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文人与女性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使女性的创作与对女性的书写在相互影响的意义上,得到了更为恰如其分的揭示。
本书是从“闺阁”与“画舫”两个角度切入文人与女性关系的,通过挖掘史料,考证原委、分析内涵,勾勒出一幅清代嘉道时期江南地区独特的社会文化与文学图景。这一图景或许与重大的政治动荡和社会文化的主流还有一些距离,但它作为历史真相的一部分,是我们更全面把握社会内在发展脉络必须顾及的深隐层面。
本书重点考察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江南文人与女性的交游唱和以及相应的文学创作。“闺阁”,指能诗善文的闺阁女诗人;“画舫”,得名于清代中期出现的几部记载江南城市轶事的笔记,在书中借指那些与文人唱和的“名妓”。嘉道文人对“闺阁”与“画舫”的书写中,存在着一些相同的特点,这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女性观念,并折射出他们特殊的生存状态。
序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嘉道文人与闺阁伴侣
第一节 文人对闺阁之奖掖
一、闺秀诗文集的编纂
二、袁氏五女的交游唱和
三、其他文人的奖掖师从活动
第二节 闺阁于文人之影响
一、以家庭为单位的唱和和鼓励
二、闺阁女性对文人的理解与支持
三、作为“书写”对象的闺阁女性
第二章 嘉道文人与画舫冶游
第一节 画舫冶游的文人群体钩稽
一、南京
二、苏州
三、扬州
第二节 画舫冶游在嘉道时期的出现
一、晚明青楼文化传统的接续
二、烟花业在嘉道时期的兴盛
第三节 画舫冶游影响于文人创作
一、文人题赠
二、《风月梦》:以“城市”为中心的狭邪小说
三、仕女画家与画舫冶游
第三章 符号·投射·寄寓——嘉道文人的女性书写观念
第一节 从“仆本恨人”谈起
一、嘉道文人的“恨”意剖析
二、泛文与泛情
第二节 “才女”与“名妓”:文人社会的流行书写
一、薄命才女
二、名妓
第三节 投射和寄寓
一、小青如镜:对女性投射的解读
二、文人的寄寓:自怜与惜花
下编
第四章 车持谦及其“画舫”系列
第一节 “捧花生”其人其事考
第二节 《画舫》系列对《板桥杂记》的继承与新变
一、纪人与纪地
二、对清初历史的重新思考
三、想象与书写的矛盾
第三节 青楼书写的背后:理想与策略
一、“种情人”与“传情笔”的理想
二、由色悟空的书写策略
第五章 陈裴之的真情与幻情
第一节 用世之志与入世之痛
一、立志与科考
二、求仕与经济
三、幕游与幻灭
第二节 闺阁唱和的真情
第三节 求文名之幻情
第六章 蒋坦和关镆
第一节 由《秋灯琐忆》的创作年代引发
第二节 蒋坦、关锳身世及交游考
一、家世出身
二、师承长辈
三、朋友交游
第三节 虚构与逃脱:蒋坦关镆婚姻生活的正反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