本的财商教育,懂得持家理财的孩子更是凤毛麟角。可是这一项被大多父母忽略的生活技能却很大程度地决定了孩子以后的生活质量。我认为,这种能力并不比学习次要,尤其是女儿,以后她将会成为妻子、母亲,她要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所以,在当当12岁那年,我跟先生决定暑期把当家大权交给当当。
我征求了当当的意见,她一听说可以做家里的主人,非常高兴,她兴奋地扯着我的衣服问:“妈妈,当家做主包括哪些权利啊?”我告诉她,就是我把两个月的家庭开支交给她,家里的吃喝住行全部由她来决定。她有些失望地说:“家里不是有阿姨吗?买菜做饭都是阿姨的事,哪里还有我发挥的余地啊!”我想了想跟她说:“如果你来当家,爸爸妈妈都要听从你的安排,这可不只是买菜做饭这么单调哦!比如我们周末去哪里玩,给爷爷奶奶买点什么,给外公外婆买点什么,请你的小朋友干点什么,都将由你来决定。”
当当这才觉得有点诱惑,接受了我们的提议。当天晚上,我就把这笔钱交给了她,当当第一次可以自由支配这么多钱,非常兴奋。第二天就邀请了她的那些小伙伴吃肯德基看电影,乐不思蜀。先生见状担心地问我:“她才12岁,我们让她支配这么多钱合适吗?你看她头一件事就是请小朋友吃饭看电影。”
我笑着安慰先生,“第一次当家做主,肯定要去广而告之一下,而且她头一次可以支配这么多钱,我们要允许她过几天‘暴发户’的日子。等她银根紧缩了,就是考验她的时候了。”
前半个月,当当的小日子过得特别滋润,我听到她对家里的阿姨说:“阿姨,这段时间你把菜买得好一些,现在是我当家做主了,我要你们吃得比以前好。”
阿姨笑着答应了,我听了暗暗好笑,这小丫头没当几天家,就已经想着把我这个前任比下去了。周末,当当提议我们一家人出去玩玩,我和先生欣然从命。路上,当当问她爸爸:“爸爸,你对我这段时间当家还满意吗?我们家的生活质量是不是比以前好了啊?”
先生笑着摸摸她的头说:“当当,这段时间我们的日子确实过得挺滋润,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开支哦!钱用完了可不会追加。”当当满不在乎地点点头,又过了半个月,她心事重重地走到我面前,我拍拍她的小脸蛋,问她怎么了,她吞吞吐吐地对我说:“妈妈,你给我的是两个月的钱,我发现第一个月用了大半了。”我欣慰地点点头,她能这么快地意识到出现了财政危机,而不是等钱真的用完了才来找我。我无辜地看着她说:“那怎么办呢?用出去的钱已经回不来了。” 当当是个不轻易认输的孩子,虽然她告诉了我财政危机,但是却不会找我要钱。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家就过上了青菜豆腐的日子,先生跟她开玩笑说:“当当,前段时间我们还大鱼大肉的,怎么突然就清汤寡水了啊?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哪!”当当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脸有些红。一个星期后,她大概觉得靠省钱不是个事,就开始琢磨如何来钱了。首先她把家里废弃的一些东西整理出来,还有那些过期的报纸杂志等,换了几百元钱。这中间还发生了一段插曲,我妈过来看我们,看见当当苦心孤诣地筹钱,只怪我过分认真了,偷偷把当当叫到一边,塞给她一沓钱说:“宝贝啊,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你还这么小,外婆心疼哦!这钱你拿着,别让你妈知道就行。”
当当看着那沓钱,想拿又不想拿,表情很纠结,最后,她还是抵住了这个诱惑,她对外婆说:“外婆,我要是拿了这个钱,就说明我没当好家,而且妈妈迟早会知道的,我不要她看不起我。”
我妈又塞了几次,当当更加坚定,老太太只好不情不愿地走了,我大大表扬了当当遵守游戏规则的精神。那天晚上,当当对我说:“妈妈,我觉得赚钱好难啊!”P104-106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在《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一书出版以后,我收到很多家长朋友的来信,除了和我探讨教育问题,还有很多家长朋友遗憾地对我说,要是早些时候看到这本书就好了,现在孩子十几岁了,已经晚了,更有一些家长朋友则认为孩子的坏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想教育也来不及了。
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就是最早的时候。我深以为然。当我们18岁的时候,感慨要是回到8岁就好了,一切可以重新来过。当我们28岁的时候,我们却感慨要是现在才18岁该有多好!如果不想等到38岁的时候继续感慨,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努力。
教育孩子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我想对这些家长朋友说:接受我们孩子的现状,无论是表现还是年纪,无论孩子现在的表现有多差,无论他现在年纪有多大,我们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引导他。也许努力过后,孩子和你的期望依然有很大的距离,但是起码他的表现会比昨天好,而不努力的话,就永远都不会改变。现在大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深爱孩子的我们,真的愿意轻易放弃吗?孩子的身高发育有早有晚,智商和情商也是如此,我宁愿大家相信自己的孩子属于大器晚成,也不愿意看见家长朋友们轻易否定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只要不放弃,迟早会有令你惊喜的一天。
另外我想谈谈心态,很多家长朋友都习惯问我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多久会变好?我非常理解身为父母这一急切的心理,但是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造成的,更不可能一天就发生质的变化,靠教育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认为是神话,我们自己能在一天之内就改掉固有的习惯吗?我想,如果父母能够调整心态,用一种淡定积极的心态去教育孩子,效果一定来得更好。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做好长期进展缓慢的心理准备,不管付出与回报多么不对等,也依然要坚持下去,没办法,因为那是我们最爱的孩子。如果我们中途放弃了,在未来的人生里,孩子遇到了问题手足无措的时候,我们会非常内疚遗憾,因为当年没有在他最需要指引的时候教育他。
《妈妈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收录了我无数教育经验与心得,也凝聚了无数心血,但是它肯定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希望家长朋友们看到它的时候不要把它当圣经,因为没有一本书可以解决所有教育问题,所以我希望这本书更多的是起到启发的作用,能帮助大家养成比较积极正确的育儿观。 最后,祝福大家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更好!
陆语娴即日
我们应该给孩子些什么?这是某天晚上,我和先生聊天的话题,那时,我们还没孩子。我边想边说:我要努力工作,打好物质基础,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好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我还要对他很好,让他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我还要好好培养他,让他出类拔萃,成为有用的人……
畅想到最后,我要给他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甚至我都决定辞职创业,以后交给他一个事业王国,让他的人生起点就比别人高,我甚至可以为了他牺牲我自己,那时我被自己崇高的母爱精神自我感动了。然后,带着无数梦想,彼此进入梦乡。
后来,当我真的怀了辰辰后,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和先生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如山的财富让孩子继承,我到底应该给孩子什么呢?这样思考之后,我竟然推翻了原先的很多想法,我依然要努力工作,和先生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也仅此而已,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也不希望真的让他过上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生活。因为,一个人想要什么,首先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即便是父母,也不可能陪伴他一生一世。于是,我告诉自己:我努力工作是为了实现更高的自我,以一种精神力量来感染我的孩子,妈妈是个积极、乐观、努力的人,孩子,我希望你将来也是。我很爱这个未出世的孩子,爱得我自己都有点难以控制的感觉,可是理智告诉我,绝对不能这样,我可以很爱我的孩子,那是每一个妈妈的本能,可是如果我放任这种爱的话,不但不会使我的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反而会使他在这种爱里迷失本性,削弱他的各种能力,最终使他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得很辛苦。于是,我告诫自己:不管我有多爱他,我一定要保持理智,用我的爱陪伴他支持他,但是却不能去安排、操纵他的人生。
几个月后,有位长辈来看望怀孕的我,慈爱地问是男孩还是女孩,我微笑着摇头说还不知道。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如果是个女儿,负担还小一点;如果是儿子,你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存钱了。” 我惊愕,有了这个孩子后,我确实思考了很多问题,却唯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见我这副表情,用心良苦地说:“如果是个儿子,你要供他到大学毕业,等他大学毕业后,你不得给他买个房子让他结婚吗?现在的生活压力那么大,你不得给他多存点钱吗?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是为孩子活了。”她见我不甚认同的表情,说:“你现在可能不这么觉得,等你做了妈妈后,你就会明白我说的是不是事实了。”
那天下午,我一直坐在阳台前,思索着长辈的话,思绪却越来越清朗。如果我为了我的孩子失去了自己,那么我的生活一定是围着孩子转的,这样一个不注重提高自我、思想和眼光都那么狭隘的我,能教出一个目光远大、胸襟广阔的孩子来吗?如果我的生活里只有孩子,当他长大成人后,我舍得放手吗?如果我不肯放手,处处掣肘他,孩子又能有什么出息?
我也曾想过多给孩子准备一些钱,可是当时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我因为担心孩子未来的生活拮据而这么做,那我的担心一定会变成事实,因为我不相信他能够独立生存在这个社会上,我不相信他的能力。因为我不相信他自己能行,我就会变得处处都去干涉他,于是,他就真的不行了。
那一刻,我的心里非常清晰,我能给孩子的财富就是用心陪伴他18年,让他懂得自己的人生价值,让他去追求他想过的生活,帮助他养成各种各样的好习惯和好品质,让他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让他有能力和勇气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那便是我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我在我的育儿日记本上写下第一句话:孩子,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将来让你爱我,我只希望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利于你的成长。
一眨眼,十几年时间悄然流逝,我并没有成为一个围着孩子转的妈妈,辰辰和当当也很独立有主见,我们彼此非常爱对方,却不会把自己的人生搞混,未来的日子还很漫长,我们彼此都要继续学习,去迎接更多的精彩。 我的上一本教育书《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得到了很多家长朋友的喜欢和支持,看到家长朋友们对家教问题如此重视,我激动不已,即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问题,即便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可是我们有这样一份心在,为了孩子的终身成长,我们愿意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我坚信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这本书刚出来的时候,身边熟悉的朋友就跟我开玩笑说,我如此“重男轻女”,里面全是辰辰的案例,却没有提及当当。于是,在这本书里,我也写了一些当当的案例,但是不多。我想等当当再长大一些,我会专门写一本关于教育女儿的书。
最后,愿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陆语娴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